导读《跟蔡元培学当校长》
今天在京东商城上买了一本旧书,但是一定是一本好书,是由吴家莹写的《跟蔡元培学当校长》。这本书对各级学校校长来说,可提供如下两点价值:
一、读了本书,可激发校长将自己治理学校经验写下来的意愿
因本书提供了一个书写的参考架构,会令校长感受到原来写自己办学历程并不是一件难事,是有条理可循的。基本上,可从下列五方面的课题铺陈或论述之。
1.校长赋予其角色的意义是什么?着重在述说是带着怎样的深层动机或使命接任校长职位。
2.校长所抉择的角色愿景是什么?着重在述说校长是怎样诠释所主持学校今后几年内之发展方向与图像。
3.为推动学校新愿景,校长所规划的角色策略是什么?着重在述说校长是怎样将学校新愿景与当时学校现况对话,并据以建构关键性之发展策略。
4.为让所规划之校务发展策略能具体落实于学校中,校长所展现的角色实践是什么?着重在述说校长是怎样因应学校处境之变化,逐步分学年度落实策略的过程。
5.校长怎样依其所持的角色成就评估基准,适切论断其办学绩效?着重在述说怎样以校长的办学成就基准权衡学校变化的实况,并怎样总评其学校愿景的达成度。
基本上若能用这五方面来重构或建构校长之治校经验,则每个校长心中所蕴藏的办学之道,就能较一贯清晰地得到彰显或被解析。二、读了本书,可丰富校长处理其角色所要面对五大任务课题的智能
其实任何人居校长这个职位,是有许多两难抉择问题要面对的,首先,校长职位固然有其吸引人之处,但真正上任后,可能又因事烦难搞而让人想弃职,可见这个角色是具有令人趋避之特性的,故想走上校长之路者,一开始就要想清楚,校长职位对其人生真正之意义与价值何在?
再者,校长在为学校选定理想愿景及相关实践策略之过程中,若要愿景既前瞻,策略又可行,那么该如何做呢?蔡元培也有为北大建构前瞻性办学愿景与可行性办学策略之经验。不过这个经验值得学习之处,不在他有关北大办学之实质内容,而在他怎样思考这两个课题之经验,书中有铺陈他怎样“从世界各国同级学校教育新典范角度选定学校愿景及从所治理学校发展史角度构思发展策略”之做法,值得玩味。
接着,校长怎样在有限的任期中落实其所选择的新愿景与新策略,更考验着校长的执行力。因时光流逝是快的,稍一不警觉,可能很快就会陷人什么事都没做成之窘境,于是校长怎样循序且有节奏地实行其所预定之策略,更是校内外人士眼光所注视的焦点。我发觉他不仅是有理想的校长,更是能展现高度果效之执行者。书中将他怎样“在每个学年度,无论所处办学情势之顺逆,都剑及履地推动新措施”之作为,有详细的着墨。
最后,校长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实践,或是一年、三年、六年或九年,他也会关心在经过这些岁月之行动后,自己所承诺之愿景到底实现到什么程度?及外人之评价又是如何?对这个课题,蔡元培的自评是:“自入北大以后,乃计议整顿北大的办法,……只可惜这些理想,总没有完全实现。可见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终是有限。”这段话说出当他离开北大校长职位时,还是存有遗憾的,这或许也是多数校长离校时之心情写照。
不过两位较系统探讨蔡元培在北大办学经验的学者,对他却有更正面之评价,如陶英薰的评语是:“使北大面目一新,成为一所现代化之大学。”梁柱的评语是:“使陈腐不堪的旧北大变成了生机勃勃之新北大。”这些不同于校长自身的论断,可给校长们另一番新视野,即只要真诚地用智慧好好努力经营所主持的学校,历史终归会有公正之评价的。
总之,当校长开始书写自己的治校故事,则其主体性就能逐渐得以彰显,因之心也就更能宝爱所主持之学校;而当校长借着阅读有深度之前辈办学故事,则其理想性就更易被激发,因之心也就更能涌流智慧办学。在校长既能真爱自己之学校,又能用智慧去治理它,则办学之乐就在其中滋长了。
综上所述,这本书可读之处虽然只有两点,却精确概括了一个优秀校长的职业生涯应该如何规划才能智慧办学,有所成就,实在值得校长们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