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月竹鸣花开四射三花烂漫

努力的痕迹

2025-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清水一泓slj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是我工作以来,最忙碌,也最充实的一个学期。

分管年级琐碎杂乱,经常心力交瘁却无能为力。

已然陌生的初一教学,备课是最耗时间的工程。看到备课组长每天忙不过来,我又主动承担年级学生日常练习的选题、印刷,甚至分发工作。

教学上,除了自己的班级教学,还全权承包了年级培优的工作。每周一次晚自修,周末一天。一周作文,一周练习,无论是备课,还是选题,我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优班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是我负责。见缝插针找学生谈心,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开家长会,组织一些活动。小到吃饭、卫生、纪律,妥妥一个班主任的工作量。

文学社团也是我的工作。一周一次的授课,一学期一本刊物的出版,从催稿、选稿、编辑、校对,也花费不少的时间。

但过去的一学期,最值得我记录的,是我的部门工作。

2014-2016年,我曾经担任过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当时学校还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各有一位教科室主任。学校领导也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无论是省课题、重大项目的研究,还是学校专著的出版。我这个教科室主任都是按照领导指示,按部就班地分工完成布置给自己的任务。当时,我的工作中心也在年级部管理上。对教科研的认识并不深刻。

现如今,我又回到这个部门,兼任教科室主任。

自从中小学分离之后,原来的一切都不属于我们。学校没有了自己的课题。虽然领导在行政会议上偶有提到无课题的遗憾,我也曾经努力过,但选题一关就无法推进,更别说后期的工作了。而且当时,我正在研究的一项无锡市规划课题可以为学校撑着面子,学校课题的申报始终没有落实。

上学期,我决定对这项市课题结题。同时学校课题的申报,也遇到了机会。

市教科室在开学初召开学期工作会议,推行一项重点工作——为省级课题申报的老师提供指导学习的机会。

指导学习分三轮九次研讨,从“选题”到“初稿”到“改稿”分别进行三轮“集体辅导-个体研修-个别指导”九次研修。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情是激动的,这正是我们学校急需的。

我们学校校长也一口答应了我参加全程的学习活动。

我开学初首先完成了我自己的市课题的结题所有工作。然后就一头扎入省课题的申报工作中。每天挤出两小时,每天写一块内容;删了改,改了删;一次又一次,脱胎换骨,历时整整一个学期。辛苦自是不说,但收获是沉甸甸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加实践,看到最后一版课题申报书,我不再苛求最终能否立项的结果,我已经很满足。

重新翻阅我刚刚结题的市课题的申报书,真的十分粗糙,非常简陋。我真的不知道那时我有怎样的好运气才能立项。

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的事还真的需要专业的人指导。闭门造车,肯定是行不通的。

回头想想,一学期,放弃的周末,熬过的夜换来的新的认知以及实战的能力,还是值得的。

晨光里啃过的书,深夜里画过的图,都成了脚下的路。曾为一个概念抓耳挠腮,也为一点进步偷偷雀跃。那些咬着牙坚持的时刻,那些从生涩到熟练的蜕变,藏着最踏实的欢喜。原来努力的每一步都不算虚度,成长的滋味,是汗水酿成的甜,充实得让人心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