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家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2018-01-17  本文已影响105人  江南跛叟
画家自画像

        黄抱玉篆、隶、楷、行、草五体皆能。犹擅篆、行草。篆书学陆 维钊蜾扁体,行草学古人米芾涮字,学今人郭沫若结字奇俊、八面来 风。以书入画之笔法,以画入书之造形,字与画混为一体,相得一 彰。 他的行草书潇洒蕴藉、流丽、凝重,风格多变。他的行草书常常 是作画后虽砚内余墨,但兴致不减。借作画秃笔于磅礴挥似不经意 中,运笔起落顿挫、疾徐收放、曲直回护都能做到洪度俱足,他不仅 能单张尺幅,也能丈幅长歌大赋,都能一气呵成,首尾兼顾、点画不 失。小品行草也一样神采飞扬而不失雅致,别有一番趣味。 应该说他的书法并不逊色于他的绘画。

榜書"壽" 颜楷曹操詩 篆書毛澤東詩詞六首 行書毛澤東沁園春" 用笔灵动与滞涩结合,结体 制造矛盾,欲右偏左、欲正偏侧,整体和谐丶萧散淸逸。 行書李白詩 行書李白詩 行書詩空圖語

抱玉先生生命最后一段的日子里,已知大限将至,没有内心的恐怖,却以从容的定力创作了一件件书画作品 ,至到最后时刻,随之就飘然逝去。

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从中抽出几幅行书绝作, 观赏其书法之精妙。章法布局,结体用笔,疏密、大小、粗细、重 轻、欹正、敛舒、顾盼、错落等诸变化,似乎都是在不经意,信手拈 成,而细细品赏,则又无处不合于形式美的规律,可见其功力之深, 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几幅佳作的精妙之处,还不仅在于形式 美,更可贵是其风神气韵,全由作者性灵中自然流出,不拘法度,不 假雕饰,不囿于古,不媚于今。观之如见其人对生死的淡定,视死如 归。可以说进入书法之最高境界。

篆书陳毅過洪澤詩一首 篆书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稱王先生

黃抱玉最擅 长的书體要数篆书和行草,篆书学当代大家陆维钊,又有自己的鲜明的独特性。这种字体有疏有密、气象万千,给人一种即庄重又飘逸的强烈感 受。其字特点,可以看出这字体是以隶书为基调的,他将长结构的字 移动部首位置,或左或右,并自然地隔行的字相紧连,形成字距空 疏,行距绵密的艺术效果,就是相同的字,也巧妙安排避免雷同。字 与字之间以草书气势,时有连笔而愈显出灵动。黄抱玉长期对陆老书 体心摹手追,由生到熟,发展到自由生动的景界。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这幅山水画描绘了一个山居野景,仿佛似云,似雨、又像霧,还 是湿漉漉的,小河边、深山居。以賓翁的积墨破墨淡墨,罩以青黛,墨彩相交 融合,看似凌乱的线条却营造出恬静空灵而又浑然有机的画境。 这般景致,乍一看,整个画面黝黑一片,幽暗浓郁。定定睛,却看出 了山形错落,树木深秀,一两间茅屋,透出朦胧一团幽光,古拙浑 厚,灵冥悠长,真可谓“黑团团,墨团团,黑墨团里天地宽”。这就 是宾翁笔墨魅力所在,并享受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见终古的意境。

賓翁筆意山水

        黃抱玉这幅客賓翁筆意山水作品,以黃宾虹晚年常 用的短皴、赭石花青石绿斑驳交叉,时而以点带皴,画到淋漓痛快处 真不知是笔是墨、是色、是点、是泪,满纸苍翠苦涩,仿佛感觉到了 画家勾皴的顿挫和节奏。而气韵的表现也是宾翁笔墨特点的尽量发 挥。可以这样说這幅佳作真正把黄宾虹笔意表现的淋漓尽致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最早確立黃抱玉風格的山水畫是他的潑金山水畫,當初,他受85美術新潮的影響,為傳統的中國畫找一條新路,經過無數次的多種水墨償試,決定在傳統的颜料滲溶金銀粉來表現山水畫。當年第一次以潑金(銀)山水畫的作品參加湖北美術作品展覽時就被省美術界認可,但就在展出的前夜不知被哪位梁上君子掖走。盡管他的潑金畫第一次將在大眾示人時的前夜就遭到這场小風波,但黃抱玉的潑金山水畫得到美術名家的關注,很快在以後的美術展覽多次受到邀請,最著影響要數1989年他的4幅潑金山水畫作品與湖北著名畫家周韶華、魯慕迅、馮今松等17人的作品應邀赴新加坡展出,反響甚大,其4 幅作品全部被新加坡收藏。新方特別評語:以金(粉)、銀(粉)、朱、墨並用作畫,於墨蹟與水跡的混沌之中,鑄出山光水色,山苫林木樓閣,水露舟桅帆影,十分耐人尋味。


林逋詩意山水

      一幅写意山水画,大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  无”的作画过程。在一张纸上,约畧勾出某种形象,步步深  入,形象从朦胧到清晰,是“从无到有”。但形象愈清晰,愈  象某种对象,即离“现实”愈近,则离“艺术”愈远。通过各种手  法在画面中的形象与形象之间,笔墨点线之间,虚实空间之  间,该连的连,该破的破,该浑的浑,该醒的醒,该加的  加,该藏的藏,使已经清晰的形象又模糊起来,是“从有到  无”。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单独看是清晰的,但整体看又  是互相关联牵扯,模糊混沌的。山水画中的形象如果是一个  个清清楚楚,各自孤立的个体,缺乏互相间的整体关联,没  有笼罩在统摄画面的某种氛围之中,就缺乏传统山水画中称  之为“气”的东西。画面缺少了某种“气息”、“气象”、“气度”,  就容易流“俗”的“似”和轻浮的“荡”。所以,作画过程中  当“似”到来时,需要对形象“破坏”,加强其“不似”的抽象因  素。而当“不似”出现时,又需随即加以具象的调整,寻求“不  似之似”。如此建汫——破坏——重建——再破坏——再重  建,周而复始,层层叠加,使画面无序而有序,无形而有  形,无笔墨而有笔墨,深厚而灵透,丰富而单纯,模糊而明  晰,达到“剪不断,理还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境界。这种境界的获得,正是作画  过程中不断地对似与不似,抽象与具象的调整与把握,对客  观现实与艺术表现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的寻求、捕捉与把握的  结果。


墨山研易圖

      纵观历代大师的作品,莫不如此,黄抱玉的宾翁笔意山  水画亦是如此。他的画懵懵懂懂,混混沌沌,近看除密线繁  点,色斑墨泽外似乎什么都没有,远看则雄山茂林,郁郁葱  葱,气象万千,神秘莫测,什么都有。特别是局部看来,极  富现代意识。从那画面上似是而非、若即若离的形象,断断  续续变化万千的线条和积墨,像跳“踢踏舞”般的点子中,可  以猜度和依稀看到他作画过程中思维与画面的显现同步,心  律节奏与笔墨运行共振的作画激情。这正是自始至终进行建  汫、破坏、重建,自始至终在似与不似、抽象与具象、主观  与客观之间游弋,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寻找把握最佳契合点的  高度体现。

        古人把画竹称为“写竹”。一个“写”字韵味十足: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       

        黃抱玉画的墨竹受董寿平先生影響,起笔行笔,俨然是在写字,表现了劲竹在风、晴、雨、雪中的多种姿态,可谓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画竹时行笔如飞,纵跳自如,一气呵成。一般先用浓墨画出数丛竹叶。稍干后用淡墨画出竹竿。画竿时在笔端凝聚适量水分,一侧着墨稍重,一侧稍轻。一笔过去,则自然显出竹竿的圆形,富有立体感。风中之竹,迎风摇曳,姿态婀娜,婆娑起舞。

青黛山水

      " 湖光衔遠影,青鷗伴我鄰。"好似一首空曠、雅靜的詠嘆調,近岸蒼松下小屋,遠眺青色群山,湖上一葉小舟,與獨釣客作伴的只有湖上幾只覓食的飛鷗,畫家似在體悟世間孤獨與悲涼之感,表達一種內心祈念的寧靜,其青黛流露出來的內省特質,避開喧囂世俗,將現實者帶入一種大自然山水悟諦的空靈大境界。

      大泼墨是一种放笔写意的艺术,运笔如同庖丁游刃,目无全牛,作画状态比一般写意更洒脱、更自由、更随意、更任性、更不守规矩、更放浪形骸、更如梦如醉、更恍兮惚兮、更放达不羁、更一气呵成、更有游戏性、怀抱更疏散、胸襟更自在、倾吐更直接、性情更透明,一言以蔽之;更解衣般礴。这使运黑有如烈马脱缰,有极强的随机性,不可能一切都依腹稿按部就班。

      黄抱玉胸中丘壑在泼墨大写意创作中“有成竹”与“无成竹”相互相成,丘壑催生笔墨与笔墨催生丘壑相克相生。胸中丘壑是化为泼墨意象的丘壑,笔下泼墨是追逐丘壑意象的笔墨;笔墨之所追,乃随笔墨不断变化的丘壑,丘壑之所从,乃随丘壑不断变化的笔墨。作品看似一片混沌,但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黄抱玉作画时懒于换笔,常常一支笔从润到枯,润是泼写,枯时破之,用到毫破锋散时恰到破墨进入佳景时。他的破锋用起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浓淡干湿,勾扫皴点,一只破锋散把破黑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乃至画毕题跋都不换笔,只是加墨调潤笔锋一气呵成。

      他要把他的泼墨大写意山水画推向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

      黄抱玉山水画有他自己的笔墨符号。观赏品味他的这几幅泼墨大写意作品,可以看出他以十分诚实的品格和平静、质朴的心态,去感受山川的雄伟壮丽,去感受生命的奋进与跃动,并醉心痴迷地捕捉它们的形与神,诉诸于自己的笔墨中。

      黄抱玉的山水画大气磅礴,雄浑恢宏,有一种动态的美。

      在黄抱玉的画中,山是肌体,水为血脉;山是体魄,水是精神;山是静体,水呈动态。因着水滋润,那静态的山也因之有了生命,有了气韵,有了势不可挡丈夫般的伟岸和奔放,有了摄入魂魄的雄奇和自然扩张的力度。这就是他的作品所要苦心表达的。

      这几幅作品使人身临其境,如在山中,如在雾中,如在林中,如在云中,令人为其美而惊叹,为其野而心动,为其谲而迷离。

      饱览之余,令人为之一震。从中我们看到画家呕心沥血的巧思。

      黄抱玉青绿山水画作品笔墨简练精到,意境含蓄,场景开阔,颇有自然清新,设色浓淡相宜,层次清晰明阔,雅逸 传神,有空灵之感。表现出世外桃源的意境,没有丝毫尘土所累所染的痕迹,驻足期间画家内心化身,显示 其对隐居山水之闲情逸致生活的向往之情。

牡丹小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抱玉笔下的牡丹与众不同,把象征富贵、华丽的牡丹写意生涩拙朴,奇绝脱俗,反映了画家独特而不落俗套的艺术视角。

積墨山水小品欣賞:

      笔墨幅幅不同,境界因而各异,郁郁苍苍,似古风者有之;蕴藉婉委,似绝句小令者亦有之。妙在巨帙不尽繁复,小帧未必简略。苍老中有华滋,浓厚处仍有灵气浮动,线条驰纵飞舞,二三笔直抵千万言。此其令人百观不厌也。

        "吾心岂和世人同,书画不奇诗不工;无奈驱笔涂二行,管它南宗与北宗"。对于画家来说在他创作时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他的画并不取悦于他人,艰定自己的艺术道路,这是画家的自嘲调侃,有多少无奈和伤感,甚至迷惘。因而作品也就多显出苦涩。

      境由心造,画由心源。这与他一生的苦难和艺术追求 相锲合。

        “三千画稿谁非 评,细辩墨里哀叹声;我歌我泣我发疯,笑对日月天地心。”

      画家胸 中有事,意中有人,眼中有泪,寄情于山水苦心表达。 ​

        它是力的渲泻,势的奋发,摄入魂魄的大气磅礴,雄厚恢弘,画 家以浓墨淡水纵刷横塗、狂飞肆舞,其猛烈之笔触雄强之势有冲洗千 古、压倒一世之气慨。

        它是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种美学观念的升华•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当初,编辑《苦涩之美-黄抱玉山水画集》时,并不看好这幅山水作品,是因为它有些破损,而且看不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因此没选入画册里。后来还是拍下来在电脑里看时,却让人惊喜不已。本来黄公的山水画光影表现不多,恰恰是这幅作品在电脑中的效果远远好于实物观感。在笔墨中还能看出渗入的银粉,这是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独创,至今不见有人运用银粉画国画。

      遗憾,在编辑画册时走眼,没能编入,待往后出续篇时一定纳入。 只能在此先在晒出来,供大家欣赏: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畫過幾張虎,也許是受湖北名家湯文選的影響,所畫的虎圖正與湯先生相似,風格獨特。一反傳統的工筆畫虎老套路,以寫意傳達虎的性情特性。可惜,黃抱玉沒有堅持下去,雖然黃抱玉與湯文選先生有過幾次短暫的交往,但畢竟相隔太遠,沒能得到湯先生的指點,這不能說不是個遺憾。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六十年代初, 黃抱玉在杭州空軍航校學習期間,曾拜訪請教過書畫家陳大羽先生,得到過陳先生的指點,在後來書畫創作中都有陳先生筆墨痕跡,以上幾幅畫就是最典型陳氏花鳥風格。

黃抱玉書畫作品欣賞

云去云还迷老眼,远峰一脉淡如烟

他欣赏黄宾虹,学宾虹、画积墨,而且几可乱真。但他不会就此停止探索属于自家笔墨语言的果敢,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又以磅礴之势毅然闯入了大写意泼墨山水险境。

传统技法中勾勒皴擦的点线墨痕消融隐没了,山石云树之物象难以辨识,只留下一片水墨氤氲之气,以抽象之墨相喻山水之神貌,山水况味似有还无。在先生交响乐般的水墨华章面前,观者犹能接收到其清明虚静、恬淡野逸的心象,那其实正是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显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