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女朋友硬拉着看了一部很丧的电影,我重新理解了这个词

2020-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源来漫读

最近半复工状态,和女朋友宅在家里无聊找电影看,无意间被她发现自己已经写了984条微影评,意味着到目前为止,已经看了近千部的电影,让她非常吃惊。

心血来潮之下,她花了一个小时,把我那近百页的影评都看了一遍,从移动硬盘里找到了那部打了10分满分的电影。

“嗯,上映日期为2009年的《玛丽和马克斯》?”。

于是被女朋友无情地嘲笑我是个“老夫子”,但却硬拉着我陪她把把这部电影重看一遍。

我说这部电影有些丧,结局也不太好。她却说能让你打满分的电影,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也值得一看。于是我们饭都不做了,直接点了外卖,边看边吃。

令我意外的是,看完电影后,女朋友大受感动,我也重新理解了孤独这个词。

(《玛丽和马克思》豆瓣评分:8.9)


作为一部粘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斯》不像其它动画一样,它整体都是黑白、灰暗、阴沉的,就如同两个主人公的生活一样。

玛丽是澳大利亚一个农场的八岁小女孩,额头上有一块屎黄色的胎记,没有朋友,孤独、自卑、好奇又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她虽然父母双全,却都是“怪胎”:父亲在茶包厂工作,喜欢躲在车库喝酒、捡路边的死鸟做标本;母亲除了酗酒、更是惯偷;他们都不怎么管玛丽。

马克斯住在美国,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他对很多事情看不惯,讨厌周四、乱丢垃圾的人、对邻居的热情感到恐惧,但他想要交朋友却总是与人保持距离;除了和玛丽一样喜欢看“诺布利特一家”外,还喜欢养金鱼“亨利”。

两人的交集源于玛丽想找一个笔友倾诉。在她写了信后,马克斯看了4遍,又站在窗外凝望了18个小时后才决定回信。两人成了笔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20年,却最终缘悭一面。

影片通过这场奇妙的笔友情缘,向观众展示了两个人之间的关于友谊、生活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当发生了某件事情,想要对人诉说时,翻遍手机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这便是孤独。

而且也遇到过,当你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别人(主要是亲友)总会要求你要活泼一些啦,多与人接触呀,找点事情做等等等等,似乎孤独成了一种病。

两个主人公也面临着孤独的问题,但他们两个人,做了两种选择,过着两种人生,最后都与其它人、整个世界和解了。

玛丽在被喜欢的人嘲笑后,学着改变、走出去,她做了医美,换了发型、穿上更加时尚的衣服、主动搭讪自己喜欢的异性,然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举办了梦寐以求的婚礼,25岁成为畅销书作家,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马克斯小时候,想要成为任何人,除了他自己。

后来,他终于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拒绝玛丽准备帮他治疗“阿斯伯格综合症”,终其一生都是一个人生活;他也终于接受了别人的不完美,原谅了乱丢垃圾的人,和试图改造他的、最好的朋友玛丽。

在一段关系里,我们总会试图去改造伴侣,想要同化对方,让对方变得跟自己一样“正常”,出发点仅仅在于“哦,现在我们是一样的了。我并不孤独”,却没有考虑过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改造或同化。

玛丽的信发出去后,她的婚姻失败、父母去世;也因为一直没有收到马克斯的回信,自以为失去了他的友谊,整个人生灰暗无比。就在她准备自杀时,被她那个得了“陌生环境恐惧症”的邻居莱恩救了。

而马克斯尽管一开始收到她的信像在转筒式干燥机里一样,但玛丽作为他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马克斯最终决定原谅她,仅仅是因为他意识到,人无完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要走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相遇一场,便是人间好时节。

然而可惜的是,一年后等玛丽生完小孩,终于有时间去美国与马克斯见面时,他却在玛丽到来的早上溘然长逝。只是,这一次,玛丽不再孤独,因为她有了牵挂的人,也被人深深地牵挂着。

“看什么看?没见过我流眼泪呀!”,女朋友看到我盯着她通红的双眼,小拳头狠狠地锤了我几下。

“我当时差点也哭了。”,我把她搂在怀里,轻轻地说。

“难道后面的电影都没有让你满意的吗?”,女朋友问道。

“当然有,但我后来只是不再打10分满分了。”,我斟酌了一下用词,“毕竟生活才是最好的电影呀。”。

“真酸!”。

文章作者简介:如是我行,85后职场人。人生在世,想要见见天地、见见众生、见见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