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没想到,在简书发表的第100篇文章,会是它......

2023-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中有云

有时,真的是防不胜防,进了对方的圈套。

昨天下午3点,接到了一位温柔女子的本地移动电话,没有太多开头的话絮,当接通电话后,开门见山地表述:“我刚给你发了一个验证码,是多少?”

当时正在工作的我,没有细想,一边拿起电话一边将手机界面转向信息端,看到“发件人:中国移动发来的验证码,当时脑海里只因“中国移动”(有着足够的官方信任度)下意识里未作任何筛选,随口而出说了出去。”

这时,对方才表述事件:因为我是中国移动的老客户(长达二十年了),作为对老客户的馈赠,将我原来58元/月的套餐升级到79/月的套餐,且实际只用支付59元/月。我当时想着上班时有WIFI,下班回到家有WIFI,不需要升级,而对方一直强调,可以体验6个月(尽说对客户有利的语句),最后我琢磨着,也挺好,就这样应允了对方可进行更改。

结束通话片刻后,又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订购提醒:你已办理套餐,月使用费79元/月。】

此刻,我还没有被恍悟。

继续干着手头的工作。

然而,到了晚上18:44分再次又收到对方私人电话的短信:我是你的售后移动工作人员,为你办理的套餐,有问题可联系,并且还附上了另一个固定电话。

这时,我的防范意识才启动,第一时间反应是:ZP。

接着,试图打电话给此移动工作人员,注意到电话的界面显示的是“推销电话”,一件件可疑的事件浮出水面,且对方未有接听,顺即也将其打入了Hei名单。

紧急搜索导致的可能性:

①百度:不得将验证码告诉任何人,会导致损失钱财的可能。

②视频号:不得将验证码告诉任何人,移动有外包的可能,趁虚而入进行了手机套餐的更改。

事不疑迟,我果断地冻结了银行卡。

同时反思:

①占小便宜始终没有好下场:我之前拒绝过约十次的电话推销更改套餐,为何这一次竟这么轻松地入坑了呢?不得不想起《人性的弱点》和情绪价值的供给,这位移动工作人员,相当熟识人们的弱性心理,且先斩后奏,我的思路完全是被其裹挟在一个频道上。

起初我是有拒绝的,但对方总是温柔而稳定地表述着,没有增加任何的支出,相反是享受到的资源更多了,就在这样的占小便宜心理权衡之下,我妥协了。

②对于陌生电话的接听,一定要设置“头脑预警”信号:但凡显示有“推销”二字,可拒接;如无法做到清晰甄别时,凡接到陌生电话,第一时间让对方先表达,以便自己有个心理停顿,并能清醒地作出判断。

③信息一定要看全面再回复:回想当天的情景,一边接对方的电话,一边查询收到的短信之验证码,随即回应了对方。但后来发现验证码下方还有一行字--短信内容:尊敬的客户,您将在营业点XX市XX营业部办理业务,验证码3分钟内有效。

如果在当时,能将此条信息看完,我想我不会后来发生的种种......(因为我在那个当下未去任何的营业部,就凭这个信息,我会立即中断通话,也就没有后面的发生了。),恨铁不成钢久久掠过心中!

最后,采用正确的渠道捍卫自己的权益:

①打电话给10080(中国移动的售后监督电话),会有专人跟进并回复结果。

②在中国移动APP,点击我的-投诉-描述事情的过程,会有专人跟进并回复结果。

③发送对方的电话到10086999供中国移动审核且有可能造成停机,禁止其不良行为的再发生。

令人欣慰的是:

中国移动给予了反馈,并表示未有受到钱财的伤害且在网络途中已被拦截。

再次警醒:验证码不得发送/提供给任何人。

时刻保持,人间清醒,保持思维敏捷,想说的话先在脑子里回放一遍再说出去,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