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二根木头
昨天是星期天。老爸之前就说好了,要我和小女儿一起去老家看一下。说是要把放在外面的方桌抬到里面去,顺便看看屋里漏不漏l水。
老家的那个老房子在2019年就请人翻修了。我们离开老家到城里生活,已经有十多20年了。村里人也相继离开村庄,去了各自的地方。大多数去了城里生活。我们所在的村庄本来只有三幢房子,是一个只有三户人家的小村庄。三户人家走了二户,后来剩下的一户也搬到南塘新屋去了,于是,村庄的三幢老房子变得越来越安静了,再也看不见人烟。门前门后的荒草疯狂生长,渐渐淹没了以往的小道。老屋从此孤零零地遗留在老家,站在风雨之中,像一个老人一直站在时间深处守着。
因为长期没有人在那里生活,在时间的风雨里,房子的一些大小问题是不能及时发现的。于是一些瓦片飞走了,一些雨水进入了,总是不能被及时的解决,小的漏洞,渐渐越变越大,慢慢腐蚀了木材建筑的房子。
那一次发现房子有问题,也是请大伯家的孩子看,堂哥说房子漏水,伤得不像样子了。还不去整修的话,真的没有用了,很快就会倒下了。
落叶总是要归根的。何况这也是祖上的老主业,也不能因此荒废了。当年七十多岁的父亲听说后,马上请人帮忙把旧瓦揭下来,换上琉璃瓦。工程不大,但是请了好几个师傅爬在屋顶上,弄了整整一天,才把所有的旧瓦换上新瓦。
换上了新瓦,虽然没有人在里面住,但也可以保持房屋的干燥,不被腐蚀。不用担心水雨水进屋子里。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年了,屋子依然好好的,一直安然无恙。
五月劳动节前几天,大雨滂沱,又刮了一阵大风。把好多人的屋顶都掀掉了。城里很多人的窗户都吹走了,树木都吹倒了,乡村里好多人家的屋顶被吹烂了。老家也打来电话说,老屋门前的屋顶一片瓦被吹走了。
当时还在萍乡检查的父亲,马上院也不住了,趁着五一假期,让小弟送他回来,然后又马不停蹄跑到乡下去看。果真是缺了一大片的瓦,小弟把照片发在群里,我们也看到了。屋子的正上方有一块很大的瓦片被吹掉了,如果再下雨,肯定很危险。
父亲马上联系师傅,让人赶紧把缺口补上去。大概就是一两米的宽度吧,瓦片补上了,据说花了300块钱。
盖好以后得要检验一下效果,本来早几天前,老爸就说要去看一下,但得等下了几场雨再去看,才会有效果。
于是去老家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的。这期间的雨,是不停地下了一场又一场。前几天老爸决定这个周未去乡下,让我早一点过去。
本来父亲想让我们上午到家里吃午饭,然后一起去。后来我想,还是在自家吃完中饭过去吧,父亲就让矮子叔过去的时候,顺便到子珍小学楼下来接一下我们。
我和粤子是下午1:25接到老爸的电话,让我们楼下等,矮子叔已经从小屋岭开车过来了。我们在楼下了上了车,又接了老爸上车,就往县城南郊龙源口乡南塘村的老家奔去。
一路上又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半个小时后,到了老家。看到那矗立在稻田中央的老屋后面,不仅有一条平整的水泥路,还竖着一根电线杆杆。屋前屋后不再是荒芜的杂草,起码有一条可以开车进去的小道。这么些时间没有来,变化不小!
然后我们三个人进了老家开了门,屋里很好,我们又把放在堂屋里的桌子抬到了里面的夹屋里,又检查了一下,其他的情况都没有什么异常。到处看了一遍,才放心的离开了。
回家后,我和父亲又说起了那个早己不存在的老厨房。厨房以前是在这两幢屋子中间,是老爸自己上山抬木头、亲自建筑。
于是我们又说起那时候,老爸在周六下午一个人抬两根木头回家。那些建厨房和厕所的砖头,都是老爸自己起的。
老爸听我说了以后,马上纠正说:不只是两根木头,还挑了两担柴。”老爸还说,那时候他跟土鲁民(裕富村村民)一起上山背木头。他一个人要扛两根,必须来回走。土鲁门觉得很烦。说,那我先走了。老爸就一个人扛着两根木头赶路。他先把一根扛到前面去,然后放在一个地方,再倒回去扛另一根。他就是这样一路打着接担,像接力赛一样一个人在山路上来来回回的走,要花上别人两倍的时间,才把两根木头扛回家。
那时候母亲在队里的集体劳动,下午散工要早一些,她一丢下工具,就往砍柴的路上走,她要帮老爸接一下担。
这时候,我望着老爸,怀念过去,心里忽然有一种触动,不禁感慨万千。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老爸可以从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最后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的原因吧。
如果父亲没有吃平常人吃不了的苦,哪会有今天。今天的父亲,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著作等身。他不仅是中国好人,而且是非遗专家,出书六本,还是获得国家津贴补助的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多部作品获得省基金扶持项目。
父亲的起点很低。小学没毕业。那年,父亲失学后,爷爷托关系,让父亲成为县专员的通讯员开始干起,后来因为父亲体型好长相帅气,被推荐去吉安市文艺学学校参加进修,回来后,成为县剧团演员。
然后他又从一个演员转变成编剧,就是已经很大的跨越,后来因为运动,父亲回到了乡下种地,平反后成了人民老师。在小学教书的那段时间里,父亲创作了一部填补吉安地区电视剧本的空白,之后被领导点名上调了县文化馆,成为了专业创作人员。在这些时间里,他努力创作作品。有很多部作品获得省级市级国家级奖项。经常坐飞机去领奖,在业内已经是获得了很大的名气。
当时,比他更有能力的人很多,有学问的人也很多。可没有他那一种为了目标,死咬牙齿下定决心,拼了老命干的毅力。所以父亲成功了。也正是因为父亲那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狠劲与决心,才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我又回想起自己这大半生,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这样的一种吃苦的精神,所以才会导致50多岁了,依然碌碌无为,依然在平庸的原地踏步。
于是在那一刹那间,我忽然就明白了。或许父亲让我去乡下只是一个引子。然后才有机会把话题引到厨房,然后让我醒悟过来,这才是他的目标。
因为一说到厨房这件事,我马上就会回想起当年,建厨房的时候,父亲吃的苦。那时候,我已经读二年级了,跟随父亲从县城回到了乡下读书,已经八岁了,有记忆了。
于是,我马上接着说父亲星期六的下午扛两根木头的事情。父亲接着又说他一天挑两担柴的往事。我的心里马上一动,忽然间就明白了父亲今天的成就是如何做到的。
就是因为他的那一个拼劲才能有后来的成就。这正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验证啊,就像我们现在群里的那位齐老师,她说写不死就往死里写。她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初中没毕业,家境贫困,父亲早逝,又是老大,为了家庭承担起的责任。她去了很多工厂里,做了很多种的事情,最后因为爱上了文学嗯,然后又善于思考,最后成了一个名牌讲师,又成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可以说过人之处,必经受住了非人之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