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教商英-究竟该教些什么?(4)
在光华的第一堂课结束后,我就发现,我把情况估计得有些乐观了。
课堂上我先讲了一下课程目标、课堂程序、教材的结构、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期末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然后进行了一个听说小测试,形式很简单,播放一条China Daily网站上的新闻音频(难度远小于期末考试要使用的NPR的内容),随后回答我提出的一些问题。按常理,我应该先把问题展示给大家,然后再播放音频,这样大家可以通过问题可以得到一些线索,有助于对新闻的理解,但是这也会再一定程度上掩盖他们真实的听力水平,所以我在音频放完之后,才展示问题。这一测试,我才发现问题真的很大。首先,听完一遍后,能抓住大意的同学也就六分之一(大约五、六个),其次,虽然又听完两遍后,能抓住大意和一部分细节的同学多了起来,但是在讨论关于新闻内容的开放性问题时,只有三个同学能够比较流畅地进行连续发言,其他大多数同学说了三四句之后,就开始大量出现语法错误,或者严重词不达意。一开始,我还进行一些简单的纠正,但是很快发现,问题太多,我根本顾不过来了。带着大家熟悉教材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同学对于商务常识没有任何概念。虽然我在备课时想到过这一点,但由于还是心存侥幸,导致设计的问题难度还是有些大了,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不少同学一开头就说不下去了。
晚上在反思这堂课的问题时,我开始有些发愁了。我的教学设计还是不符合学生的水平,可能上不了几次课会出问题,然而期末考试的要求又比较高,在几周内就把两个端点的需求协调好无异于痴人说梦,另外一个要命的事实是,商英听说课每周两次,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教学设计,学生们很快就察觉,然后就会有一些同学不配合,这时教师就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精力来救火,就会采用一些临时性的、救急性质的措施,而那些长期性的措施就会被忽略,那么一年之后学生们感觉不到自己的水平有任何提高,结果依然不会令人满意。想到这里,我对后面的课开始真的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