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ATM
2021-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千转军师
1、什么是ATM
描述
-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即异步传输模式;
- 是实现B-ISDN(宽带综合业务网)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 ATM是以 信元 为基础的一种 分组交换和复用技术;
- 它是一种为了 多种业务 设计的通用的 面向连接 的传输模式;
- 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
- 它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和支持许多种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的通信。
-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虚连接进行交换;
- ATM集交换、复用、传输为一体;
- 在复用上采用的是 异步时分复用方式,通过信息的首部或标头来区分不同信道。
特点
- ATM是在LAN或WAN上传送声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宽带技术;
- 它是一项信元中继技术;
- 数据分组大小固定;
- 所有信元具有同样的大小,不像帧中继及局域网系统数据分组大小不定。使用相同大小的信元可以提供一种方法,预计和保证应用所需要的带宽。
其特征:
基于信元的分组交换技术;快速交换技术;面向连接的信元交换;预约带宽。
其优点:
吸取电路交换实时性好,分组交换灵活性强的优点;采取定长分组(信元)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具有优秀的服务质量;目前最高的速度为10gb/s,即将达到40gb/s.。
其缺点:
信元首部开销太大;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
2、其他
分组交换技术
- 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也称包交换技术;
- 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的长度,每个部分叫做一个分组,通过传输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的一种技术;
- 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 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复用技术
- 目的:为了适应通信网传输容量的不断增长,让多路通信信道同时共用一条线路
- 种类: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还有光波分复用(WDM0等
异步时分复用
- 又称统计时分复用( STDM, Statist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或智能时分复用;
- 它对用户采用动态“按需分配”时隙,即只要用户有传输数据的需要时就应为其分配时隙,用户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可以分配给它较多的时隙,需要传送的数据量较小时,就分配给它较小的时隙;用户如果没有数据需要传送,则可以不分配时隙给它。因此每个用户分配的 时隙宽度 及顺序均不固定,而是随用户要求传输的数据量变化而变化;
-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是目前计算机网络中应用广泛的多路复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