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唐记 旧时开平城中名扬京东的戏班子
『旧时代,开平城有每年要演出二十四台大戏的传统。这个传统的形成,与开平人马成奎及其戏班子不无关系。
明清盛世,开平城以“商业繁盛著称”。经济繁荣,文化活动自然增多。节日及庙会,时常有戏班子来开平城里演出。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一河北梆子戏班,在三官庙前空场搭台售票出演、剧目繁多,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唱、演、作、武打技艺颇佳。尤其是戏班自编自演的新剧目,备受观众青睐。如民户有老人生日、孩子满月,只要向戏班老板道一声,给不给钱均可,只要管点儿吃喝,就可以演场“堂会”。演出时,演员即情发挥,更增添了主家的欢乐气氛。因为戏班人缘好,在开平一呆就是月余。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农村的大节,又逢开平的庙会。开平商业公会包戏免费公演三天,以增节日盛况又招揽生意。会长有言在先,每午犒劳戏班一席,演的好,另加赏金。戏班老板及演员当然高兴。孰料,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问题出在商会账房先生孙守厚身上。绰号人称“孙瘦猴”的孙先生是个戏迷,不仅爱看戏,还可以哼几句。他对戏班自编的剧目产生兴趣,向戏班索要剧本。按梨园“卖戏,不卖本”的规矩,被婉言谢绝。因此,怀恨在心。点戏目时,他故意点了一出名为《走雪山》的折子戏,而且要求作为压轴戏。《走雪山》是戏班自编自演的剧目。剧情是:宋朝,杨家将出征被困塞外,老杨洪冲出重围搬兵,迷路误入雪山,冻死在雪山上。按剧情,演员须着冬装道具,而当时,节令已过夏至,又是中午出演,阳光灼热,暑气逼人,武打动作又多,其演出难度可想而知。老板和演员明白:这是孙守厚的报复但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出演。出演武生的演员演艺高超,翻、爬、滚、打一丝不苟,非常卖力。在戏台,演员大汗淋漓,化妆彩粉,顺汗而下,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博得观众连声叫好。孰料叫好声中,却出了个拉着长声的“好——不要脸”的倒好。在旧社会,戏班演出时,有观众叫了倒好,戏班老板与演员必须下台向致倒好的观众陪礼,并请教致倒好的缘由。老板和演员下得台来,询问是哪位客官叫了倒好,“是在下孙守厚。”老板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索要剧本的商账房先生,赶快深施一礼道:“孙先生有何见教?”孙守厚趾高气扬很不礼貌地质问:“汝等所演之戏何名?”“走雪山。”演员回答。“杨洪如何殁命?”“伤、冻而殁。”“嘿!嘿!”孙守厚听罢冷笑一声,指着演员的脸面问道:“既然伤、冻而殁,汝之表演作派对吗?”演员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和前额,明白了孙守厚叫倒好有道理:演出出了汗,不合走雪山之剧情。他只好抱拳低声表示歉意:“学生经师不到,功夫欠佳,恳请孙先生海涵。”“嘿!嘿!既然功夫欠佳,就不该出演,这不是骗人吗?”孙守厚奸笑了几声,对老板道:“犒劳的午饭,还能吃得下吗?赏钱也别要了吧?”戏班老板和演员面面相觑,无言以对。“那不行!”围观的观众喊了起来。有人打抱不平道:“大热天,穿那么厚的行头(道具)又演大动作的戏,能不流汗吗?你挑的刺太过分了吧?你瘦猴儿也试试!”“鄙人不是唱戏的,没吃那碗干饭。”孙守厚说着拨开人群就朝外走。“别走。”一位中年汉子拦住孙守厚的去路:“商量商量嘛!戏班老远的到咱开平唱戏,也不易呀!别为难人家!”“马成奎,你少管闲事。”孙守厚朝中年汉子瞪起猴眼喊道:“唱走雪山冒汗,还想吃饭,要钱?没门儿。”马成奎看着孙守厚蛮横不讲理的样子,沉思一会儿,平心静气地劝道:“小爷们儿,像走雪山这出戏,也不是夏天演的戏,点这出戏不合情理呀!”“啥理不理的,我不管,出汗不合剧情,我就不给钱。”孙守厚向马成奎翻了脸:“狗咬耗子,你多管闲事。吃饱撑的!”马成奎本想再劝解一下,看到孙守厚地痞无赖的样子,也有点生气,于是问道:“要出演不出汗呢?”孙守厚瞧着马成奎眨了眨眼睛:“只要脸面没汗,我多管三天饭,给双份赏钱。”“你说话算数吗?”马成奎认真说道:“说了不算我可要掴你耳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孙守厚神气十足:“不过,演不了,马上收摊,滚出开平城。”这时戏班老板和演员慌了手脚,双双给马成奎作揖行礼:“好汉仗义,抱不平,我们感谢了,只是孙先生要求的条件,我们难以办到。二位不要因为我们,伤了乡里和气,后晌,我们走人就是了。”“掌柜的不要怕,有我马成奎在,天塌不下来。明天这个时候,还演《走雪山》。”马成奎硬邦邦地说道:“我还要请我二哥看戏呢!”孙守厚听后也没的说了,因为他知道马成奎说的二哥是商会的赵会长,他们交谊甚厚……
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平庙会,又恰逢集日,逛庙会的,赶集的,看热闹的,开平城里、城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尤其是三官庙戏台前,挤满了看戏的人群。今天台前还加了一排长桌长凳,开平汛的官员及商会的头头们,坐在前排看戏。巳时末,压轴戏《走雪山》开场。一阵紧锣密鼓声过后,主角老杨洪披挂上场,头戴皮帽,身穿皮袄,足蹬毡靴,一身冬装。上场就来个大亮相,接着又表演打马飞奔动作,过场,四番卒和一番将紧紧跟杨洪一起上场,相互交手,锣声阵阵,战鼓咚咚,一场武打戏。杨洪打退番兵番将,单骑驰骋,又是一个过场,二幕拉开,雪山布景展现出来。杨洪挥动马鞭过雪山,在舞台上转了半个圈,来了个马失前蹄的动作,丢下马鞭,杨洪跌倒在雪中。皮袄撕破,皮帽染红,接着是站、爬、卧、滚,并兼有唱腔,只是声音沙哑,台下听不清字音。一阵低悲的弦乐声中,杨洪哆哆嗦嗦地倒在雪山下。大幕落下。台下一片叫好声。孙守厚看后暗想:这个角儿不是昨儿的角儿,演艺功夫差远了。
戏班老板和饰杨洪的演员,走下台来,向官员和商会的头头们作揖施礼,“感谢爷们捧场,请多指教。”接着饰杨洪的演员靠近孙守厚道:“孙先生,您看看有汗吗?”话语俏皮,而且有点耳熟。孙守厚左瞧右瞅了一遍演员的脸蛋、前额,粉妆完好,没有汗迹,感到很稀奇:天酌热、着装厚、动作大,面部竟然无汗,于是伸手想摸演员的脸腮。啪!一个耳光打在孙守厚的脸上。孙守厚一愣神:“谁……”扭头一看是商会赵会长。赵会长满面怒气,嚇道:“真不知天高地厚,缺少教养,竟惹事,还不赶快给你马大叔陪礼道歉!你害得他受了半晌罪!”赵会长说着随手摘掉演员的帽子,揪下山羊胡须,大家看清楚了,原来饰杨洪的演员是马成奎……马成奎赶快脱下皮袄,人们看到汗水将他的内衣溻透了。这件事立刻轰动了开平城。过去人们只知道马成奎习武,能打拳踢脚、舞刀弄枪,却不清楚他还能演戏,特别是对他出大力气,面部不出汗的功夫,深表佩服。
这件事,使孙守厚失了面子。他虽仅是个商会账房先生,但在开平城里,也算个人物。他十分恼怒。他明着惹不起赵会长、马成奎,暗里却对戏班下了毒手:先是巴结税官,高额征收戏班捐税,后又纠集地痞捣乱戏班演出。马成奎曾出面调停,但孙守厚不买账:请客不到,送礼不收。时令正值盛夏,阴雨连绵。戏班演不成,欲走,道路泥泞,车马难行。月余,坐吃山空,戏班陷入困境,戏班老板年逾花甲,无力回天,数次求助于马成奎出卖戏箱。马成奎对孙守厚的行为,气愤至极,但又无办法。他反复思忖,觉得开平市井及父老乡亲们也很需要有个戏班。于是,狠心卖掉八亩上等好地,用重金买下了戏箱班底,演员愿留下的留下,不愿留下的付给路费盘缠……
马成奎购得戏班后,起号“马成奎戏班”,重整旗鼓,添置服装道具,招收了若干名学徒,习武学戏。在三官庙前常设戏台,供排练和演出用。在马成奎的精心管理和新老演员的积极努力下,仅一二年功夫,戏班就成了气候。光绪四年(1878年)清廷在开平城设置“开平矿务局”后,在辖区凿井、开矿,采用西法采煤,开平名声大振,人口聚增,商贸繁盛,文化活动频繁,马成奎戏班更加红火起来,名扬京东。戏班鼎盛时期,演职人员达五十余人。能演出三百多个剧目,数十台大戏。马成奎还带戏班赴外地和关外演出若干年。后因年迈,又回到家乡,将戏班交予后人经营。光绪二十一、二十二年(1895--1896年)受时局和天灾影响,戏班解体,演员散伙。马成奎戏班存活了二十余年,对开平地区戏剧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容来源:李述,已获作者授权,图片源自网络、与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