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 数学动一下 输出第18天
2020-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夏之哭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09990/22363ce030ea70b0.jpg)
输出第18天了,好像只是老李在自己做着自己的事,没有亲爱的宝妈宝爸的反馈,老李决定从今天开始,将学前数学思维学习的五大板块按各年龄段可以做的一些具体游戏活动,进行分享,便于爸爸妈妈在家里带着孩子进行操作练习哈。
不知道是不是有用,老李只是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个自己认为对的事吧!
今天来讲讲集合认知里最简单的“一一对应”、数量比较常用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一一对应”的时候,不依靠对数的理解,而是理解数的一个基础,是不经计数而确定数量的简便方法,有了这个概念再学习计数会更有意义。
1.重叠比较,将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将另一组物体逐个一对一的重叠在该组物体上面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在家分食物,一人一个,或者玩游戏给娃娃盖被子,一个娃娃盖一床被子,提问“哪个多?哪个少?为什么?”通过这样帮助孩子感知量,并学会使用“不一样多”“一样多”“多”“少”来表述。
2.并放比较:将一组物体摆成一行,再将另一组物体一个对一个的并排摆放在这组物体的旁边,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在家里可以带孩子吃饭前摆碗筷,一个碗配一双筷子;也可以给小动物喂食,比较数量的多少。
3.连线比较: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进行一对一的连线。爸爸妈妈可以在纸上画不同的物体,让孩子比较多少,可以引导孩子用对应连线的方法来比较。
这些都是在不数数的情况下进行的量的比较,看似很简单,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一种方式。
每天跟着老李一起动一下,做做思维的体操,让脑子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