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论语《论语》学习

【王鹏翔论语札记37】为政的根本在哪里?

2019-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书香联盟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关于这一问,古人的注解里认为夫子的回复有很多泛指,此处不做引伸。单从文字的本义来学习。很多人认为出任政府官职,参与社会管理才算是为政。对此,夫子引用了《尚书君陈篇》里的一句话,作为回复,并加以说明,在此,至少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兄弟之间关系亲密,上下一派祥和,每一个家庭如此,则国家才能和谐。这既是对社会的期望,也是为官之道的基础。比如有些用人单位,把家庭和谐作为考核员工素质的一个标准,不得不说这样的用人单位是高明的,一个只有把家庭关系搞好的人,才有可能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二是为政的根本问题。政治当建立在人伦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制度的完善,倡导社会家庭化,尊老爱幼,才是天下大同。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兴盛,为倡导孝悌之道,政府还专门建立了“孝廉”制度,要求所选举者,不但才学兼备,还要孝顺父母。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的核心。 依据《论语正义》解,孔子曾从事过鲁国的司寇一职,后来出现内政问题,出走列国,返回鲁国时不再从政。所以,有人问夫子“先生为何不从政?”孔子说:“《尚书》云:‘孝顺父母,友善兄弟’在家施行孝友,也是为政之道,不一定当官才可以算为政。”

【注】:为政之道焉是从官之天使?孝悌亦是为政之本与!人若无安家之能,焉能有治国之能耶?政者当首重人伦,而后天下平。

 政非官独有

 家道亦不休

 但见家和时

 便是国复周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孝乎惟孝,美大孝之辞。友,善义。孝于父母,自亦善于兄弟,行事有条理得其正,孔子谓在家孝弟,有条理得其正,此亦是为政。

 孔子论政,常以政治为人道中一端,故处家亦可得有家政。孔门虽重政治,然更重人道,苟失为人之道,又何为政可言

 或定此章在定公初年,定公为逐其君兄者所立,而定公不能讨其罪,是定公不友,即不孝。

 又或说此章必发于定公父母兄尚在之时,应在昭公之和以前。

《论语讲要》:包注:“或人以为,居位乃是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出于古文《尚书 君陈篇》,孝乎,赞美孝道,惟孝再加赞美,友于兄弟,包注:“善于兄弟。”

 “施于有政”包注:“施,行也,所行有政道。施行孝友,即有为政之道。”“是亦为政”是指施行孝友而言,行此孝友二者,亦是为政。“奚其为为政”何用为官位乃是为政乎。”

孔子答意,虽然不在官位,只要在家施行孝友,亦是为政,孝友是为政之本,除此之外,何事算是为政

《论语正义》:夫子以司寇去鲁,故返鲁犹从大夫之后,且亦与闻国政,但不出仕,居位而为之,故或人有为政之问,弟子记此章,在哀公,季康子问孔子两章之后,当亦以时相次。

孝友者,齐家之要,政之所莫先焉者也。故孝弟之道明,而天下后世之乱臣贼子受治矣。为政之道,不外明伦,故但能明孝悌之义,即有政道,与居位为政无异

《论语集注》:书云孝乎者,言书之言孝如此也。善兄弟曰友。书言君陈能孝于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盖孔子之不仕,有难以语或人者,故托此告之,要之至理亦不外是。

《论语点睛》:此便是“以德为政。”

《论语义疏》:或人见孔子栖遑,故问孔子曰:“何不为政处宜位乎?”

引书以答或人也。然此语亦与《尚书》微异,而义可一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为友,言人子在闺门,当极孝于父母而极友于兄弟,若行此二事有政,即亦是为政也。言施行孝友有政,家家皆正。则邦国自然得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