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我净
作者:学山禅师
无聊和寂寞,那是真实的吗?当你不知不觉进入意识,无聊和寂寞的错觉就产生了。这时你看见或听见了什么,或者干些什么,那错觉就消失了。一会儿,它们又出现了。
有很多人告诉我们,烦恼因念而生。善知识们教导我们转念和离念,能离于念,就能出离烦恼。但是为什么我们明明看到念头,还是无法出离?为什么空虚和无聊好像塞满了虚空,让我们无处逃离?
是因为你的意识、思维、行为习惯没有改变。你不停地在熏修识心,习惯性地抓取六尘,而单方面地期望出离妄念。这是不可能的。好比如你一直在挖坑,却随挖随向里面填土,坑永远也挖不出来。
无聊和寂寞为何会频繁出现?因为它们来自于心识上的对比和反差。相对的事物一定来自同一的体性。无聊和寂寞的错觉来自于心识曾经体验过的充实和快乐的反差。
这个体验的“主体”心识,就是我执。它的需要不止,生死就不止,轮回就不会结束。
当你不停地抓取六尘,沉浸在识的世界里,你获得了满足和快乐。你不能停下来。你需要不停地供给这样的尘境和快乐,心识才能继续得到满足,我执才会得到培养。就像疾病依赖药物一样,一旦药物停下来,身体就会不舒服。而尘境的供给一旦停下来,心识就开始不安。为了维持它的存在,它会继续抓取。
只要沉迷于识心的需要不止,空虚和寂寞,无聊与无味、一切诸苦就不会消失,我相就不会破,无明就不会尽。
苦乐相随,俱无体性。
你捕捉到多少快乐和充实,就要接受多少空虚和寂寞,甚至更多。
只要你追寻快乐的心不死,你就永远无法避免无聊和空虚。
要想彻底地从无聊和寂寞中出离,先要练习独处、无依和静坐。独处和无依,就是为了架空“我执”、晾干“能依”。
远离过去的习气,不再追逐六尘的享受,我执就会减弱,以致不再成为轮回的根本。
练习无依,先从安禅开始。
坐在那里,收摄身心,令不放逸。减少世缘,习惯寂静和无为。
这时,你会看到自己抓取六尘的习气频频生起。但是因为你修行的意志很坚定,你不想再成为烦恼和不安的奴隶。所以,你坚持练习坐禅和觉知。不管是在动中,还是静中,你减少了心识的波动,不再沉迷于识的乐趣,久而久之,你习惯了“无聊”与“寂寞”。它们背后的我执被你饿死了。
“无聊”与“寂寞”不过是过去头脑中残留的一些关于和虚妄的快乐对比出来的错觉。当你终于有力量识破它们,它们不再能骗你继续追寻识的快乐。
你越来越长的时间安住在心性和觉性中,而不再贪着于识。
无聊和寂寞,也逐渐远离了你的生活,不再成为你的主宰和诱惑你追寻快乐的原因。
虽然你偶尔还是会有那些错觉,但它们已经原形毕露,毫无力量。每一次,都无法逃过你的法眼:那只是一刹间的错觉而已。只要不住在那一念上,无聊就消失了。而此时,离念不再成为妄想,解脱被实现了。
不再被无聊和寂寞所骗,心就安了。此时的心安,是无条件的安,无依之安,无为之安,无所有的安,无所得的安,真实的安,永恒的安。佛说如是安心,名为常乐我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