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三代面面观(上)
一
宋茜茜1994年3月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父母都是本单位地普通职工,一家三口住在家属院两间平房的小院里。春寒料峭,寒气逼人,外面还是冰天雪地,初为人父人母的小两口在喜悦的心情中呵护着这个迟到的小生命。宋爸是典型的晚婚晚育,把女儿当宝贝宠着,女儿喝奶都是脱脂棉纱布当围嘴,担心手绢损伤了女儿稚嫩的皮肤。
家里的火箱前面的简易晾衣架上就像万国旗,晾晒着女儿花花绿绿的尿布,就连给女儿洗澡,洗澡盆里都事先放着温度计,一直续热水保持恒温,然后用小毛毯裹起来吸干水分。
无论怎样细心照料,宝宝生病还是避免不了的。宋茜茜刚过完白天就患上了感冒,虽然是7月份的天气,依然凉爽,宋爸抱着宝宝,宋妈提着孩子的用品跟随着到职工医院就诊。检查完毕,安排到病房等待输液体治疗,碰巧和“太后”的宝贝孙子曹俊晓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大人们寒暄几句,了解了彼此孩子住院的缘由。
宋茜茜被扎针的时候,刚刚几个月的曹俊晓扎针哭闹后刚刚睡着,曹妈在一边陪着,“太后”爱恋地看着宝贝孙子,满眼都是宠溺,完全没有了曾经的嚣张跋扈。
“太后”是当年来自于四川的支边青年,老公是解放新疆后就地转业的老革命,后来在红星中学当书记,他们和大多数军垦一代一样,生了三个子女。大儿子中专毕业后回到团场工作,从最基层做起,在连队当连长、升至分场场长、团场政委。
常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仿佛整个场部都盛不下了曹母,本来只是个供销科发放面粉的职务,母凭子归在场部大院开始耀武扬威,批评年轻人出口成章,整天背个手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大院里的人们私下里给曹母起个绰号“王太后”。
太后毕竟是太后,管理能力还是有一把刷子的,谁家有红白喜事都喜欢也习惯请王太后当主管,有板有眼管理到位,事情顺顺利利完成。
尽管曹母能力超群,扶持大儿子成功上位,但是大儿媳妇向来不把她放在眼里,自己的儿子也放在娘家帮带;女婿是一名英语老师,德才兼备,口碑极佳,父母都是普通的职工,平民百姓,过着普通的生活。但是女婿也不怎么搭理曹母,除非是躲不开的聚会,很少到曹母家里,尽管都住在同一个大院里。
小儿媳妇是小儿子进修时的同学,毕业后跟随儿子回到了当地,在曹母的周旋下,小儿子被安排在治安部门,儿媳妇被安排在兽医站当出纳。自然小儿媳妇在曹母面前低眉顺眼,除了上班,一日三餐把曹父曹母照顾得舒舒服服。儿子出生后,曹母更是喜上眉梢,大孙子捞不上享受天伦之乐,外孙女虽然时常过来,但毕竟不是曹姓孙辈,还隔着那么一层。
小孙子出生得时候,曹母已经退休,也和大多数奶奶们一样,开启了带孙辈得征程。
每天中午,曹母就把孙子带到外面晒晒太阳,活动活动,虽然已经很小心,但还是受风得了感冒。宋茜茜住进来的时候,曹俊晓已经住了两天院,今天是第三天,输上液体没一会就睡着了。
护士准备给宋茜茜扎针的时候,曹母不屑一顾地对宋茜茜的父母说:“你们到过道里扎针去,要不然孩子的哭声会把我家孙子吵醒的。”正准备扎针的护士楞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宋爸不情愿地看了曹母一眼,嘴唇蠕动几下最终没有说什么。
眼看情景有点僵持,曹俊晓妈妈打了圆场:“没事,没事……”话音刚落,曹母就强势出声:“怎么没事,把宝贝吵醒了,输液体又该不老实了……”这个时候一直忍住没有发声的宋妈开口了:“到过道里怎么给宝宝扎针?你们嫌弃吵闹,先把孩子抱到过道里呗,等我家孩子不哭闹了再抱回来……”
曹母一向强势惯了,被人们捧到天上的感觉,没想到被一个年轻人这么怼,想说什么,动动嘴唇却什么也没有说。还是小儿媳妇明事理:“孩子哪有不哭的,哄哄就好……”护士一针扎下去,宋茜茜先是撇撇嘴紧接着便哇哇大哭起来。
睡得正香的曹俊晓被突然的哭声惊醒了,闲扭动着小身躯,然后也配合着宋茜茜的哭声,来了一首二重唱,瞬间病房里热闹极了。护士早就习惯了这种哭闹的场面,收拾完东西,从容不迫地推着小车出去了。
在职工医院住院有个不成文地规定,只要不是重病号,输完液体病号可以回家,下午该打肌肉针的时候再过来,十分方便。所以宋妈和曹母并没有多大的交集,各自安好,井水不犯河水而已。
二
宋茜茜的妈妈休完产假,正式上班了,她被送到奶奶家里绑带。宋爸经常出差,宋妈索性就住在奶奶家,早出晚归,虽然有点辛苦,但能天天和女儿在一起,苦也是乐。宋爸休闲的时候,就把母女接回到自己家中,宋茜茜在自行车的颠簸中慢慢成长着。
记得有一次宋妈去接女儿,回来的途中自行车不小心摔倒了,也许是出于母性的本能,摔倒在地的宋妈及时用身体撑住了即将倒下的自行车,在车后座上的宋茜茜免于摔伤。后来在路人的帮助下,宋妈艰难地站起来,顾不上查看摔伤的腿部,先检查车后座上的女儿有没有受伤。当确定女儿完好无损后,宋妈才一瘸一拐地推着自行车回到了家。
宋茜茜在奶奶家帮带的时候,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堂哥比她大几岁,总爱有意无意去惹宋茜茜。要么故意抢她的玩具,要么故意拿她的小被子,要么故意不和她玩……每当这时,宋茜茜连哭带打扑向堂哥,然后再哭着找爷爷奶奶告状。奶奶哭笑不得:“明明看到你打哥哥,怎么还来告状……”“我受委屈了……”哭得梨花带雨的,惹人心疼,也许那个时候的反抗精神就植入到了骨髓里了!
曹俊晓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都已经退休,爸妈上班,爷爷奶奶在家带曹俊晓,更确切地说是奶奶在带他。
太后不虚此名,强势的性格影响着曹俊晓,再加上身边的人奉承太后,夸大其词地夸奖曹俊晓,小小年龄便嚣张跋扈,还习惯性抬手打人,每当此时,太后便咯咯地笑。不制止便是纵容,曹俊晓打人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周末的时候,小孩子都习惯在路边的大榆树下玩耍。大概宋茜茜两岁多一点的时候,一个周日的上午,宋妈在家做家务,茜茜又跑到外面玩耍了,宋妈也没有当回事,并且习以为常。
没过多久宋茜茜便哇哇大哭着回来了,人还没有走进院子,哭声早就传了进来。宋妈赶紧停下手里的活,慌忙跑出来看个究竟。茜茜一边哭一边委屈地讲了经过:“我和曹俊晓在玩石头,他抢我的时候我不给,他就用石头刮我的头……”显然被石头刮过的地方有一道血印,宋妈心疼不已!
宋妈心疼地给女儿头上的划痕擦药水,一边心疼女儿,更是对曹俊晓生气。要他们家乡吧,护犊子的太后指不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自己收拾曹俊晓似乎不太合适,孩子的事情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吧!
茜茜妈妈把她搂在怀里,试探着问女儿:“被欺负了怎么半?”“打回去!”茜茜十分自豪地告诉妈妈。“曹俊晓用石头刮你的脑袋对不对?”宋妈循序渐进地询问女儿。“不对,打人不对。”茜茜稚嫩的声音飘进了妈妈的耳朵里……
宋茜茜得到妈妈的肯定后,一路小跑跑到刚才玩耍的地方,曹俊晓正在独自拿石头砸蚂蚁,丝毫没有看到走过来的宋茜茜。而宋茜茜走上前去,迅速把曹俊晓按倒在地,啪啪几巴掌就打在了曹俊晓的后背上。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曹俊晓哇哇大哭起来……
宋茜茜像个得胜的将军一样,快快往回跑,这一切都被跟在后面的妈妈尽收眼底。宋茜茜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把曹俊晓打倒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好样的!不过以后别人没有欺负你,千万不能先动手打人……”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太后也许不知道,也许知道后自知理亏,始终没有说过什么!
三岁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本团场的幼儿园取消了,孩子们只好被送到地方单位的幼儿园,早上送过去,下午接过来。
幼儿园同一个年级段有两个班,小班也不例外。而宋茜茜和曹俊晓竟然分到了一个班,团场里的韩林军,袁辉也在同一个班级。
每次接孩子放学时,几个家长难免有交集,不过宋茜茜妈妈始终刻意和太后保持着距离,说话没有过多的热情,也不冷场,恰到好处而已!
三年的幼儿园生涯不知不觉间已经结束了,宋茜茜父母调到基层工作,宋茜茜跟随着父母到了那里,开始上学前班,暂时和曹俊晓没有了交集。
曹俊晓和韩林军,袁辉等几个同学则到团场场部附近的二小,开始了学前班读书的生涯。再次和宋茜茜有交集,便是多年之后再次成为同学了!可谓是山不转水转,转来转去竟然再次成为同学,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三
宋茜茜学前班刚毕业,父母就调到基层工作,爷爷奶奶建议把宋茜茜留在城里上学,被爸妈婉拒了。在爸妈的理念里,孩子最好在父母身边成长,否则会造成教育方面的缺失。
基层单位是营级编制,统称为作业站,下辖三个农业连队,有自己的财权和人事任命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有医院,学校,还有水管所,门市部,加工厂和配套的领导班子,但是这些设施年代已久,显得破败不堪。
这三个农业连队曾经是红星一牧场的粮油供应基地,所生产的麦子经过面粉加工厂粗略加工,各个单位定期来拉面粉;油菜收货后在加工厂加工成菜籽油,各个单位按人头供应;油渣和麸皮配合成饲料供应牧区。
当初作业站职工人数就三百多,不但有小学还有初中,高中才能到场部读书。八十年代兵团改制,一部分职工调到地方单位工作,导致生源减少,后来就只留下小学部了。
校舍年久失修,墙壁斑驳陆离,校园围墙倒塌,个别教室已经不能再用,完好的一些教室基本能满足需要,只是已经没有条件设立单独的办公室,所有任课老师只能集中到一个大办公室办公。无论是教室还是办公室,冬天依然是生火炉取暖,条件相对艰苦许多。
宋茜茜所在的学前班大约20个同学,一半汉族同学,一半哈族同学。作业站幼儿园没有明显的大班、小班,到年龄直接升入学前班,学生的年龄普遍偏大一点,宋茜茜算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好在宋茜茜个头比较高,竟然没有违和感。
学前班的教室在最后一排的最西头,桌椅也是全校最旧的木头制品,桌面的油漆早就被磨损看不出原样,长条凳子还少了两条腿,只好把凳面一头插入墙洞里,才能固定下来。和宋茜茜同桌的女生叫曲红,上课的时候这两个女孩子不得不小心翼翼,否则就有摔下去的可能。
第一天上午宋茜茜放学回家就开始抱怨:教室里光线不好,玻璃透风,桌面凹凸不平,凳子还缺两条腿……惹得宋爸宋妈十分心疼。但是他们还是郑重其事地告诉女儿:困难是暂时的,以后这里就会整体搬迁到哈巴公路边,以后再回场部,就不用再步行几公里到公路上坐班车,才能回城里了。
宋茜茜似懂非懂,但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始终相信妈妈的话,心中也在渴盼着,能在新教室里上课。
学前班由快退休的于老师带班,本来学前班可以提前放学,可是为了各个连队的孩子们结伴上下学,只能把时间统一起来。上午和下午最后一节课,只好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自由活动,一整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宋茜茜虽然在连队上学,但只要有三天的假期,爷爷奶奶就打电话让她回到城里过假期,有时候也会带点零食之类的过来,宋爸宋妈上城办事也尽可能给女儿买点好吃的,或者买绘本阅读。虽然基层环境差,但宋茜茜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对富足许多。
小时候宋爸宋妈就教育女儿学会分享,在新环境里也一样。对门的一个哈族女生古丽娜比宋茜茜至少大两岁,还是在校长的催促下才到学校读书的,平时和宋茜茜一起上下学,宋爸宋妈偶尔也会让女儿把零食分给对方一份。
有一天早晨,宋茜茜突然哭着不愿意上学,这在以前没有过的情况。宋妈问明原因才得知:女儿每天上学的时候,都要给对门的女孩古丽娜带点零食,要不然会被欺负,今天零食柜里没有东西可带,害怕被欺负……
这一下让宋妈气愤不已,但她没有立马出去骂人,呈一时口舌之劳,也没有找对门的家长,以免搞得邻里之间不和气。而是领着女儿走到大门外,看见古丽娜像往常一样等在那里。
宋妈慢悠悠地告诉古丽娜:“茜茜的零食吃完了,你以后想吃什么不要问茜茜要,问我要,我满足你,可以吗……”古丽娜满心欢喜地等着宋茜茜带零食出来,却没有想到等来了宋茜茜妈妈的奚落,小孩子家哪见过这个阵势,竟然悄悄地走掉了。
小孩子们打打闹闹正常现象,有时候宋茜茜顶着熊猫眼回家的时候,宋妈故意神神秘秘:“臭宝,我猜想你今天在学校哭鼻子了。”“你怎么知道?”宋茜茜显得很好奇。“因为我心中有一面小镜子呀!”宋妈依然神秘兮兮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宋茜茜给小伙伴们炫耀:“我妈妈可神奇了,心里有一面小镜子,什么都可以看到……”
再后来小镜子也有失灵的时候,宋妈解释为心情不好才会失灵的,每当宋爸惹宋妈生气的时候,宋茜茜赶忙告诉爸爸,不能惹妈妈生气,要不然我妈的小镜子就失灵了!
四
经过学前班一年的学习,宋茜茜已经完全适应了农业分场的学习、生活环境。尽管住房破旧,是那种土木结构住房,但是宋妈收拾得非常干净,起居室里一张大床并排还放着一张单人床,写字台就放在单人床的对面,方便宋茜茜写作业。写字台下面的柜子里都是宋妈的藏书,组合柜其中的一格是书柜,基本都是宋爸的专业书籍。
学校的校长是宋爸的同学,两家相距不远,晚饭后经常打扑克,宋妈和校长媳妇一班,宋爸和校长搭档,宋爸他们输多赢少,被校长调侃成破扣专家。校长家的女儿稍稍大几岁,在师部奶奶家读书,原来的儿童读物大部分都送给了宋茜茜。虽然环境不怎么样,但宋茜茜的阅读却没有中断。
升入一年级,两个年龄大的哈族同学实在不好意思和小朋友一起读书,自动退学,其中一个就是曾经胁迫宋茜送零食的古丽娜。又有几个从牧区转过来的小朋友,班级基本还保持20个同学的大集体。
茜茜的同桌曲同学转到市里去读书,哈族同学居玛古丽成为了她的新同桌。居玛古丽的父亲是连队的副连长,也是哈族中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他不像有些家长让孩子读民族学校,将来还在新疆生活,而是和大多数民族父母一样,让孩子接受国语教育,将来能走出新疆,看看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另一个男同学巴哈提汗,汉族名字东东。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也算见过世面的人,和汉族同胞相处机会多,自然理念也比较超前。哈族没有姓,父亲的名字就是孩子的姓,以此类推。巴哈提汗的父亲就给儿子起了一个汉族名字,可是没有姓怎么办?经过和老师们沟通,就取名“巴东东”。
刘称意是河南移民的儿子,超生游击队队员,姐姐出生的时候父母不上户口,刘称意出生后,父母儿女双全,凑成孩子,取名称意,寓意称心如意。名团和河南省有十年的对口移民合作,为了给姐姐上户口,父母才带着两个孩子奔赴边疆,安家落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军垦二代的补充力量。
王婷婷一家是从北山板房沟搬过来的,父亲原来是板房沟村的村长,包产到户后,村长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责任和权力。而经济的发展,从计划经济慢慢转变成了市场经济,农业分场的供销社也显得不重要了,原来的工作人员分流到各个单位,而供销社承包成为了烫手山芋。
本单位有经济头脑的杨大姐已经租用供销社的办公室,开启了小商店的模式,杨大姐是江苏人,南方人的经营头脑不佩服不行,不但经营商店,还有压面机,压面的同时,生活用品顺带就购买了,而且经营得相当不错。
后来经过朋友牵头,王婷婷的爸爸承包了供销社,刚好王婷婷姑妈家在镇上开商店,每次提货的时候就给他们家带过了。
其实王婷婷爸爸承包供销社只不过是个跳板,这样可以把全家的户口落在兵团,而且还能成为职工身份—职工身份背后是有资格承包大面积的土地。
韩玥玥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二代,父亲是一名康拜因操作手,母亲承包土地,家境富裕,早早就给韩玥玥购买了教育金保险,这笔钱到期完全能涵盖玥玥的大学教育。只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貌似对孩子的成长不怎么上心。再有就是爷爷奶奶都是甘肃人,典型的重男轻女,孙女的成长不重要,貌似儿子儿媳生二胎儿子更重要。
玥玥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显得自信心不足,和同学们玩耍的时候,也有点忧心忡忡。
哈族女孩阿加上一年级的时候已经九岁,他们家是从牧区调过来,上面已经有三个姐姐,父母还冒着被罚款的分享继续往下生,阿加的下面是个弟弟,父母终于开心了。
大姐已经嫁人,二姐在城里打工,三姐被迫辍学放养羊,九岁的阿加成为了弟弟的小保姆。父母上班,阿加在家带弟弟,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
一直到了弟弟上幼儿园的年龄,阿加才有机会到学校读书,读书的前提是上学和放学必须和弟弟一起。从此,阿加从弟弟的保姆演变成了小跟班,无论是值日还是放学时,同学想在一起玩,阿加总是第一时间跑到幼儿园接弟弟。她的整个童年都和弟弟绑在一起,几乎成了弟弟的小保姆,稍微不顺心,阿加便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
余治是班级最爱哭的男孩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被溺爱得不像话,一旦受了委屈,非常爱哭,口头禅就是“我告我奶……”让同学和老师都无奈又无语!
……
这些同学伴随着宋茜茜几年,直到三年级她转到城里上小学,才告一段落。
五
本来宋茜茜的父母调到基层工作的时候,爷爷奶奶想把茜茜留在城里上学,可是宋爸宋妈担心在奶奶家被娇惯,而且学前班是正规教育的开始,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毕竟分场学校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有限,过六一,城里的孩子有学校组织活动,这里的孩子由分场部派拖拉机拉学生上山,老师学生分批坐在车斗里,沿着山路达到松树林带里。所有的活动无外乎发食品、做游戏,采野花辫花环,然后到水渠口欣赏天山积雪融化,汇集到水渠入口处。
也许原居民早就习惯了这种过六一儿童节的模式,宋爸宋妈感觉不踏实,随后骑着摩托车一路跟随着拖拉机达到目的地。活动结束后,带着女儿取景拍照,有独照,也有和小朋友们的合影,给女儿一个快乐的节日。
虽然在分场子弟学校上学,可是寒暑假宋茜茜都会到爷爷奶奶家度过,偶尔也会被姑妈接到家里和小表姐一起玩耍。有一次晚饭后,宋茜茜独自到路灯下,定定盯着路灯看,姑妈找到她的时候,还在专注中……后来宋妈来接孩子回家,姑妈心直口快说起了上次茜茜盯着路灯看的经历,并口无遮拦地告诉宋妈:“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宋妈。后来问明原因才知道,女儿好奇路灯的颜色不一样,才盯着看的。宋妈耐心给女儿解释那是灯泡里充了惰性气体,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颜色,解释了女儿心中的疑虑。
临近暑假前的一天下午,到了放学的时间,仍然不见女儿放学回家,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平时宋妈给女儿规定外出玩耍不能超过多长时间,放学后在规定时间里必须到家,做值日除外。心急如焚的宋妈忍不忍不住找到学校,学校早就空无一人,于是急忙到老师宿舍问明原因。最后得知:放学后和班主任张娟娟一起到三连了!
知道女儿的下落,宋妈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但又不能理解张老师带女儿到三连干什么?于是不放心又转身来带宿舍,悄悄地年龄比较大的于老师怎么回事!原来张娟娟谈了一个三连的哈族男朋友,去约会了。
知道真实原因后,可把宋妈气坏了,哪有老师谈恋爱带着学生的,况且还是个二年级的小女生?宋妈一直等在宿舍里,和比较熟悉的于老师聊天等待女儿的归来。
天快黑的时候,张娟娟终于回来了,看到宋妈立马感动事情不妙,连忙解释去三连看个朋友,一个人孤单,就让宋茜茜陪着去了,没想到回来这么晚。宋妈没有过多的言论,和她们礼貌告别赶忙回家做晚饭。
二年级的孩子懂什么,只是告诉妈妈:“老师说到三连一趟,让我陪着去,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来,不用告诉妈妈的。”孩子小,又是老师要求的,孩子可能也没有想到事情严重性,但妈妈还是告诫女儿:“你还小,遇到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妈妈,离开这里,一定要告诉妈妈,要不然妈妈会担心的……”宋妈心想,但愿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为好,否则,自己的忍耐是有极限的。
期末考试前一个星期,女儿突然拿回来一本数学单元实测练习册,说老师让这一个星期课后做完,完全颠覆了宋妈的理念。二年级的练习册从开学到现在只有一本课堂练习,宋妈愿意为子弟学校就这样,还特意到书店给女儿配备了随堂数学练习册,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女儿做练习册,然后自己亲自批改。现在才明白,不是没有练习册,而是老师没有发下来,也许是担心练习册多,学生做完还要批改。
盛怒之下的宋妈真的想去团部学校讨个说法,可是校长毕竟是先生的老同学,两家关系还不错,即便把事情捅上去,又能怎么样?唯一欣慰的是,宋妈一直跟进女儿的学习进度,基础比较好。自从女儿上一年级,再忙再累,每天晚上宋妈都会检查女儿的作业,到了二年级每周检查三次作业,特别是数学练习册,一点都不敢马虎。
小孩子自律性差,从小不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长大一定更麻烦。有一次星期天,宋茜茜坚持要自己在家写作业,宋妈上班之前把大门锁上,保证安全。上班途中会计报表要个数据,宋爸的统计表里刚好有数据,宋妈回家取数据,发现房门开着,女儿不知去向,原来爬上梯子翻墙到隔壁的王菲菲家去了。
三年级就要开始英语学习,这里的师资条件不敢恭维。思前想后,各方面比较,宋爸宋妈决定送茜茜回城里上学,况且爷爷奶奶也乐意照顾,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茜茜能得到好的教育,爷爷奶奶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何乐而不为呢?
六
新学期开启,宋茜茜被转到奶奶家附近的第三小学,插班于三一班,班主任苏老师是一位年轻女教师,对学生非常友好,而且是从学前班跟上来的,对每个孩子都比较了解,也十分民主。
每个学期开始班干部都实行选票和自荐制度,不合格的班干部自然会落选,有能力的自荐人员加以考核然后才会被认命。宋茜茜是新人,但在原来的学校一直是班干部,曾组织过六一儿童节活动,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毛遂自荐班级少先队中队长一职。虽然苏老师有过片刻的犹豫,但很快拍板决定了。
新班级的教学模式和原来的学校有一定的差别,确切地说比以前的学校更严格。以前的学校全靠学生自己自觉,家长对学生学习方面不太上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有的哈族同学的父母自己都不会写汉字,拿什么检查孩子的作业呢?
宋茜茜的班级被要求每天学会的汉字组两个词,然后再选其中的一个吃造句,还要让父母帮助听写生字,然后家长签字。爷爷奶奶虽然有文化,但读音带着方言,宋茜茜只好用复读机机自己给自己听写,英语单词也如法炮制,让奶奶签字就好,这让宋茜茜的父母十分欣慰。不过遇到修改作文,解决应用题这方面,电话联系也没有问题。
宋茜茜所在的三一班只有二十名同学,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占一半,其中民族同学中哈族居多,还有个别蒙族、回族同学。男同学木拉提汗家和宋茜茜奶奶家是邻居,奶奶主动找到木拉提汗和宋茜茜结伴前行——早晨走近路要通过一段古城墙,有个伴奶奶心里踏实些!
刘蕊蕊家住场部,又是家中的独生女儿,父母在基层工作,早出晚归,中午刘蕊蕊独自回家用微波炉热饭,而宋茜茜的父母也不在身边,只有周末才能过来看望孩子,茜茜和蕊蕊竟然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两个女孩子就称为了好朋友。蕊蕊以前的好朋友刘璐和梦莹也很快和宋茜茜打成了一片,貌似新环境宋茜茜并不孤单。
城里的学校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力量远远优越于连队的基层子弟学校,班级不但教学任务重,而且活动也多,其中一项就是就是班级订了《我读我写》刊物,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梦莹从小就爱写作文,偶尔在《我读我写》上发表文章。有一次宋茜茜到校比较早,楼门没开,烧锅炉的师傅就让宋茜茜到锅炉房取暖,后来宋茜茜写了一篇《学校的锅炉房》被班主任推荐到《我读我写》竟然被发表了,还有两元钱的稿费,这对宋茜茜来说是个极大的鼓励。
刘蕊蕊从小就在爷爷家帮带,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十分和蔼,她的启蒙教育就是在爷爷家开启的。上幼儿园回到爸妈身边,又开启了二胡练习生涯,可谓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别看平时说话慢悠悠的,行动却是出奇的快。不但参加了全县“红领巾形象大使”演讲比赛,并且获得二等奖,而且短跑成绩突出,曾获得女子同龄段的100米比赛三等奖。
木拉提汗虽然出生在哈族家庭,但父母为了营造儿子学习汉语的语感,家里基本都是汉语交流。小伙子聪明伶俐,从小又受汉语言熏陶,妥妥的一个小帅哥。不但学习好,而且体育也是强项,潜力股一枚,未来可期。
在新的环境里,宋茜茜很快适应了新的并且和好朋友打成一片,刘蕊蕊成为了她新学校的新朋友。这个朴素大方,来自乡下的小姑娘的认知、韧劲、个性和同学之间的亲和力,赢得了苏老师的好感,并且对她委以重任。
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并且获得演讲比赛二等奖,宋茜茜还被苏老师推荐为六一儿童节运动会学生代表,上台脱稿发言,锻炼了她的演讲能力,和处事能力。
宋茜茜从小到大都是超高的状态,身高的优势在体育项目上赢得了优势,比如长跑、跳远、跳高和中长跑都成绩不错,这奠定了宋茜茜的自信心,小学阶段稳扎稳打,顺利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后续怎样,全看她个人的努力程度了。
七
小学毕业前夕,市第四中学的老师分别到下属县、团场小学游说,抽调各个学校毕业生报考他们学校的内初班。其实内初班就是相应外地对新疆教育对口支援,每个地区在小学毕业生中掐尖录取到内初班,初中三年封闭管理,所有费用都免费,高中根据统一安排分别到青岛、杭州、昆明、广州……等教育资源优越的地区读高中,费用同样全免,在内地参加高考,录取分数线参考新疆本地,无论怎么看都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可是小学毕业典礼上,校长很可观地评价了这种教学模式:初中阶段正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整体认知形成的阶段,最好孩子在父母身边学习,初中毕业如果成绩优异,兵团的红星中学有宏志班,地区重点高中还有零班可供选择……
宋茜茜的同学蕊蕊、梦莹、木拉提汗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本地的第一中学,度过初中三年。
暑假里宋茜茜回到连队的家,得知小学校因生源不足解散了,大部分学生转到了团部学校,个别的学生被家长安排到师部的红星小学,有的是爷爷奶奶照顾,有的进入了学生托班,个别哈族同学失学了。曾经的同学居玛古丽因学习成绩优秀被录取到第四中学的内初班;而东东则选择了在团场学校继续读初中;王婷到地方上的初中就读;韩玥玥早就转到师部红星小学由爷爷奶奶照顾读书;大个子的扩扩年龄偏大,学不进去,早早回家帮父母经管羊群……
新学校第一中学是本地资源最好的学校,按照划片招生的原则,生源来自于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和第三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宋茜茜竟然和来自于二校的曹俊晓又成为了校友。蕊蕊和梦莹分在了三班,木拉提汗被分在了一班,草骏晓竟然和蕊蕊分在了同一个班里。
初中生活相对紧张起来,而且学校校址在中心地带,离家有点远,刚开始宋茜茜选择坐公交车上下学,可是总有一两次不对点,于是自行车派上了用场。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好点,进入寒冬腊月,零下二十多度,地面有积雪和薄冰,对车技还是有严格要求的。好在宋茜茜个子高,大长腿,摔倒的机会不多,而个头比较小的同学偶尔也有摔跤的,貌似摔跤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次宋妈开家长会,有一个老太太的发言引起了宋妈的注意:我是吴婷的奶奶,无论如何我都会把吴婷抚养成人……看来不是偶然来开家长会的,事出必有因。有一次宋妈来城里看望女儿,闲谈中说起了吴婷那励志的奶奶,经婆婆分享,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吴婷的妈妈是附近电厂的工人,因为脑子不太灵光,被安排在洗澡堂工作,后来认识了吴婷的爸爸,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嫁。吴婷出生后的第二年,电厂被国家电网合并,吴婷的妈妈被迫下岗,父亲好吃懒做,自然这段婚姻无法维持,离婚是必然。父亲自身难保,不肯要女儿,母亲很快再嫁,无奈吴婷的外婆收留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并把吴婷原来的关婷改成了妈妈的姓,叫吴婷。从此吴婷和舅舅家的女儿一起,在外奶奶和舅舅舅妈的呵护下成长起你。
第一中学初中部每个年级段有7个班级,其中一三班是隐形的实验班,成绩好的,老师子女,还有家庭有点后台的基本积聚在这个班级,曹俊晓能在这个班级就能说明问题。宋茜茜被分在一五班,班级生源平平,她就是班级扛大旗的人物,即是班长,又是成绩可以和三班同学抗衡的学生,备受班主任老师的器重。不过每次大考过后,宋茜茜都不由自主地到三班打听成绩。
初中阶段时光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初中第二年级。宋茜茜和蕊蕊的友谊没有因为不在一个班而疏远,相反,每次放学,她俩都不由自住地在车棚里等待对方,然后骑行回家的路上还能结伴而行一段时间。
光阴荏苒,寒暑交替,初中两年成绩还算稳定的宋茜茜和蕊蕊迎来了初中二年级的暑假,宋茜茜还邀请蕊蕊暑假里到连队的家里住了一段时间,体验一下所谓的田园生活,一起打牛奶,一起到田间散步,诉说着她们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对初中最后一年的向往……
等待她们的初三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真的有点替她们期待……
八
初三开学在即,校方原来的计划被打破:原来计划一三班为重点班,到初三的时候,别的班级成绩好的调到三班,本班成绩差的同学再调过去,维持班级人数不变。
让校方没有想到的是,初一、初二两个学年的期末和期中考试成绩中,占到前50名的同学中,一三班占比不到一半,而其它六个班级每个班,都有成绩在年级排名中靠前的同学,其中一五班的宋茜茜两年来无论大考还是小考,成绩排名稳居年级前十,还有一班的木拉提汗、二班的刘伟、四班的王雨辰、六班的刘涛、七班的阿佳、吴毕征……成绩都在年级排名前50以内。
多方考虑:校方决定新成立一个班级,把以前班级排名前五十名的同学集中到新班级,命名为三八班。当然认可课老师是年级段最优秀的资源,其中班主任是年级主任金霞老师。各个班级的班主任虽有诸多不舍,但也无能为力,自己的班级是留不住优秀学生的,因为这些学生还有另一个使命——冲刺地区二中!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的!
就这样从第三小学过来的梦颖、蕊蕊、木拉提汗又在一个班级学习,而刚开始就在三班的草骏晓则留在了原来的班级,班级只剩下二十多名同学。优胜略汰,自古以来就是发展的趋势。
新班级在教学楼的尽头,相对安静一些,管理相当严格,班主任金老师要求八班的同学,上午提前30分钟到校读英语,可是宋茜茜几乎还像以前那样踏着点进来,这让金老师很不满意,不止一次批评宋茜茜。宋妈以前也询问过女儿踏着点上学的原因,原来是这样的:宋茜茜以前每次到教室,作业会被几个不做作业的同学抄袭,自己辛苦做的作业,被别人抄袭,心里不爽,后来就形成了踏着点上课的习惯。在新的班级里,这种习惯一会还改不过来。
班主任虽然不满意宋茜茜的行为,也不好多说什么,心中暗想:期中成绩出来再说,对八班的学生,不能像对其他班级的学生一样,鼓励多于批评!
新班级课程进度快,题量大,比起其他班级多了一套练习册,尽管做题速度快,休息时间还是和其他班级同学没有区别。以前晚饭后宋茜茜还陪奶奶看一会电视,然后再去做作业,周末和能和蕊蕊去体育馆打一个小时的乒乓球,有时间还能骑着自行车溜达溜达。可是自从进到八班,虽然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座位不在一起,偶尔说个话,平时交往并不多,放学去车棚取自行车一路骑行,是她俩最快乐的时光。
周末打乒乓球不用商量自然也取消了,更别说出去遛弯了。那一年的冬季来得格外早,十月底一场大雪扑面而来,融化的积雪因昼夜温差大,而结成薄薄一层冰,对于骑行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于是宋妈建议女儿坐公交车上下学,并且每个周末都过来看望女儿,补充点能量,偶尔也带着女儿出门打个牙祭。这么多年母女达成了默契:除非女儿主动提起学习,难得在一起的时光,宋妈不会问学习上的事情,破坏温馨的气氛。
宋茜茜每天上午上学、放学和下午上学都坐公交车,下午放学步行回家,一是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省一元钱的车费,一周内如果公交晚点,省下来的车费可以打的士,不耽误时间。既然孩子有这种想法,宋爸宋妈完全赞同并支持女儿的想法。
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期中考试如期举行。毕竟是进入八班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成绩还要作为保送的参照标准之一,同学们鼓足了劲头拼搏一番。
考试成绩很快出来了,宋茜茜名列第五,班主任金老师再也没有提早到30分钟的事情,茜茜也尽可能提前乘坐公交车,尽可能和大多数人的步调一致,也在慢慢融入新的集体生活。
第一学期的后半学期,天气已经进入了寒冬,零下二十度,这还能理解,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一年雪特别多,整个冬天落雪32次,不但给打扫积雪的环卫工人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量,还给公家车准点出行造成不便。宋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给孩子们增加了交通费,要么拼车,要么独自打车,无论如何不能耽误孩子们按时到校。
其中考试结束的第一个周末,迎来了宋茜茜的生日。宋爸手头有事,宋妈提前刚过你陪伴女儿。第二天叔叔和婶婶早早定了饭店,要给茜茜举行一个仪式。这一天宋茜茜难得去溜冰场,酣畅淋漓地滑冰,宋妈陪着骑冰上自行车,让女儿彻底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
忙碌起来,感觉时间过得非常快,艰难跋涉中迎来了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呢?
九
初三年级期中考试结束后,班里的气氛有点紧张了,按照校方的规定,期末考试的时候实行末位淘汰制,能者进,弱者出,由60人的班级最后定位为50人。能在八班留下的学生,才有希望进入地区二中,而且综合评比前十名的同学,能争取到保送二中的名额。
第一学习的后半学期,新课程几本结束,整个年级段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阶段。平行班级按部就班按照复习进度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即可,而八班的同学 除了完成和平行班一样的练习,每个星期还有任课老师自己编写的试卷供同学们巩固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理化,五门功课每天一门加餐练习,也就是说八班的同学每天都比平行班的同学多做一份试卷,强度可想而知。
周末尽管还是双休,但作业量比较大,周末外出玩耍的机会实在不多。宋茜茜周五晚上向来不写作业,要么用诺亚舟看动漫,要么陪着奶奶追剧,要么和妈妈一起出去打牙祭……周六早晨睡到自然醒、过年一样的心情,然后就是和试卷拼搏。偶尔小堂弟也会过来凑热闹,叔叔过来看望奶奶,一家子气氛融洽,也是宋茜茜最放松的时刻。
蕊蕊的爸妈在基层工作,早出晚归,早晨上班走的时候,给蕊蕊准备好午饭,蕊蕊放学后自己热一下解决温饱。周末难得一家人都休息,改善生活是刘爸的强项,要么米饭配鱼,要么牛肉小炒拌拉条子,偶尔一家三口出去改善伙食,让蕊蕊在宽松环境中度过周末。
梦莹是的单亲家庭,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因感情不和,分道扬镳,梦莹被判给了妈妈,爸爸选择净身出户。从此梦莹和当老师的妈妈相依为命,为了梦莹不受委屈,性格强势的母亲选择了独身,但梦莹母亲事业相当成功,她组织的科技航模比赛屡屡获奖,本人也被评为本地的“科技巨星带头人”。
从七岁就和母亲独自生活,梦莹骨子里十分坚强,而且爱好广泛,十分喜爱写作,《我读我写》月刊上经常能看到能看到她的作品。小学毕业的暑假里就开始当家庭教师,辅导邻居家小孩写作业,当然收益颇菲,买课外书从来不用母亲支付。
阿佳是哈族女生中仅有的两个进入八班的女生,从小就和汉族小朋友当邻居,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父母在家也刻意给女儿制造说汉语的环境。长大后除了能说简单的哈族日常用语,语感完全被汉语同化了。和汉族女同学在一起,不仔细看哈族明显的面部特征,很难显现,不说话根本看不出是个哈族女孩子。
吴毕真一直是一班的领头羊,瘦高瘦高的小伙子,无论成绩还是体育都堪称一流。不但成绩一直稳定,而且各种球类都玩得得心应手,尤其是篮球,投篮、运球、三大步有模有样,让好多男生自愧不如。
这个瘦高个男生从来不是个特别用功的学生,作息规律,也不熬夜,贵在高效率学习,上课听懂、课下做作业速度快、效率高。尽管后半学期学习紧张,当时吴毕真大小球类一点也没有耽误过,周末还去溜冰场感受感受风驰电掣的感觉。
刘涛是个高个子男生,生性调皮,但会合理安排时间,喜欢给别人起外号。宋茜茜个子瘦高,刘涛给她起外号“宋大傻”,有一次宋茜茜和妈妈上街买东西,遇到宋茜茜还不忘对着她做一个孙猴子的动作。蕊蕊说话有点慢,还有点嗲,被刘涛调侃为“刘嗲嗲”,每次都气得蕊蕊追着他打。别看蕊蕊说话慢,可行动力丝毫不差,有时候追得刘涛告饶,可过几天他又会明知故犯,惹得蕊蕊要和他斗争到底。
……
忙碌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期末考试阶段,像往常一样宋妈考前看望女儿,并准备充足的物质,小零食不可少,打一顿牙祭也是常事。
考完成绩还没有全部放出来,宋茜茜的婶婶电话就早早打给了宋妈:“这丫头这学期成绩退步这么多,竟然退到第三十名了……”“不能吧,她一向很稳定的。”宋妈有点不相信女儿成绩会有这么大的波动,立马打电话询问各科分数,除了英语成绩没有出来,其它几科成绩都很理想。
宋妈没有明说她婶婶打探的结果,而是把各科成绩报给了茜茜婶婶,后来了解清楚原因,原来闹了个大乌龙——茜茜排名第三名,被婶婶误听为三十名,怪不得反应那么大。
婶婶的态度宋妈理解,自从茜茜转学到城里,婶婶叔叔对茜茜的成绩和成长十分关心,担心她去网吧,小学阶段周末把茜茜叫到家里上网,每次大考之后,作为高中老师的婶婶总是第一时间询问茜茜的成绩。这一点让宋爸宋妈非常感激,自己不在身边,叔叔婶婶关心着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