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安徽师范大学向阳花

希望和远方|第四回 凤求凰阿姐出嫁

2019-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冰雨蒙蒙
盛大的节日,优美的歌舞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诗经•小雅》

古城堡下面有一个足球场样的大场子。

这个场子是用马车从远处拉回来的黏土,足足垫了一米的厚度,洒上水,保持好土的湿度,然后用好几匹高头大马拉着石碾子,来回碾压,最终夯实的平平坦坦,光光溜溜,即使是赛马,场面都不会被踏出坑洼。

这个场子的年轮与奎尼的阿爸同龄。

这个场子在秋收季节作为碾粮食来使用。在晴空万里秋高气爽的日子,人们也把批量的葡萄晒在场子上,直到晒成葡萄干。

这个场子也是村子里庆祝节日,演电影,唱戏,欢歌跳舞,甚至赛马来使用。

光阴似箭转瞬即逝,岁月如流弹指一挥,又一年度的“肉孜节”随之而来。

“肉孜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千古至今从不吃猪肉。

据说猪曾经救过他们祖先的命,维吾尔族又是穆斯林的一个分支,世界上所有的穆斯林都不食猪肉,尤其是把猪当做神和祖先来敬贡、信仰。若有人违背禁忌,轻则赶出村庄,重则被关起来,重仗责罚,《古兰经》里面有详细的记载。

不过现在人类的文明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都会尊重维吾尔族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

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历9月1日到10月1日过“肉孜节”,也称作开斋节,是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开斋节期间,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维吾尔族人们只能在太阳出来之前或者夕阳下下之后才能进食,白天禁止吃喝,但是能够劳作干活,只是吃饭的时间限制罢了。

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是人们封斋期满之日,也叫作开斋节。维吾尔族穆斯林们都沐浴、净身,并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节日礼服),集体相聚于清真寺,双手捧着《古兰经》,祈祷,做礼拜,为人们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开斋前夕,妇女们在家里开始做出各种美食,有手抓饭、香酥饼、烤馕、炸羊排、烤羊肉串、葡萄酒、葡萄干、奶酪、奶干等应有尽有。

做完礼拜后,人们开始了节日的活动。长辈上下,邻里前后,邻村之间,都会相聚各村,相互到各家做客,吃着八珍玉食,拉着家长里短,节日的喜悦洋溢流畅、赏心悦目。

到了晚上,人们都聚集在堆堆灿烂篝火照亮天空的大场里,邻村的人们也蜂拥而至。姑娘们穿着绚丽的节日礼服,绰约多姿,花枝招展,争相斗艳;小伙子们着装光鲜亮丽,风华正茂,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朝气蓬勃、郎才女姿的青年男女,有的吹着苏尔奈(唢呐)、乃依(笛子);有的拉起了艾介克、胡西塔尔、萨塔尔;有的弹着弹拨尔、热瓦甫、独塔尔、卡龙琴 ;还有的打着达甫、纳合拉、塔西(石头)、木勺。吹、拉、弹、打样样俱全,应有尽有。伴随着瑟瑟鼓声,繁弦急管,人们兴高采烈,热情洋溢,欢呼雀跃,翩翩起舞,把传统的民族盛会推向了空前绝后的高潮。

节日期间,维吾尔族的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这样的盛大节日持续三天。人们尽情地歌舞升平,笙箫齐鸣,喝着自酿的葡萄红酒,吃着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就是在这样载歌载舞的盛大节日里,美丽的姑娘寻觅到了自己心仪的帅小伙,小伙子看上了自己心目中最为靓丽的女神!

若篝火盛会是一生驻足的唯美风景,却不经意间成就了一世无法诠释的情缘,在那灯火璀璨处,篝火映红了一对对郎才女貌的脸。你若一诺相许,情投意合,我愿以濡相沫,比翼双飞。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

就是在这次民族盛会上,奎尼的阿姐古丽娜,深深地爱上了艾尔肯。

在盛会结束的那个晚上,古丽娜和艾尔肯独自见了面,两人一见如故,情深意重。

羞涩的古丽娜把自己亲手绣制的荷包,系在了艾尔肯的腰间。荷包上绣有“心”的图案,还绣有“心心相印”的文字,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真诚和坚定。

艾尔肯把自己胸前的玉佩摘下,温柔的挂在了古丽娜的脖子上。这块玉佩的材质是新疆最为珍贵的和田玉,经过技艺精湛的雕刻师,独具匠心,精雕细琢而成,也是艾尔肯阿妈结婚时的定情物。

艾尔肯的阿妈说过,这块玉佩只能送给他最为情有独钟的心中女神!

开斋节过后不到两个月,艾尔肯的阿爸尼贾提请了媒人,亲自到古丽娜家提亲。

按照维吾尔族的婚礼习俗,男女结婚必须由媒人从中牵线,体现出人们对婚姻的郑重其事。

媒人应男方家长的邀请,彻底了解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然后与双方家长先沟通,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凸显出媒人对婚姻的牵线是首当其冲。

当然了,男女双方的家长都必须给媒人一定的报酬,媒人在了解男女双方的家庭情况后当机立断,决定男女双方是否能够情定终身、白头偕老。

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寒气逼人,田野里的枯草随风漫舞。

尼贾提早早地套上了马车,带上两条新鲜的羊腿,用红布包裹;装了两坛刚刚酿好的葡萄酒,贴上红纸剪成的“囍”字;又带了两块精心烤制的直径六十六(六六大顺)厘米的馕,还有其余精美的玉制品等,全部是双份,寓意着双喜临门。

艾尔肯穿上干净素雅的名族服装,特显得英俊潇洒,仪表堂堂。

艾尔肯和媒人坐着阿爸尼贾提的马车,背着寒风,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一路快马加鞭,向二十公里山外的古丽娜家疾驰而去。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村农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如今的奎尼家,阿爸伊力亚斯顺应社会的发展,葡萄园的经济收入初见成效,家庭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伊力亚斯翻修了自己家的院落。原来的枯枝篱笆早已经被红砖高墙所代替;摇摇曳曳的篱笆门,被虎头大门所取代;土木结构的三间小屋,全部修葺成砖瓦结构的大瓦房;坑洼不平的泥土院子,都用青砖铺设的横平竖直,阶柳庭花;腐朽的窗棂,彻底换上了玻璃窗,窗明几净。

即使在寒冬,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奎尼家中洋溢着温暖幸福,尽享天伦之乐!

艾尔肯家经过说媒,定亲,最终敲定了提亲的日子。

阿姐古丽娜和艾尔肯的婚事如磐石般瞽瞍不移,注定了两人的爱情虽然没有海誓山盟,却能心心相印,喜结连理,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树花开并蒂莲,一对璧人留小影,无双国士缔良缘,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两心相映手相牵,一生一世永相连。——佚名

阿姐古丽娜婚礼的日子恰好在礼拜天,升入八年级的奎尼和阿依早早赶回家中。因为奎尼和作伴娘的阿依,要一同相送新娘阿姐古丽娜到新郎家做客。

虽在寒冷的冬季,却是晴空万里,微风和畅,阳光明媚。那一抹煦日暖阳,照耀着一望无际湛蓝的苍穹,铸就了一对才子佳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成连理枝,两情长相守,今生来世足矣!

清晨,天刚蒙蒙亮,奎尼家院子的厨房中,电风箱发出“嗡!嗡!”的响声。随着旺盛的火苗“呼!呼!”的喷出,翻滚的烤全羊滴落的油水,燃起“嗖!嗖!”的火苗和青烟。

烤肉未熟却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连同村子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馥郁浓香!

院子里人流走动,有的忙着张贴对联、喜字;有的摆放桌椅餐具;有的把红地毯铺满院子,延伸到大门外;还有的再次整理菜单上的佳肴美味的数量,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太阳当空的时候,伴郎们簇拥着新郎艾尔肯,鼓匠一路吹吹打打,走进了奎尼家的村子。

奎尼家派出家族中知礼节,懂习俗,有身份的两个叔叔和婶婶,早已在村口等候,接待新郎和迎亲客人的到来。

刹那间,鼓声阵阵,唢呐声声,接着便是鞭炮齐鸣。在奎尼叔婶的陪伴下,新郎走进了奎尼家的院子。

伴随着鼓匠的吹拉弹唱,院子里,大门外,姑娘和小伙子们唱起了民族歌,跳起了绚丽的舞姿,把阿姐古丽娜的婚礼推向了高潮。

此刻,花枝招展,美若天仙的新娘古丽娜,由伴娘手挽着臂膊,站在院子中央的左边,当然了伴娘非美貌如花的阿依莫属。

在伴郎的拥簇下,雅人深致,昂藏七尺的新郎艾尔肯站在了新娘古丽娜的右边,两人中间站的是婚礼最为关键的见证人——阿訇(是职业的伊斯兰教者,相当于我们婚礼上的司仪)!

阿訇站在新郎和新娘的中间,把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两人当场吃下,表示从今天的婚礼开始,新婚两人的日子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以沫相濡,白头偕老。

阿訇双手捧着《古兰经》,先面对着新娘古丽娜问道:

“美丽的古丽娜女士,请你面对新郎,看着对方的眼睛,无论富贵与贫穷,疾病与健康,快乐与烦恼,你愿意嫁给他,与他终身相守,白头偕老吗?”。

“我愿意!”。

古丽娜毫不犹豫,坚定地大声回答道。

阿訇又转身面对着新郎艾尔肯问道:

“尊敬的艾尔肯先生,请你面对新娘,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无论富贵与贫穷,疾病与健康,快乐与烦恼,你愿意娶她为妻,爱她到地老天荒,三生三世,永不变心吗?”。

“我愿意!”。

艾尔肯抬头挺胸,慷锵有力的回答道。

所有的客人掌声雷动,雀跃欢呼:

“婚姻幸福!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在阿訇的见证下,新娘和新郎向院子里的亲朋鞠躬表达谢意,然后转身朝着正襟危坐在院子正面的父母深深地鞠躬,并且许下诺言,孝敬父母,慈乌反哺,菽水承欢!

礼仪结束,新郎新娘在银盆的清水中净手,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纷纷净手,争先恐后,为了沾沾一对鸳鸯的喜气。

帐篷和家中的地毯上早已铺上洁白的绸布饭单,先摆上新出炉的馕、核桃、瓜子、葡萄干、大红枣、点心、油炸馓子、奶酪等种类繁多,数不胜数的珍奇美味。接着便摆放手抓饭、烤全羊、烤羊排、羊肉串、和各种菜食。

净手毕,亲朋好友团团围坐在一起,斟满杯,端起酒,推杯换盏,享受婚礼宴席中的美酒佳肴,珠翠之珍,喝的开心,吃的尽兴,好一个笑逐颜开,皆大欢喜。

宴席散,新郎艾尔肯在伴郎陪伴下,把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古丽娜轻轻地抱起来,沿着红地毯,送进了大门外马车上的大花轿中,由伴娘阿依相伴,再次返回家中给新娘的父母鞠躬致谢。

按照习俗,新娘的父母是不能去送女儿上花轿的。古丽娜的阿爸阿妈,听着鼓匠吹拉弹唱,优美的乐曲响彻山村。兴高采烈的人们起舞欢呼,欢呼声、奏乐声交织相融,俩人经不住百感交集,执手相拥喜极而泣。

新郎艾尔肯家中的婚宴更为隆重,亲朋满院,酒席排场,尚且不必细谈,主要的习俗令人兴奋,让人赞赏,体现出维吾尔族对婚礼的神圣和敬重。

大门口早已燃好驱魔除邪的篝火,新娘下轿,由新郎背着,在旺盛的篝火堆边上绕一圈,再由客人拿火钳夹着红红的木炭块,绕着新娘的头顶绕三圈,才能走进庭院,送入洞房。(注:绕火堆,夹红木炭都是辟邪的说法,主要寓意婚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第二天才是婚礼的高潮,新郎家热情的招待新娘送亲的客人,那个尊重,那个客套,那个细致入微,那个面面俱到都不必细说。

单说揭盖头的习俗,就充满乐趣,增添喜庆,带来了无穷的欢欣。

揭盖头的时候,新郎新娘的主要客人都要到场,女方的客人在左,男方的客人在右,还是男左女右的传统。在阿訇念完婚礼的誓言后,同样叩拜亲朋、叩拜父母、夫妻对拜。就在此时新郎家未成家的妙龄少女,突然从人群中跑出来,飞快的揭开了新娘的红盖头,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能一堵新娘漂亮美丽的容颜。

揭盖头把婚礼的喜庆推上了高潮,客人们欢呼雀跃,鼓匠吹拉弹唱。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眉目传神,身段优美,步伐轻盈,衣袂飘飘,邀请新郎和新娘一起抄起乐器,在乐声中踩着鼓点翩翩起舞,舞姿妙曼,韵味十足,好一个鸾凤和鸣,燕尔新婚盛大而热闹的婚礼!

正是时来暖日红,欢颜两颊笑迎风,幸临侣喜游观鸟,福衍斯庆逐一螽; 习武修文才~ 宇宙,且将粉黛伴闺房,百年偕老和鸾凤,认得温柔是此乡。——佚名

婚礼的高潮过后,客人们便开始吃喜宴,与新娘家的习俗如出一辙。

席尽,人散,夜深,古丽娜和艾尔肯吹灭了新房中桌上的红蜡烛,深情相拥,缠绵缱绻,带着幸福和甜蜜酣然入睡。

爱情如海角奔腾之水,源远流长,两情若要海沽石烂长相守,岂怕青丝变白发;婚姻似天涯葱茏之树,根深叶茂,伉俪定将琼瑶玉树竞峥嵘,何惧寒霜枯绿叶!

希望虽在眼前,道路却依然在远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

洞房花烛夜,但愿人长久

/作品图片源于网络

/作品原创,节选于文集《希望和远方》侵权必究

注:尼贾提:拯救之意。 

        艾尔肯:自由之意。

            阿訇:教师,文中指职业的伊斯兰教者,相当于我们婚礼上的司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