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理简友广场

探索自我冰山下的渴望——《萨提亚深层沟通力》01

2024-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Rebecca霏

前段时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萨提亚深层沟通力》这本书。这是一本大概有300页厚度的“故事书”,之所以这么称呼它,因为其内几乎全部是一个个真实、动人、令人感同身受的案例,读来毫不费劲。

推荐这本书的朋友,从事中医已十余年,她告诉我:“身体的问题源自心理,如果心理的伤痛不治愈,身体会多样化的呈现各种疾病状态”。因此,我带着改变的渴望翻开此书,阅读的同时,还持续写冰山日记以加深自我觉察,与朋友分享以便更深刻的理解“冰山模型”。

那么,这本书究竟说的是什么?到底该如何用?又能为焦虑迷茫的个体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我将用三个篇章来回答这些问题。

01 什么是冰山模型?

冰山模型从上至下分别是故事/事件、应对状态(行为),这是冰山上的部分;冰山下则包括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

我简单对一些不太好理解的要素进行解读,以便后续写冰山日记时更容易开始。

故事/事件:

发生了什么?比如老公说了一句话或已经晚上很晚了,孩子却不睡觉要玩玩具。

应对状态:

应对状态主要包括四种——打岔、指责、超理智、讨好。

这四种状态中,指责和讨好比较简单,指责就是:都是你的错;讨好就是:都是我不好,你好才是真的好。不太好理解的是打岔和超理智。打岔指的是不直接回应,而是去做别的事情,比如上厕所、收拾家、打哈欠,有时夫妻争吵中,妻子发火,但丈夫却没一点反应,这种也是打岔;超理智是指无论我们说什么,对方都在就事论事,理性的讲道理,比如妻子说:今天老板又骂我了,丈夫说:那肯定是你没有做好,你XX地方做的不对……一方在表达情绪,另一方在讲道理,这就是超理智。

感受的感受:

比如有一天我做了个噩梦,这个噩梦让我感到恐惧,这个恐惧是感受。醒来后,我想到做恐惧的噩梦好像不健康,我很害怕自己不健康,这个害怕就是感受的感受。

自我:

我对“自我”的理解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我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值不值得被爱?我是自由的吗?我有选择和决定的能力吗?

02 怎么写冰山日记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冰山日记”的模板,可以保存下来,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时,就可以使用日记模板,与自己的渴望、自我发生联结。

模板如下——

【事件】

【应对姿态】指责/打岔/讨好/超理智

【身体感觉】

【感受】

【感受的感受】

【观念】

【期待】

【渴望】

【自我】

【我欣赏自己的地方】

【我的觉察】

【我新的选择和决定】

第一次写冰山日记时,我完全是凭感觉,甚至会产生”为什么要写?“的想法,有时候完全是逼迫着自己写完。可是,正是在写的过程,我逐渐看到隐藏在愤怒、伤心、责怪这些表面情绪背后的无助、害怕、自我价值感缺失。悲苦时痛哭流涕、伤心欲绝,好像没有活着的理由,但绝处逢生、物极必反,正是在一次次流泪中,我感受到自己强烈的求生渴望、遇见自我接纳。

说回到”冰山日记“的模板,这个模板对比第一部分“冰山模型”,增多了三个部分——【我欣赏自己的地方】、【我的觉察】、【我新的选择和决定】。我很喜欢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它帮助我们跳脱出原有情绪的控制,开始觉察出现情绪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甚至探索出面对某类问题的反应模式,并用积极的行动暗示自己,一切都可以改变。当思绪通过文字得以呈现时,我们的心底也会生出新的力量。

下一篇,我将呈现个人的”冰山日记“,以帮助读者更好的使用这个工具,带来真实的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