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我读《人人都爱经济学》

2016-09-26  本文已影响19人  荆棘海

        知道王福重是通过《财经郎眼》节目。他总能用诙谐风趣的方式讲明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观点及看法,这也是我丝毫没犹豫,就把自己经济学入门的重任交给他的原因。

        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王福重用王氏语言,简洁易懂的方式梳理了经济学基础定义、现象等。但也因为它太简洁,并不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阅读。

        在理解边际效应时我费了不少功夫。最后总算是模模糊糊的理解了一些。通过这个过程,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国内各领域的转接总是被黑。除去极其不靠谱的个例不说,通常专家们思考时所运用的各种原理法则一是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一是他们思考问题更宏观,更长远,更全面。这是普通人很难企及与理解的。就像见过初期修建北京城时有位知名的学者就曾提出行政机关不应该过于集中在一起,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出现城市内交通拥堵加剧的情况。当然,并没有人听他的建议。现代交通拥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集合后导致的,不过我仍然钦佩他的远见。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她因药家鑫案件而广为人知,或者应该说是饱受诟病。在分析这一案件时李玫瑾说:“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强迫行为,就是:他做得这个动作往往不是一种兴趣动作,而是机械动作,这个动作往往会变成一个替代行为……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动作和在他心里有委屈有痛苦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前弹钢琴是一个同样的动作”。当时传说,专家(指李玫瑾)称药家鑫重复刺杀动作是效仿弹钢琴的动作。但实际上,这是由断章取义及对心理学不了解导致的误会。她的言论只是在分析连续动作的成因,而不是杀人动机。当时她放弃辩解的理由是:”跟一个不在自己专业内的人辩论,根本不能称之为辩论“。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当我有一个我无法理解的观点出现时,我更愿意尝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一下,或是接受,或是找出漏洞。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除了经济学之外的收获。看起来跟经济学没什么关系,所以说,读什么书不重要,怎么想才重要!

UG��ʯ�v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