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阁妙笔原创联盟训黄粱者

儿时的年味——过年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47人  ly恋恋红尘

紧正月、慢腊月,慌慌张张到二月。

这是小时候每到年关长辈们常念叨的一句话,很形象地囊括了过年的场景:那个时候的我们心里是非常盼望着过年的,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还有长辈们的压岁钱,所以一入腊月就掰着指头数着、等着过年;过完年,天天走亲窜友,三叔二大爷、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走的差不多了,一晃神儿正月就出去了!

一入腊月,妇人们便开忙碌起来。

先拾掇粮食:找个有日头的好天儿,把麦子在水里淘好了放在干净的塑料纸上凉晒,等到晒的差不多了就把里面的小砖头、石子等杂质筛捡干净装到洗净了的化肥袋子里滋润两天,这样打出来的面粉才又细又白。

妈妈常常约了同村的婶子大娘们一起拉着架子车去镇上打面,临近年关打面的人非常多,常常是天不亮就出门,到深更半夜才回来。回到家里总算松了一口气:今年的年面打好了!

打完年面,就开始杀年猪,村里几乎每家都杀上一头大肥猪。开春的时候买来一头小猪崽(小羊糕)喂养了一年就等着杀猪宰羊过肥年呢!

头一天便在村子里找个空旷的地方,挖个大窑子,上面架上一口能放下整只猪的大锅,杀猪的乡亲们都自觉的从自己家里拉来柴禾。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大都是在‘嗷嗷’‘嗷嗷’不绝于耳的猪叫声中醒来的,这时男孩们慌慌张张跑去守着锅边要猪泡,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被奶奶牵着手去抹扦刀(一种杀猪专用的刀)上的热血,老人们说可以治冻疮。

杀年猪的场面很壮观,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青壮年们负责把各家各户的猪从圈里拉出来,再牢牢地在案子上摁住,然后专门宰杀的老大爷,手拿扦刀,找准位置一刀毙命,早有妇人们端好盆子,盆子里放点水还要加点盐:血咕噜噜地流了一大盆,大家看猪没了动静才松开手,接着去拉另一头。其余的人也不闲着,烧水的烧水,吹猪的吹猪(在猪脚上开个口往里吹气,吹到整个猪都胀起来才好剃毛)剃毛的剃毛。妇人们安置好猪血便置好香案,备好纸钱,把剃好毛的猪头摆在香案上,点上一柱香、烧了纸钱、放过鞭炮这才跪下来磕头,嘴里念叨着:老天、佛主、祖宗先人保佑一年还比一年强,来年还给你们杀大肥猪……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赶年集了,把过年要吃的瓜子糖果买上一些,再扯点做新衣服的花布;妈妈常说,儿要炮、女要花,所以每到过年妈妈也给我们买几朵塑料花戴头上;再买上香、蜡、纸、炮、红纸或门对(春联)就齐活了。

真正忙碌的时候是过罢小年,小年那天每家每户都要大扫除,屋里屋外、厨房灶台都清理的干干净净。然后把清理的垃圾污垢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放挂鞭炮:寓意是把晦气,污垢都赶跑了!

接下来就忙着发面,蒸馒头、蒸枣花。蒸馒头那天,大人们不敢我们小孩子进厨房的,怕我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得罪了灶王爷或者哪位先人,那样蒸的馒头不是鼓泡,就是像有人用手捏的一样。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发网络

我们就在院子里跳房子或踢毽子,等看到爸爸从厨房里端出一笼热气腾腾的馒头,我们便停下来簇拥着爸爸走进堂屋;这时爸爸就用盘子装几个馒头放在神龛边,念念叨叨说些什么,大概是请先人们吃过了才准我们吃。

刚出锅的馒头太好吃了,有浓浓的农家酵子的香味。现在想起来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蒸馒头那天每出一锅馒头我们都要吃上一个,有豆沙馅的、红薯馅的、还有肉的、菜的……我一天吃了六七个馒头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还能吃。

馒头蒸好,就准备‘出锅了’:‘出锅’就是把过年要吃的东西大致都做熟了,或煮、或蒸、或煎炸,反正过年什么都不干就吃现成的。所以‘出锅’是个很复杂的程序,大都需要全家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比如做萝卜丸子,我负责把萝卜洗干净,擦成丝,妈妈把葱姜佐料調好和萝卜丝一起剁碎,再加上面粉和好然后下锅炸;那边爸爸把猪头猪脚猪骨头洗净了大火煮起来;奶奶忙着做果子(用鸡蛋和面擀成面皮再切成方块后用油炸,还有用糯米面做的)做麻叶子(用芝麻和面工序如上)妹妹们把奶奶做好的麻叶子或果子摊开放到锅盖上,防止没下锅之前就粘连。等妈妈的萝卜丸子炸好了,就该奶奶炸果子了,妈又忙着做小酥肉。后面还有鸡呀、鱼呀、滑肉片、豆腐泡……

忙了一天锅终于‘出’好了!一筐筐,一盆盆摆在之前就准备好的案子上,只是我们干看着还是不能吃。这东西要等到大年三十请了祖宗回来祭祀以后我们才敢吃。(其实我后来偷偷的想,是怕还没过年我们这些馋猫就把好的给吃完了)

终于等到大年三十,一大早父亲起床拿了纸钱和鞭炮朝着祖坟的方向,磕了头、烧了纸钱、放了鞭炮算是邀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妈妈和奶奶早已把供品摆上,爸爸进门后就拿一根棍子横在大门口,说是防着那些孤魂野鬼进家门。我们几个孩子的任务就是贴春联了,还常被长辈们叮嘱不要贴错了:那‘满院春光’是要贴到院子里的、川流不息要贴到大门口、身体健康贴奶奶床头……

图片发自网络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我家最热闹的时候,沾着奶奶的光,那同族的叔伯、堂兄弟们都聚集到我家来了。爸妈通常会早早的准备一大桌子的饭菜,放过鞭炮大家就开始吃着,喝着欢笑声不绝于耳。吃完饭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轮流给长辈们磕头行礼,长辈大都掏出三角,两角的纸票子。

长辈们继续坐着话家常,我们一众孩子拿着压岁钱都雀跃着跑出去挨家挨户的拾炮,三十晚上的鞭炮声几乎就没停过。等全村的炮都放的差不多了,我们便满载而归:口袋里装着满满的没燃着的炮还有花花绿绿的糖果纸。

图片发自网络

妈妈数落着我们女孩没个女孩样,也要跟男孩们一起去拾炮,拿出准备的新衣服,然后让我们洗干净手脚试一下睡觉;我们也吵着和大人们一起守岁,可守着守着就被大人抱上了床。

图片发自网络

睡不大会儿就又被鞭炮声吵醒了,柔柔酸涩的眼睛爬起来穿上新衣服就要跑出去拾炮。这时一般是刚过零点,鞭炮声便连绵不绝的由远及进噼里啪啦响了起来;爸妈端来了饺子汤圆,有时候里面还有几根面条,妈妈说这才是真正的年夜饭,也是新年的第一顿饭,必须得吃。

由于不能剩下,爸妈也不会盛的太多,匆匆的吃完饭就跑着到处拾炮。拾到天色将亮时才各自回家,乡亲们便三五成群的开始挨家挨户的拜年了:不管大人孩子,男女老少见面各道一声:过年好!

一个正月都是热闹而忙碌的:走亲戚、看把戏还有舞狮玩龙的、玩旱船的;说书的、唱戏的、还有玩猴的。

……

图片发自网络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念儿时的年,那时生活贫瘠,可是我们过得都很充实、开心。现在什么都不缺了,独缺少这浓浓的年味!

儿时的年味,你还记得吗?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