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摄影散文

心存柔软

2022-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金春

        今早八点钟左右,我从一个街道转拐角出来,正好碰上一个从乡下来赶集的一个大叔,他背着两个新编的大竹背篓,快步的走在我前面。

        看他的穿着,应该是很早就从家里出来了,现在早晚天气有一些凉,得穿长衣长裤。看他急促的步伐,应该是想早一点到集市里,让背篓卖得一个好价钱。

          我仔细看了大叔背上的两个新竹背篓。竹子的材料都是上好的,生长期又长,条条竹篾片分割、破划都很匀称,各条竹篦片间都扎得很紧凑,还用里黄外青的两层竹篾片交叉扎着编织,呈现出细柔的波浪水纹,让一个简简单单的竹品用具生动起来。背篓空间大,实用,尤其是在背篓底部还多加了一个旧废的轮胎圈裹着,防过重的背篓蹬下时底部受磨损。

        光看着编织好的背篓,我都似有扎手痛的感觉。 手工编织完成一个背篓真的是耗时费力,没有两三天时间是编不出一个竹背篓来的。

        一根竹子从山上砍倒、扛回家、破竹、划篾片、编织、打磨,都是很扎手、很细致的活儿,稍微不注意手上的刀或者篾片就会割到手指,或者一根细小的竹签也有可能剌进肉里,痛且又难拔得出来。

        我想,现在卖这样一个背篓价格应该在一百块钱左右,贵了没有人买,因现在用背篓的地方少了,不像以前搬运东西大部分要靠人用背篓背、马驴驮的。倒是一些小巧玲珑的精致的竹具品好卖,起道具、装饰的作用。

        我大步地紧跟大叔走了几步,很想上前询问他背篓的价钱,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因为我只是想知道价钱而已,并没有买下的想法,我怕我一开口问,只是让他空高兴一场,且又担搁他赶去早市的时间。现在买这种背篓的人也很少有了。一天下来,也许一个也卖不出去的也有。幸好,现在各乡镇里来回都有了公交车,虽然有的村寨屯不能直接到达家,起码来回的路要短一些。一般的柳微面包车或小轿车他是无法乘坐的,车空间小,装不下他那两个大背篓,只能步行。

      每每在市场上,碰到这样用汗水劳力弄到市场上来卖的农产品,如我要买,我决不忍心让人家去零头卖给我的,宁可我多给一点因整钱划不开的零头。我是从农村里出来的,知道这样的人生活的确不易,无文化,见识少,老实本份,一辈子只知道在土地刨食,用手工活换点日常零碎。

      难得的是我女儿也有此善良柔软的想法。 说相比之下,我们得读过书的、出个远门的人,挣钱的门道要比他们要宽得多,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礼应帮衬的,而不能因人家老实且不去本钱,而生硬要占一点点便宜。

        心多存一些柔软,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感动与不易。

背上的背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