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有多美,在山在水在明月,更在千年流传的诗词中

2021-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冰是睡熟的水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秋天有多美呢,在早晨晶莹的露珠里,在层林尽染漫山毕透的红叶上,像灯笼一样玲珑剔透的柿子,还有那迎风起舞金黄的银杏叶,天空湛蓝高远,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秋水澄清静谧,秋天的美,秋天的味道还在那千百年流传的诗词里。

①宋 · 程颢《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赏析:这首诗就是宋代的一幅秋月静夜图。秋色笼罩着秋山、秋水,明净澄清冷寂,不写秋月而月已见,是宋画含蓄隽永的美。

首二句写山,写水,写秋月照临下明净的秋色。清溪自碧山之头流下来,正值秋月当空,清光洒满山川大地。水是鲜洁澄澈的,天也是鲜洁澄澈的,水天混茫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使人感受到的只是一片空明澄清的秋色,极清,极冷,极美。

后二句写诗人的感受,这秋月的清辉使得山青水碧,整个世界都变得一尘不染,洁净得令人产生一种崇高圣洁的感觉。在这里远离了滚滚红尘,远离了尘世的种种烦恼与不堪,秋山秋水,白云红叶,悠然自在,纯净而美好,这里是精神的乐园,自由自在,高远无际。

秋山碧,秋水净,秋月明,白云悠悠,红叶尽染,秋天的美,是一幅宋画,含蓄隽永而高洁,让人心生向往。

作者简介:程颢,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②宋·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赏析:“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十二个字,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字字都能感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作者接着一转,像妙手神笔,“一点飞鸿影下”,原来凄清的画面立即鲜活起来,满天的彩霞下,一只飞鸟展翅高飞,带来鲜活的生气。作者眼中的秋天有多美?请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起来。

作者开篇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此曲仅二十八字,语言简练优美 ,意义深刻。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爱橙黄橘绿时”,白朴的秋天就像一个调色板,色彩斑斓,明亮而清丽。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宁静。

作者简介: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终身未仕。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和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山远峰峰碧,林疏叶叶红。——宋·陈尧咨《普济院》

这是群山苍翠、林疏叶红的秋日之美。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宋·董颖《江上》

秋色满眼、秋水沧茫、水天一色、双鸥翱翔。这是宋诗里秋江之美。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黄庭坚《登快阁》

群山落叶萧萧、天穹辽阔茫茫、江水澄澈清碧、明月朗照在上,这是秋夜江月山水之美。

秋天的美在山在水,在清风在明月,更在那千古流传的诗词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