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题征文财经·投资·理财

理财征文‖ 我的家庭不允许做月光族

2017-11-12  本文已影响47人  悠漾

文/ 珂倩_520

在介绍理财之前先介绍一下家庭背景,以便让读者更清晰认知我。

本人,80后,出生在鲁西南一个小镇上,父亲教书,母亲务农。姊妹三人,排行老二。上大学前去的最远的地方是我们那个十八线以外的县城,上大学去了遥远的东北,在那里认识同班同学的先生,毕业后周转于大西北一年后,来淮定居结婚生子。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家境贫寒。本以为通过“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来改变一下自身的贫穷,不曾想婆婆公公成乡交接,近年来城市化的进城让他们成为了失地农民,虽然拆迁了几套房屋,但是除了自住,微薄的房租不足以让我们啃老。

也就是说,从大学毕业,开始自力更生以后,我没有向父母要过一分钱。尽管我的工资低到几百块钱,还要吃饭、攒钱回家、逢年过节孝敬父母、随份子钱等等,但是我还是挺了过来。

身为处女座没有安全感的我,深知钱的重要性,在大西北那会儿,我几乎是从牙缝儿里省钱,早晨吃一个菜夹饼,从来舍不得夹肉,奢侈一点撑死夹一个鸡蛋。(菜夹饼:大西北人的一种常见吃法,和现在的手抓饼夹的海带、辣白菜等不同的是,它一般与土豆丝、榨菜等之类搭配多些。)

菜夹饼

即便是几百元钱的工资,在大西北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好像春节回了一趟家,还给父母寄去一两千块钱。而今想起为了省钱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2007年的国庆节,同事自驾游去华山,我为了省钱没有拼车去,现在想来钱的确让我留下不少遗憾。

再说在淮的这些年,依然是在牙缝儿挤钱,我给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标准是10块钱,而这样的生活标准维持了五年多。

再说买衣服,在青春年少,最爱美的年纪,漂亮衣服是每个女孩必备之物,而我是最头疼的事情就是逛街买衣服了,碰到当季新款,那必定是先问价格再试穿的。批发市场是我那时候常去的地方,季节更替,每家店铺门口篮子里面的衣服是经常翻的地方,每次翻篮子感觉都有好多双眼睛看着自己,所以现在几乎很少翻了。

印象最深的是,大西北某次逛街,我中意了一天橘色前面带着葡萄粒样装饰的围巾,一问价钱25元,乖乖,对于外套只消费在50元左右的人来说,简直天价。一顿讨价还价后最终以18元成交,多年后它依然躺在我的衣橱里,提醒自己曾经勒紧裤带的生活。

就在这样的省钱中,在孩子上幼儿园钱,我们终于攒了十万块钱,但是为了给孩子上本区最好的幼儿园,我们又咬牙给孩子交了近三万元的赞助费,交完赞助费,我们的第一个十万元又离我们远去。

在孩子尿不湿、奶粉、衣服、上学等等这些不可避免的事情上,我和先生一件衣服穿了好多年。按理说,有了孩子,孩子的看钱什么的多少能给我一定的缓冲,(看钱,北方的一种说法,孩子出生后,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姑姑、姨娘什么的给的份子钱。)可是事实上,我的父母和公婆都给了2000元,姐姐妹妹因为还在读研究生,就每人只给了600元,姑姑给买了一条1000+的黄金坠子,没给钱。

就是这样,在孩子未上幼儿园前,我和先生每个月加起来不到四千元的工资基础上,我们咬紧牙关,在工资卡两个人凑够五千,赶紧到银行存定期。遇到急事且没有发工资的时候,我是厚着脸皮给婆婆借一千勉强度日的。

后来,先生通过学习考上编制,而我也通过跳槽得以加薪,我们的日子逐渐好转起来,但是我们依然使用凑够五千就存定期,这种强制自己存钱的方式。

但是这样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我和先生自认为工资有所增加,花起钱来没有以前那么节制了,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存钱方法。

根据各自工资比例,在保证日常开支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各自有任务数,也就是说,以年为单位,存年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四舍五入取整数)

从去年和今年的情况来看,这种方法还不错,在保证自己正常支出的前提下,我们俩个都能较好的完成年目标任务数。

虽然我们微薄的工资离我们的百万储蓄的想法相差甚远,但是经历了自己过日子的这些年,我们深知存钱不易,在没有家庭背景支撑的情况下,更不可能也不敢做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月光族。

我在参加理财征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