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体诗最美文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但愿天能遂人愿。

2017-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伊梦209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但愿天能遂人愿。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如果能像初次见面那般美好,

就无需因秋风来临时为画扇而伤悲。

      讲述的是汉代才女班婕妤的故事,她自幼通诗书,晓礼义,富才学,善诗赋。成帝时入宫,初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她美貌贤德,才情风韵无人能比,曾经的汉成帝对她最为宠爱,出双入对,她善解人意,时常宽慰郁闷时的成帝,她予他,是妻亦是友。

      一次成帝巡游,乘坐豪华的辇车,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希望班婕妤与他同乘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而如夏、商、周三代的末主才有嬖幸的妃子与之同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毅然拒绝。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她的贤德,也从此流传于世。

      可当赵氏姐妹入后,一切都变了,班婕妤也因赵飞燕和赵合德进宫而失宠成帝,所谓恩情中断绝,无外如是。

      当年的许皇后因痛恨赵氏姐妹而设坛诅咒,事情为赵氏姐妹揭发败露以后,汉成帝废除许皇后,赵氏姐妹同样诬陷与许皇后交好的班婕妤参与此事,汉成帝听信谗言质问班婕妤,而她却说: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道尚未必可以得到福报,为恶有能有什么希望?倘若鬼神有知,断不会听信为恶的诅咒,如果鬼神无知,诅咒又能有什么用呢?我不但不敢做这样的事,也不屑做。”

      她的傲骨与品德,不屑宫中的谗构、嫉妒、排挤、陷害,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远离这一切的是是非非,从此深宫寂寥,岁月悠悠…

    从此物是人非,繁华不再,时光如白驹过隙,春来秋去,只留孤影自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她的《怨歌行》包含着太多的忧伤,每当秋节至,她都为手中团扇而感到悲伤,夏天日日拿在手里,而当天气转凉就会被丢弃一旁,当初悉心地制作的合欢扇,就算形似明月圆,也无法与君团圆终老,当秋风带走共苦时的炎热,也是团扇将弃于箧笥之时。

      当情人轻易地变了心,

却辩解说情人间本就是容易变心的。

     

    花开了会衰败,树茂了会凋落,只留那青灯古卷,清月残影,不肯忆往昔。绥和二年三月,汉成帝崩于未央宫。汉成帝崩逝后,班婕妤自清前去守陵园,从此石人石马,谛听秋风,终此一生。

      想当初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骊山行宫中相守相伴,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却难熬栈道雨声的声声幽怨。纵使情深似海,恩爱难断,也敌不过那声声战鼓,安史动乱,军事哗变,唐玄宗被逼下令杀死杨玉环,一抹香魄,终魂断马嵬驿。     

      曾经“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花容月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无上恩宠,“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无奈别离,却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也只能化作一首《长恨歌》,天长地久,此恨绵绵,回荡不绝。

      而锦衣荣归的薄幸男子,是否连唐明皇都不如,也许才会不禁感叹,若人生只如初见,该有多好。

      如果结局潦倒凋零,人生是否只想如初见?人生是否不如不曾相见?

    也许纳兰容若所说的人生若如初见,明明知道这会是遗憾,只是希望遗憾时,能记得初见时曾经美好的一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