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立敏|包容 自信 安全感(修改稿)
端午问候“安康”还是“快乐”?有人问候“快乐”,就要说他没文化,短信也不回了?
突然想起了《阿Q正传》。
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在这段文字里,阿Q左右逢源,笑话完了城里人,再笑话未庄人。但是,长凳、条凳,油煎大头鱼,放葱叶还是葱丝,有对错吗?这些心理活动,折射出了阿Q什么样的性格呢?狭隘之极,不够包容。而他之所以如此,源于骨子里的自卑。他以笑话别人来完成自我防御,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中。孩子要出去玩,穿了件薄外套,家长非得要他穿件厚的,不穿不行;喝牛奶,非得要剪开倒在杯子里喝,才是有教养;看完书,非得要放在左手边,才算合适……诸如此类,为这些鸡毛蒜皮,整得鸡飞狗跳。坚持自己的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这种坚持真的是对的吗?
恼怒于端午快乐而不是安康的人,坚持自己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人,与阿Q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欠缺包容,思想狭隘的人。而这狭隘的根源,还是不够自信。
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问候,那是因为每个人站的高度不同。有人站在山腰,于是有浮云在眼前;有人站在山巅,那就是人到绝顶我为峰;问候“安康”的,那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问候“快乐”的,那可能是只知道要过节,不知道“五毒”为何物。但不管如何,希望每个人的生活幸福,希望每个人的脸上有真心的笑容,这种祈福的愿望,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而我觉得,愿过端午的,尽管安康,愿过节的,自可快乐。谁也不嘲讽谁,谁也不妨碍谁。这种包容的心态,是幸福的必备品,是社会和谐的必备品。
同样,最具活力的文化,最积极向上的文化,也必然具备强大的包容性。而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包容的底色,必然是强大的自信。
就像一个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饮食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忌讳;那些这也不敢吃,那也不能喝的,大多是在健康方面亮了红灯的。
再度回到阿Q,因为实在喜欢这篇小说。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
阿Q讳“赖”“灯”“光”等,是因为他头上的癞疮疤;而人们不够包容,是因为不够自信,自我不够强大,安全感不足。
回想一下,佛教传入我国,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是在唐高宗时期;基督教最初传入是在唐太宗时,被称为“景教”,后来在元朝有再度传播,明朝的利玛窦,清朝的汤若望等。
当这些外来思想,外来宗教传播到中国时,当时的朝廷并没有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为它们的传播提供种种便利。而这些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点——国力强大,文化自信。
汉唐元明,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有自信,有气度,去包容,去接纳。而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自信包容的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兼容并蓄的能力。比如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彻底本土化,成为了禅宗。
再度总结,包容,非常重要。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生态系统的平衡,离不开各种生物的多样化;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离不开形形色色的群体;文化的生机勃勃,就得需要百花齐放,兼容并蓄。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自信,是足够强大的自我,足够的安全感。
过端午还是过节?一声问候,引发了思考。不得不佩服老师的视角独特,思维敏锐,能够从大家都没有留意的地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可谓“事事洞明皆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