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阅读81-96页

2023-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今天继续阅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这部分内容讲的是“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的第三个方面——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路径与方法。

这一部分的内容有三个环节。

一、发现和提炼观课议课主题的方法

1.透过现象发现并提炼问题。

许多教师把现象当成了问题,但现象不等于问题,提出问题前需要深入现象研究现象,针对现象研究原因,找准原因以后才能找出问题。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我们老师要知道哪些是无法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孩子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是老师和家长可以解决的?我们只有找出并解决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才能带来真正的转变。这就是道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

2.借助自我反思,找到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学习孟子的思想。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自人不治,反其治,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有了这样的心态,凡事不向外抱怨,而是善于反思。心态好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容易找到。

3.用批判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发现问题。

科学地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的怀疑和批判,不要迷信。

4.在学习中变换角度,找出问题。

教学中的有些事情,换一个角度,事情就迎刃而解。

5.在前人的基础上竭力研究问题。

教育是一个传承,必须要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二、寻找实践变革的行动方案

1.从以往成功的经验中挖掘方案。

2.从曾经的学习经历中寻找方案。

3.从文献和资料中寻找方案。

三、从多角度论证实践方案

四、开好课前会议

1.授课教师进行观课说明。

2.讨论观课议课的任务和方向。

后面的几点都是作者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大点。要真正的化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还得深入思考,认真实践,把他人的策略化为自己的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