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随笔(三十七):特别滋味
时间迈着它悠然的步伐,无所顾忌地前行。不经意回望,在书院学习已经两个月。回顾这个月的学习,在平淡中前行,别有一番滋味。
一、写作要多思考
经历了第一个月的新奇和兴奋,这个月逐渐冷静下来。面对写作的种种情境,翻看周老师过往文章,深受启发。写作过程中,除了要埋头写,还要多思考。
写作问题大同小异,思考问题是怎么来的,借鉴他人的应对之法,在实践中解决自身问题。思考的过程,也是完成他人智慧转化的过程。
看到的知识、老师的指导、文友的点评,缺了思考,在脑子里一片混沌,形成写作的阻力、向下的压力。不理清这些,容易对写作心生畏惧。
思考多了,把问题和方法对应,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帮助写作者获得清醒,助力写作修行。
二、阅读要挤出时间
一个多月的紧张写作,没有阅读输入,很容易思维枯竭。阅读写作更多时候要归于平静,养成习惯,不该是一时兴起。
阅读需要有自己的节奏,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知道自己的需求,不沉迷于他人言论,不沉醉于世俗娱乐的诱惑。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把挤出的时间投入阅读,开阔眼界,为写作提供给养,胜过虚度光阴后的万般空虚。
三、领悟要多运用
写作持续时间长了,领悟也随之增多。学以致用,不枉费了过往付出。不同阶段,领悟不同,用在当下,思索未来。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写作最深的领悟。摘录也好,阅读也罢,看到的是他人智慧。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使磕磕绊绊,也是自我表达,如婴儿学话,总有顺畅的时候。
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容忍一时的瑕疵,这些都是成长必须的经历。活学活用,我手写我心的能力提升,加上心灵不断觉醒,一定能通过写作成就自我。
四、学会享受独处
写作者是孤独的,因为写作是个人的参悟,他人无法代替。明师指导和文友相伴,只是写作道路上的助缘,取代不了主体。
享受这种独处时光,唯有在这种环境中阅读、写作、思考,才不受干扰、效率更高。学会独处,与自我相伴,人生是自我的舞台,他人都是生命的过客,唯有真我永恒。
世俗喧嚣总纷扰,人生孤旅本寂寥。认清人生本质,乐见自我真心。在独处中明心见性,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