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梭 别 苑楚天舒国学与传统文化经典暮潇潇诗文

赏析唐代诗人罗隐:《西施》——解读一代红颜西施不为人知的悲情人生

2020-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楚子

作为古代十大红颜祸水之一的西施,是最具有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在越国人眼中西施是让越国得以复仇吴国的巾帼英雄,而在吴国人眼里西施又成为了导致吴国灭亡的红颜祸水。其实历史就是历史,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历史事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历史人物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这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当我们站在越国的立场上来评价西施,那么西施就是拯救越国的民族英雄,当我们站在吴国的立场上来评价西施,那她肯定是亡国的红颜祸水。

如今我们在说到美女的时候,可以从很多朝代覆灭的历史之中,都能隐隐约约在其中看到漂亮女子的身影,好像缺少了女人尤其漂亮女人历史就会黯然失色。比如说夏亡之妹喜、比如说商亡之妲己、再比如说导致西周灭亡的褒姒,似乎这些美丽的女子除了美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祸国殃民。

虽然说我们从所学到的历史知识里知道,一个王朝的灭亡并不完全是因为一个女人造成的,更多的是君王的不作为,一个朝代的兴亡成败有多种复杂因素造成,决非一个漂亮女子所能左右。比方说吴国灭亡同样也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仅仅归咎于西施这个女人。但是在封建社会那些士大夫的眼中,却认为是这些美貌女子在作祟,似乎没有她们朝廷就会长治久安一样。比如说西施,在古代人们的心中,这就是一个流传千古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她,吴国就不会灭亡,所以很多史学家诗人在写到她时,评价也多是负面的。但是有一位诗人却是例外,他就是罗隐,他曾为西施写过一首诗,专门为她来“平反”,今天就让草根带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视角独特的唐诗,以及这首唐诗背后的故事。

西施——(唐代)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千百年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吴国败亡的根由归之于女色,也有将西施打上“红颜祸水”的标签。其实,这在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

读过罗隐这首小诗后,才发现其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红颜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有点别出一格的风范。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国家兴亡衰败自有其时运,吴人又何苦埋怨是西施使他们国家灭亡的呢?

诗人首先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的妇女身上。诗人的意思是,家国兴亡成败有多种复杂因素,吴国灭亡同样也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历史上有不少统治者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有时还要归罪到一个弱女子身上。

诗人罗隐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接着指出“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意思是说,如果西施知道怎样颠覆吴国,那么后来让越国灭亡的又是谁呢?诗人在这里大胆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同时,也激发出人们对于无辜者西施的同情与怜悯!

事实上,西施真的是无辜者,同时她也是受害者!为什么说西施是无辜的受害者呢?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一个小山村,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子,当地以养蚕为业,西施原本是一个养蚕的小女孩,因为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决意灭吴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被朝廷选中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西施是导致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历史定论。但是有两点可以动摇这个结论:一是吴王夫差好大喜功,连年穷兵黩武,大肆挥霍,掏空了吴国国库;二是越王勾践忍辱复仇的决心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如果这两个条件缺一个的话,恐怕再有几个西施也难以亡吴。

春秋末年,强大的吴国攻打越国,结果越军因寡不敌众而大败。越国国王勾践向吴国国王夫差乞降。吴王夫差不听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却采纳被越王买通的权臣的主张,允许越国投降。把勾践夫妇和越国大夫范蠡囚禁在姑苏虎丘,当夫差的马夫。在这期间,勾践受尽吴王的百般刁难,忍辱偷生,在吴王面前百依百顺。三年后,吴王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隐患,觉得他们已真心臣服,就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当勾践回国后,就立志要向吴国报复,恢复自己的威信。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想尽办法要削弱吴国的国力。范蠡按照越王勾践的要求,在民间寻觅美女。勾践欲采用美人计的方法来达到其政治目的。担任这个历史重要任务的美女不仅要有美丽的容貌,而且还要有常人没有的胆量,要聪明、机智。范蠡到民间几经挑选,最后决定让西施和郑旦担此重任。当范蠡初次见西施时,就被西施的美貌所吸引;而西施对这位年少英雄、气度不凡的将军也是一见钟情。范蠡在赏识西施的美貌和才识的同时,就把事情的原委向西施道明。当时,西施就被范蠡对国家的忠心和热情所打动,表示愿意冒死前往吴国,早日拯救国家。

于是,她们受到了越王勾践的亲自接见,并命人教她们歌舞、各种礼仪和化妆,让人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勾践还亲自给西施面授机宜。勾践把神圣的政治任务交给她们,交待了三件大事:沉溺夫差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离间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想尽办法陷害吴王身边的忠臣。

当时,西施带着亡国之痛,怀着爱国情怀,肩负着救越国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政治使命来到吴国。她用尽浑身解数让吴王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机智勇敢,懂得如何讨得吴王的欢心。

自从西施来到身边,吴王就忘记了国事,整日住在姑苏台,与西施一年四季享乐游玩。朝中大臣有劝谏的,都被他或训斥、或驱逐、或罢官,于是大家渐渐也就不敢说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见吴王如此无道,就在姑苏台下大胆进谏劝阻,大臣伍子胥进言说:"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但吴王此时心里只装着美女西施哪里还听的进这些不合时宜的忠言。伍子胥觉得吴王如此势必祸国,劝谏又不听,于是只好称病不再上朝。吴国的国力从此日渐衰弱。

到春秋末期,吴国与齐国关系恶化,吴王想要首先攻打齐国。但足智多谋的老臣伍子胥极力进谏首先要攻打吴国最大的心腹大患越国。如果攻打齐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势必对吴国不利。但伯嚭大夫却力主攻打齐国,并保证出师必捷。

这时,贪婪的吴国大夫伯嚭很受吴王的信任,一向与伍子胥有矛盾的他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一心想离间吴王与伍子胥间的关系。结果吴王将伍子胥赐死,提拔伯嚭大夫为相国,还要给越国增加封地,被勾践谢绝了。公元前482年夏初,越国趁国力强盛之际,攻打国力日益衰弱的吴国,大获全胜。自此吴国灭亡。

从吴国灭亡的那刻起,很多人都认定西施是亡吴的最大祸害。这种说法未免太过偏激。西施只是一个弱女子,她有何神通能灭得了吴国?吴国之所以被灭,最重要的原因是越国方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深得民心。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从而一举灭吴。再者,夫差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西施只是在充当一个被人玩弄的工具罢了。她不过是加速了吴国的灭亡,没有西施吴国照样还会灭亡。罗隐有诗辩西施之冤云:家国兴亡自有时,时人何苦咎西施!如果西施是亡吴的罪魁祸首,那么当时越国的灭亡又该怪谁呢?

所以说,“红颜祸水”并非真理,只能怪她们出现在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身边。那些帝王本身品性不端,才会导致亡国。可笑的是,千百年来这多少“祸国”的罪名都统统加到了“红颜”的头上。

再说,吴国的灭亡还与当时国内的朝纲有关。试想,当时吴国有两个大臣,一个是伍子胥,一个是伯嚭。在对待吴王宠幸美女西施这件事情上,伯嚭极力支持,伍子胥坚决反对,两大臣如此不和谐,吴国难道还会存在很久吗?

在这一过程中,西施始终是一个无辜之人,她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救越国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受到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的花言巧语以其柔弱之肩承担了助越灭吴的重任,成就千古第一美人计。而那两个男人范蠡和勾践,一个是西施的情人,一个是西施的越王,两个七尺须眉却要靠女人来复国,这也太荒唐了。但当时的西施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个重任,带着幻想、带着责任的西施成功了,可后来呢?“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很多人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的,他们不愿意让西施最后死于非命。于是有多情人就幻想着是范蠡带着西施泛游五湖,经商致富,两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去了。可是历史是残酷的,西施实际上是被沉水而死的。女人就是这样被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需要的时候可以是巾帼英雄,也可以是替罪羔羊、红颜祸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总喜欢把国家的胜、败、兴、衰与一个弱女子拉上关系。

俗话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不仅是中国男人争夺的对象,也是他们玩弄的对象。他们已经习惯了把责任推给女人来承担。比如说,仗打败了,便叫女人去“和亲”;国家亡了,就拿女人来“顶罪”。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根本没什么道理。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国家的政治军事大权可一直是掌握在男人手里的。女人即便要破坏、要捣乱,又能起多大作用呢?又有多少可能呢?

这些红颜们,她们惟一的错误就是长得太漂亮,可这也算是罪过吗?帝王身边的女子是否就不能生得如花似玉?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帝王身边的女子自然须生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而这会不会因此而影响国政并不是取决于女子的美丽程度,而是与帝王自身的修养、品性直接挂钩。在古代那些有名的贤王名相身边难道就没有漂亮的女人相伴吗?所以说,帝王爱美女令国家灭亡,错并不在女子。女子只是一个替代品,她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更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最主要的错误在于那些昏庸的男人,他们身为君王应该以国事为重,不该沉溺于美色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国家灭亡。

“红颜祸水”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在当时,一方面是男尊女卑,另一方面却把国家衰亡这样大的事情归罪于女人,使无辜的女人为昏庸的男人背黑锅,卷入男人争权夺利的漩涡,成为男权的工具。这也未免太可笑了吧!我们今天用历史事实来论证,西施并不是吴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