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人生‖ 月朦胧人朦胧(010)

你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无论将来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到那时如果你没有其他意念的话,我将永远是我。

第十章 月朦胧人朦胧
无论说是媒妁之言也好,父母之命包办也罢,这门亲事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事实,名正言顺,世人皆知。
既然定下了这门亲,往后就要按照规矩一步步办事。为了加强了解和建立感情,八月十五钟小茂准备好了礼物前去接陈巧来家里过中秋节。
定亲礼仪每一个流程都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进行着,表面上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钟小茂从开始到现在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一切显得是那么不自然,似乎这场突如其来的亲事背后有某种不愿去想象的阴影。
不愿想不等于就不去想,有些事越是不想去想,就越是会去想,直到想明白为止。从初次见面到现在总有一些若隐若现的疑问萦绕在心头:为什么陈巧总是表现得那么成熟、冷静和主动?种种迹象表明好象她是一个已婚妇女,这不是一个青春女孩应有的表现,难道她之前已经有过多次定亲的经历?或者还发生过什么?如果是这样该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另外还有,这桩亲事为什么会来得如此突然、如此急切、又如此顺利?

前两次见面,因为有第三者在场,他们几乎没有太多说话的机会,这次中秋节俩人单独相处的气氛依然死一样的沉寂。过完中秋节,八月十六送她回家,俩人一路默默地走,漫长的八里路程竟然没有说过三句话。
这跟小茂不太喜欢说话有关,按农村话说他是个实诚人,虽然嘴上不太说话,心里比谁都清楚,她大哥也是这样性格的人。但最重要的是此前他俩没有相识的基础,他总感觉她是那么的严肃和高傲,让他无所适从。
俩人走得有些累了,来到黑沟水库大坝上,陈巧说:“在这里休息一下你就回去吧,已经送了一大半路,我很快就到啦,要不要去我家吃晚饭”?
还没等小茂回应,她又说:“你怎么都不说话呢,你一直都是这样吗”?
“我从小就不太喜欢说话,又没有什么好说,不知道该说啥”,他回答。
“我发现,和我定这门亲事不是你自愿的吧?是不是被你妈妈逼迫才勉强定下的?如果对我不满意就不要勉强自己,现在回头还来得及”,陈巧说。
“哦,不是的,没有人逼我呀”。
水库的对面是一座垂直约两百米高的山峰,通往山顶的曲折山路约有一点五公里,这座山叫篱笆寨,翻过篱笆寨就是她的家——姚畈乡旦庄村。
休息了半小时,他站在大坝上,目送她爬上很远很远的山顶,她向他挥挥手,示意可以回去他才离开。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在想着她说的话,想着他心里那个不愿想的阴影问题。

预感并非空穴来风,时隔不久他的心理阴影便很自然的显露了端倪。
九月底,媒人到宣化店小茂的修理部传过话说:“你丈母娘叫你经常去她家走走,定了亲就大胆的去,她们很喜欢你的,时间长了不去她会有意见”。
第二天下午,他买了五斤肉,还有红糖白糖加水果等等,在晚饭前赶到她家,陈巧和她家人还算热情。
当晚山路骑车不安全,肯定是赶不回去了,于是被安排住下。因为临时停电,陈巧拿个煤油灯让小茂睡在她的床上,她则去小叔家跟堂妹睡。
躺下很久,他总也睡不去,第一次睡在未婚妻的床上,那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美妙。实在睡不去他就想找本书看看,他发现枕头的床单下有一本知音杂志,还有一个红皮笔记本,于是他半靠在床头开始翻看起来。
那个笔记本并不完整,只剩三分之二的残页上,随意写了一些零碎杂乱的东西,偶尔写了几句心情感悟,或者人生理想愿望什么的,比如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等等。
翻着翻着,他看到一行足以让他神经错乱的文字:如果你真的爱我,我愿意忍受你在我身上肆意蹂躏……
看圆珠笔晕迹,估记是两年前左右写的。他感紧把那笔记本放下,不敢再看,他头皮一阵接一阵发紧,双腿一阵阵发麻,这一晚他睡意全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趁她家人都还没起床,悄悄骑上他那辆崭新时尚的稚鸡小轻便自行车回到修理部。
一连多日,他只管埋头工作,不敢也不愿去深想那件事,他知道那句话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他宁可相信那句话是从哪儿抄下来的,可作为一个未婚女孩,抄下这样的语句又意味着她是个怎样心态的人呢?

事有蹊跷,想到啥就来啥。有一次小茂去舅舅家,路过一个叫黄瓜田的村庄,意外碰到嫁到这里颜家的一个堂姐,堂姐非常客气地,执意请他去家里坐坐喝口茶歇歇再走,并神秘兮兮地说:“我有重要的话问你,不怕后悔你就别来啦,你迟早会知道的”。
既然堂姐把话说到这份上,看神情和说话的语气,根本不象见到娘家人那般的客套,本不方便打扰亲戚的他只好一头雾水地跟随来到堂姐家。
刚刚拿起茶杯,堂姐就说:“二弟呀,听说你定亲了,你的条件那么好,你怎么…… 你对那个陈巧还满意吗”?
小茂非常吃惊地说:“大姐,你怎么会知道陈巧呢,难道……你认识她”?
“嗨,她大嫂娘家就在你刚才路过的地方,陈巧以前跟我们村上姓颜的师傅学裁剪好几年,她大嫂就把她介绍给对面一个叫曾秋生的男孩子,她俩睡在一起就好几年,成天出双入对就象夫妻一样,这里谁不知道哇。后来那个曾秋生考上大学就不要她了”。
过了一会堂姐又说:“后来她跟她那边本村一个开供销店的,叫黄宝的又好上了,不知道怎么的又黄了。曾经跟她好过的……不知道你是第几个”。
听到这里,小茂感觉如寒冬被当头浇下一盆凉水般从头冷到脚心,他连忙阻止说:“大姐,你别再说了,我受不了了,好在我们才刚刚开始,我知道该怎样处理”,说完他赶紧逃走。
至此他心里那层从第一次见面就蒙上的阴影终于揭开,基本可以证实她的成熟老练来自于许多年已有的爱情过往,以及她与曾秋生同居多年因故分手的相当于“离婚再嫁”的经历……
小茂想:如果是这样,那陈巧就不应该任由事情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你应该在第一次会面后,主动寻机再见面并如实告知曾经的经历,以取得小茂的认可和接纳,而不是希望就这样蒙混过关,这样就等同于欺骗。
回到宣化店修理部,他心里好难受好难受,好在他还没有对她动真情,现在放弃大不了浪费了些精力,还不至于伤心。此后他好长时间没有再去陈巧家,甚至根本没有再想起过她,即便有一两次被别人提起订婚祝贺之类的话,他也只是稍微想想下一步该怎样了结这桩摸不着头脑的亲事。
从这时起,钟小茂心里已经没有她的影子,他整月都没有想起过与陈巧已定亲那回事,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凡大脑正常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事没事的去想另外一个毫无感情,而且才开始就将结束的人呢?
他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性格的完美主义者,没想到自己千挑万选选出的竟然是曾经有过如此浪漫经历的人,这无论怎样都让他难以接受,他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羞辱,这太不公平。

也许是太久没有音信的缘故吧,某一天收到她的第一封信,那根本算不得是未婚妻的情书,信上这样写道:
爱友小茂:好久不见了,工作一定很辛苦很累吧?今天对你提起这支沉重的笔,心中似有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 在茫茫人海中你我有幸相遇了,这是一种缘分,但不幸的是不该遇到了那个巧嘴多舌的媒婆... ...
我一直有种感觉,感觉你和我定亲好像是被逼迫的,我不知道对我的选择是否出自你的本意?终身大事非同儿戏,不能勉强自己,勉强是何意?...
我虽是一个女人,但我深知创业的不易。我虽然不能从经济上给予你什么帮助,但我可以从精神上支持你,只要你愿意... ...在你需要的时候... ...
你是个有志向的人,无论将来你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到那时如果你没有其他意念的话,我将永远是我...
你的挚友:陈凤枝 X年X月X日
这封没头没脑,而且毫无文采可言的信,并没有在他七上八下的心里激起一丝涟漪,他看完之后就随手扔进抽屉,并把抽屉狠狠地关上,他已决定把这一扇不该打开的窗户关闭。
也不知道是收到这封信的第几天,思前想后,小茂象征性的给她回了一封信,内容写的是什么他一个字都不记得啦,确实是一个字都不记得。

信发出不久,她趁到宣化店赶集的机会突然来到钟小茂的修理部,小茂赶紧去买菜做饭,并且让同学刘承军作陪。虽然他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毕竟定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便没有那么一层未婚夫妻关系,至少上门都是客,他也只好积极招待。
午饭后下了一场阵雨,陈巧没有马上回家,她靠在小茂的床上翻看着他床头的书和笔记本。钟小茂生意忙,也没有顾得上招呼她,只知道她在那笔记本上写着什么,他没太在意。
雨停了,她说要回家,小茂说:“我这里最近太忙,也没空陪你,那你就先回去吧,啥时候有空再来玩... ...”
到了晚上睡觉时,才想起她好象在这里写过些什么,于是打开笔记本,看到她写了很多东西在上面,其中有一首现代自由散文情诗《鸽子》:
江水长着开在潮头的浪花
托一片遥遥的思念颠簸而来
鸽子飞了很久仍在苍茫水天
如果每一道堤防都能凝固
坚贞
那么
橄榄枝会有的
青山为我作证
他不太喜欢诗歌,但作为局内人他知道那些字句是什么意思,他不仅没有任何感觉,反而觉得可惜啦,我的笔记本。她哪里知道,这世上有些事不是青山能够做得了证的。
又是很长时间,他没有去她家,她也没有再来。直到他与同学高红、高霞两姐妹的来往被一个名叫陈静的女孩告密,才导致陈巧与钟小茂之间掀起了一股久久不息、恩怨难解、生死难舍又遗憾终生的情感波澜。

第十一章:幽灵人生‖ 两姐妹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