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自由写作.转型与蜕变

只是信马由缰的书写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点小爱的黄山
只是信马由缰的书写 我讨厌冷场和无人回应,尴尬的空气中透露出每个人的冷漠,不关心;也洋溢着提起话题的人的失望,沮丧,不知所措,有时会用可以的笑容和哦没关系来缓和一下场面。

这种场景常常让我联想到群体冷漠,就是当群体变大的时候,群体冷漠就会发生,因为看起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必承担责任。

在这样的群体冷漠的场景之下,没有人感到愉快,找到伙伴,或者由其他收获。

然而并非所有的寡言和看似无趣都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对方正处于一个“不在场”的状态之中。有可能他所处的频道里没有和主持人共振的任何内容,有可能对方正困在某种情境不能自拔,有可能只是单纯地不知道怎么接话……

寡言也有可能是因为陷入思考,认真地思考谈话的内容,还没有整理出自己的想法,他需要时间。寡言的好处是,当一个人闭上嘴巴,他就有机会专注于一件事情和感受当下。

可能还是表达的有些混乱,因为我的思维不是特别清楚。我想说的是,今天我不是那么讨厌寡言,沉默,无言以对的情况。今天好像变得能够接受沉默。

反观沉默寡言的情况,不喜欢的情境并非是沉默寡言本身,而是等待交流的时候,用沉默寡言以对。仅是安静的不说话在很多情境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不需要回应。

写到这里我理解自闭症家庭的苦恼,因为期待的回应永远得不到,要么被无视,要么用反抗和不合适宜的方式回应,发出邀约的人因此非常痛苦,因为原本的期待是不同的。

另外一个角度是随着年龄增长,我看到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静心和冥想,让自己停下来,放空身心,觉知当下。这一刻是我们没有对他人的要求,没有邀约,仅是让自己处于当下的状态。这样的练习让人更好地回到自我的良好的,高效率的状态。

沉默大概也是一种停下来,如果有意识地加入冥想的练习,那也将是极有建设性的事情。

只是信马由缰地这么写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