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绩效!做回归测试也可以
为什么要做回归测试
简单说就是为了找出新代码改动对原有功能造成的影响。
正是因为要测的是原有功能,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回归测试的工作变成了「重复,重复,再重复」。往往也会把这种「重复」的劳动力,交给团队的新人去负责。
这样合适吗?嗯……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归测试难不难?
都说「做测试的门槛比较低」,其实这句我还算认同,但要做好,不容易。这就比如说,玩游戏的门槛比较低,但是你想做职业玩家,那可不是点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的。
如果说做测试的门槛比较低,那么做「回归测试」的门槛恐怕更低,低到「只要按照写好的测试用例完全照做就好」。什么?看用例也不会做?差评,肯定是用例写得不好。
回归测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工作量就是重复之前的测试用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有人把它当作新手练习,有人觉得无聊没技术含量,还有人认为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说明你离一个测试工程师的路还很远,当前充其量顶多算是一个「测试用例的执行者」。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回归测试工程师,得通晓整个产品,因为任何一个功能出现问题,都得有能力去定位分析。从这一点上讲,倘若没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是很难胜任的。
是执行者?还是测试者?
依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回归测试之所以可以交给新员工做,也就仅仅因为它有现成的测试用例而已。倘若测试过程中没有发现产品缺陷,便会误以为自己做了无用功;一旦发现产品缺陷,自己又哑火,除了丢出来给资深工程师看,自身也再无价值。因此初级工程师往往又觉得这活儿没技术含量,殊不知自己仅仅停留在执行者阶段。
其实工程师应该自我进化,多学习理解产品,对大部分的功能都有所掌握,对回归测试中发现的产品缺陷先进行分析,甚至找出缺陷的根本原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测试流程,此时,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测试者。
除此之外,一个有经验的测试工程师,还会针对当前出现回归缺陷的功能模块,扩大回归测试用例集,以保证回归测试有一个合理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做回归测试如何给自己贴金
一个产品如果出现了非常多的回归性缺陷,说明产品还没到可以测试的阶段。所以真正到了测试工程师手上的时候,回归性缺陷不会特别多。那么问题来了:绩效考核怎么办?
作为一个回归测试人员,不设计新的测试用例,发现产品缺陷数量有限,单靠执行用例数量,这绩效确实不好看呐!
其实要想把回归测试做出彩,前文也略微提到了,指导思想只有一个 —— 增值。
增强测试深度
当发现了一个回归缺陷的时候,在同一个功能模块里再次出现回归缺陷的概率是会增大的。此时工程师应该做的,是针对性加强回归测试深度,对常规回归测试用例集进行扩充。虽然未必能再一次发现新缺陷,但这对有助于增强产品交付时候的信心,无疑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加分项。
提高测试效率
增强测试深度,多出来的测试用例要花时间测,时间哪里来?亦或者每个测试周期都重复执行,无聊到爆,熟练度更是令人发指到闭目盲操。
是该考虑通过自动化来代替这既奢侈又廉价的人力了。这也是一个提高测试效率的硬手段。
事实上,当预见到需要重复工作时,就应该考虑是否需要自动化方案了。当然这对工程师自身的要求就提高了,得会写代码。
有了自动化代码作为答卷,那么就可以按照开发工程师的绩效方式交卷了。
总结一份专业的报告
这一项增值技能往往会被技术人员忽视,其实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一切结果拿数据说话,回归测试不仅仅是告诉别人有没有发现问题,还得告诉别人我们测了什么,覆盖了多少内容,增强产品品质的信心,而不仅仅是一句「没发现回归性缺陷」。
其它的增值工作,也可以在此时的报告中有所体现。
以上如果都做到了,还觉得回归测试会没有一份绩效优秀的答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