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67本性之争
对于理性与能够反思自我的超强能力,这是在其它非人的动物那里没有的,所以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争论非常丰富。
“性善、性恶”,在中国古代人性论中是非常有名的两家。当然了,中国古代也有“性无所谓善恶论”,这是告子提出来的,他所说的“无所谓善恶”是说,人生下来并没有善恶,而不是说人后来没有善恶,因为他认为后天才有善恶。
当然了,还更有讲超越善恶的,也有说善恶是混杂在一起的,这种学说非常多,但是从逻辑上来分析一下,大概主要是两家,“性善论”是以儒家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孟子谈到“仁义礼智”这些东西的时候说,“它不是从外面进来的,是人本身就有的”。
所以,人超越了禽兽。孟子举了个例子,一个人如果看到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井边玩耍,他一定会把小孩子从井边带走,告诉小朋友说在井边玩耍是很危险。孟子接着说,这绝不是因为这个人认识小孩的父母,也不是因为这个人怕小孩掉到井里面去之后哭声很难听很刺耳,而是人性就有一种本能。
而是孟子认为,他会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或者这个小孩子正是小时候的我,那我是不是应该有点同情之心呢,所以,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同情心和正义感,会把别人的孩子也当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别人的孩子以及我的孩子都是人,而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共通的人性,所以,要告诉小朋友不能在井边玩耍。这正是人“性善论”的根据。
当时跟他争论的有个叫告子的人,他说不对,确确实实就存在着一些人,他就想看笑话,或者别人痛苦他快乐,他就想让小孩子掉到水里面,然后看看这个小孩究竟能活多长,或者他的哭声大家传出来能传得多远,他想做一个实验,听着别人的痛苦他有快感。
当然,从逻辑上讲,还会有另外一种人,主动的引诱孩子去跳井的,他引诱说,小朋友你看,下面的井水多清洌,下面还有一个你,多可爱,你是不是跳下去和他玩玩呢?
当然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人性的善恶,这也是很难证明的,从现象上来说,当然类似于告子和后面的引诱孩子的人也是存在,他们也产生了他们的想法,客观的说,他们也都是人,也真的存在着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虽然后两种看起来是那么的麻木与残忍甚至是无情,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是很难说明人性是善还是恶的。
而另一派中最有名的思想家,是法家的韩非子,他受他的老师荀子的影响,他认为人就是自私利己,摆脱不了这样一种生物学的特性。所以,韩非子举了个例子说,造车的人希望天下人都有钱,做棺材的人,希望天下的人都死掉。他说,这绝不是因为造车的人就很善良,造棺材的人就很邪恶,而是源于人的一种好利,或者叫趋利避害,那是人的本性。
因为人不富有,车卖不动,就像我们今天的汽车厂,希望中国的人均收入在现有的基础上翻它个十倍,这样估计车就很好卖了,现在好车还是要想的,还是有点贵的,养起来也有点吃不消。同样的道理,人不死掉,棺材卖不动,所以造棺材的人希望人都死掉。那么,韩非子说,这个实际上是人的天性,就是人性是恶,趋利避害,那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怎么办?
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制定游戏规则,制定法律,你可以让天下人有钱,但是你不能唆使天下人去抢银行;你可以期望天下人都死掉,但是你不能投毒杀人。因为那是游戏规则,那是法规,那是制度,它就可以严格的保证你只能按照法律和制度来,否则你不但得不到利,而且还要受到难以承受的打击与惩罚,比如杀头。
但是“性善论”思考了一下说,这是不对的,因为人和动物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回到他自己的善良的本性中,所以,“性善论”主张的是德智信,要相信人,而“性恶论”主张的是法治,是不相信人性的。
所以,不同的思想,就对人性的设定是不一样。
孟子认为,哪怕人暂时丢掉了本性也没关系的,因为人最终还是可以把它找回来的,所以,孟子又说,现在有些人丢了一只鸡,丢了一只鸭,知道去把它找回来的,但是丢了一颗善良的心,却不知道找回来,他说这个是本末倒置。
当然了,我个人其实是比较相信性善论的,当然其它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你从逻辑上没法论证。
所以,中国文化由于“性善论”的影响,也一直很相信“浪子是会回头的”,当然包括佛教文化,后来甚至也相信,“放下屠刀是可以立地成佛的”。但是,我们透过“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我们会发现最终他们的结论又是一致的,无论讲人性性善还是性恶,最终对人性的这样一种“向善的优美人性”塑造的可能性都是承认的。
或者说,不管性善还是性恶,他们都主张人要超越人性的善恶,前者是“好上加好”,后者是超越坏的部分,完善自我,向着至真至美的方向前进,最终的目的又是趋于一致的,这两者都是一种超越精神,追求高于人性的东西,最终就是要达到一种优美人性的塑造。
当然,像孟子论证“性善论”也很简单,“人与禽兽者几稀?”,人与禽兽的差别,恰恰就是因为人有善良的本性,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比如人有同情心,有正义感,有恻隐之心,有是非之心,有羞恶之心,所以人区别了动物。
但是,性恶论是也是承认人性是可以塑造的,它塑造的方法,是通过法规制度,让人学会遵守合同和规则,或者要让人有信用,不然违反信用和规则将受到无情的打击。于是,人在规则的约束下,再去塑造自己的优美人性。
所以,他们的途径不一样,一个强调是回到内心,去寻找那一颗善良的本性,这是“性善论”的观点;而法家的“性恶论”,是主张遵守游戏规则,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比如说法律的底线,如果要违反就要打击。而这样的情况下,也同样可以塑造他的美好人性,这样的人看到别人受到打击与惩罚,他也不敢去犯罪,不敢去作恶,更不会堕落。
所以,我说中国古代人性论很丰富,但他们最终的结论到都是一致的。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从思想史上看,比如说对“性善论”的这种观点,性恶论者也给出了很多理由来责难“性善论”,他们反驳的理由是,人性都是善的,那还要道德干什么?人性是善的,还要学校教育干什么?人性都是善的,国家的一些监狱法庭,甚至是刑罚,这些东西来干什么?人性是善的,仅仅指出了这一点,人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大家都不会做坏事了吗?
而对于现实中的现象,确实也是存在着很多恶的现象,既不符合“性善论”,也没有达到遭到法律打击的程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也思考的很深,他也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人性善”那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可能性要变成现实性,它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但是,动物就没这个可能性,因为动物只有兽性,比如我曾经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养了十多年的狮子驯兽员,就因为偶然的原因,比如那个狮子饥饿了或其它情况导致了兽性大发,一口就把驯兽员的脑袋给咬了。你不能说这个狮子是堕落犯罪了,因为它是动物,无所谓什么堕落不堕落,它的本性就是如此,有些可以驯化但有些可能是永远也驯化不了的,它一旦有机会,就会恢复它的本性,在一些条件极端条件,比如饥饿无法满足,那兽性肯定爆发。
但是人他是有可能性的,如果国家社会,可以教化他,启发他,有恩于他,让他能够活得好,他就一定会回报于自己的一份感恩之心,这就是人的可能性。而动物没有可能性,很显然,人的这种可能性要变成现实,“性善论”它也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而只有通过这种过程的可能性,才最终能证明“性善论”的可能性甚至是一种必然性。
其实,这是人要追求高于本性的东西。当然,又有人看到我说的有些疑惑了,有人说,动物,不也有报恩的吗?人要是饿疯了,也吃人。
当然,从人类历史上现实的情况来看,确实也出现过人吃人的情况,但这只是很少的情况,相比来说,人当然有兽性,人要是饿疯了,的确某极少数人可能也会人吃人,那是一部分很少数很少数的人,而不是所有人。比如,在极端的条件,人吃自己的孩子吗?
可能会有这种极端的情况发生,但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况,但也有很多人不会。就像是有些父母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孩子,我们看到有一些新闻,比如宁愿自己被车撞死,也要紧紧的护着自己的孩子,但动物有些真吃自己的孩子的。
有些人又反驳,动物和人,各自都有一定比例,也只是比例大小的区别?
我说是的,人当然是有兽性的,这谁也否定不了,但人也有超越兽性的一面,这也是无法否认的,除非人不是人。我们这里谈的是一种人的可能性,有些人超越人的兽性多一些,做到的也多一些,而有些人做不到或做的少一些,这也是现实,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是承认这个现实的,而且并能超越这个兽性的,当然如果有一个人一直在发挥兽性的话,这个社会也不容你,会把你当成精神病或其它什么人的异常情况,你压根也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性善论”说的也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可能性,它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谈到某一个具体的人,也更不是他“一定”要如何,而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是值得人们去追求的,也就是人要好上加好,要进行不断的超越,并不断的发挥人的好的一面或善的一面,不断的去完善人自身,也是值得人类去追求的更高的一种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