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1):为了抵抗孤独而读书
为什么读书,我给出的第一个答案
文/三品茗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因为看透了人际交往中的虚伪,而选择逃避社交。尽管有人说,这是我们情商不够高的原因,但我们总是无法像他们一样,带上那个永远在笑的面具。
我们不是故意如此,以装作自己多么高尚的样子。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敏感,让我们能够轻易察觉出别人言行背后,那与表面不同,并且被他故意藏起来的真实意图。
我们很容易感到孤独,尤其是上面这种情况。让我们变得难以信任别人,难以从别人身上获得安全感。
我为此感到孤独,觉得这是我身上的毛病,只有我才会有的毛病。
当我拿起《人间失格》的时候,我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故事。我多么希望他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话,世上就多了一个,和我一样患有这种毛病的人,我也就不再孤独了。
文学艺术的真实往往比现实更加真实,这话虽然拗口,但却是对文学的准确描述。
在我小时候,父亲总是骑着三轮车载我回家,路上要经过一个小陡坡。忽然有一天,我想从车上跳下来,帮父亲推着车子上去,这样他就不必为了载我,而使劲地踩脚踏板。
很遗憾,那时候的我太小,我没有向父亲说出我的意图,在车子行进的时候,我跳了下来,然后我摔伤了。大人们都以为我是睡着了摔下来的,但只有我心里明白,根本不是那个样子。
这成了我心中的秘密,我从未对人说起过。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也从没有看到过类似的事情,或许是也被他们藏在了心底当秘密吧。
当我看到大庭叶藏偷偷地在父亲的记事本上,把自己的愿望改成玩具“狮子舞”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大庭叶藏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朋友。尽管两件事情并不完全相似,但是里面的东西,我懂,他也懂,我们便不再孤独。
文学作品,在写下的那一刻,便已成为一种永恒。
在我并不算长的人生旅途中,也曾有人试图走进我的内心,陪在我的身边,做我忠实的朋友,但他们都失败了。我的心里总是存在着一个念头,因为性格与人生追求的不同,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伴一段旅程,然后就变成熟悉的陌生人。
而文学不会,一旦写下,便是笃定。叶藏不会随着时间而变更他的性格、志向等等东西。他总是我们那个熟悉的样子,哪怕等到我们垂老之年回过头来看,他依然勇敢地卸下脸上的面具,向我们敞开内心的最深处。
他还是一如旧时的模样,与我们一样,因为内心的敏感,而不见容于这平庸而虚伪的人情社会。当我们拿起书,他就坚定地站在了我们的身边,与我们一同对抗这个我们不愿去同流合污,却不得不面对的世界。
当我们被这个世界逼到角落,犹如困兽一般,想要寻找同类慰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轻声呼唤他的名字,他就能站到我们的身边,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