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帮忙带小孩,要不要付工资?
朋友最近和她哥哥共同出资在其父母所在的三线城市买了套两居室给父母。
虽说朋友出了六十多万,占了该房屋总购房款的三分之一,但房屋产权证上署名的却只有哥哥。
我有点好奇地问:'难道你和你老公都没有异议吗,毕竟六十多万也不是个小数目呀?"
朋友解释道,这笔钱只是抵扣她父母给她带小孩十年的工资总和,因此算是她父母自己挣的钱,她无权要求在产权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朋友在这十年里,前前后后生了三个小孩。从生第一胎开始,就请了自己的父母过来帮忙带小孩。只是,父母过来前,电话里明确要求女儿需支付二人每月不低于五千元的工资。
朋友家境优渥,老公从事房地产相关行业,收入颇丰,加上是第一胎,即便自己是个全职主妇,仍害怕没有经验带不好,男方父母又因着各种原因来不了,想着与其请保姆还不如请自己父母放心,自然是一口答应了。
随着二胎的降生,朋友又请了育儿嫂专职带宝宝,另请了钟点工每周固定三次打扫卫生。这时父母只需帮着烧烧饭,接送老大上学放学就可以了。
前年朋友生了第三胎,可能是有了些经验吧,朋友决定亲自带,让父母从旁协助自己。
今年过完年,朋友父母要求回老家,并要求朋友把这些年的工资一并结算给他们,他们要拿去买房 。
朋友说父母在她家的这些年,逢年过节都会给钱孝敬,吃的穿的更是没少过,每年还会带着父母全家一起去旅行,此外老公偶尔会买些金项链金手镯之类的送给妈妈。
朋友在电话里跟我讲这些时心情如何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听完后打开了电脑,把她说的话记录了下来。
朋友因为经济条件较好, 尚能支付父母要求的工资,可是家庭收入低的呢,如果遇着老人开口要工资,那就真是有苦难言了。
有网友抱怨她婆婆:我和老公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四千多不到五千,还要还一千多的房贷、一千左右的车贷,再加上孩子的开销,根本攒不下什么钱。在明知道我们这么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我真是无语死了,这还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吗?不知道以后说给我儿子听,儿子会怎么看他们?还愿不愿意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
也有网友说:父母帮忙带孙子孙女,完全是减轻了自己子女的负担,他们一辈子都为了家庭奔波劳累,是非常辛苦的,其实无论多少钱都无法报答父母之恩,给他们工资也是一种回报方式之一,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
确实,关于这个话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面这个网友就说得非常中肯:
“付工资这个说法,不赞成。这么一个冷冰冰的词语,肯定会引起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最后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大。每家每户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父母经济条件较好不差钱,那么对父母要怀有感恩之情,要关心体贴他们的辛苦劳累,父母自然就得以安慰了;如果父母原本经济条件不好,而现在又帮助子女带孩子,那么不但要怀有感激之情、要关心体贴,还应该适当给父母一些金钱上的补贴,这不叫付工资,这是为了父母手头宽裕些,可以让他们有一些自由的开支,以此让他们感受到辛苦付出有所得———这得到的不单是钱,而是子女的贴心。”
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没有哪条法律规定父母必须给子女带小孩,父母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 ,如果父母帮忙带小孩的话,理应要收取一定的报酬。
话虽如此,但中国是个讲人情的社会,在有些地方甚至人情大过天,而这个人情里,最为重要的自然是家人之间的亲情.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帮自己做家务带小孩都要付工资,那么这份亲情不就变味了吗,这不是直接给这份亲情打上了价格标签吗?!
我们都知道,亲情无价,它不是商品,无法用金钱去衡量.而因帮带小孩做家务我们便要付工资给父母的这种行为,却在将它金钱化和物质化.父母和子女不单是亲人关系,还多层了雇佣关系,即我付钱你干活,具体细化到生活中就是你给我做顿饭,打扫一次卫生,给宝宝换次尿布,洗个澡等,都是我付了钱你才做的,而非自己心甘情愿帮子女做的.
诚然,父母愿意给我们带小孩,我们理应心存感激,毕竟带小孩是个辛苦活,父母没有这个义务,而且父母也操劳了一辈子,老了享享清福也是应该的,但因此就要付他们工资,我认为这种做法有欠妥当。
此举极易让原本亲密无间的家人心生隔阂,产生介蒂从而变得疏离。
不管父母和子女各自经济条件如何,子女适当付点“工资”给父母都无可厚非,但我们最好以其他方式来支付,比如逢年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多给点钱,或给他们办张银行卡,里面存笔钱,或平时买些他们爱吃的东西以及衣服礼物之类的,日常的生活费用也尽量给足。
无论老人收不收,这总归是子女的一片孝心,既避免了谈工资伤感情一说,又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亲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要是把钱摆到桌面上来讲 , 不管子女是否愿意,明确要求子女除了生活费以外需另付工资的,窃以为,这种行为,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