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辩论须知》004
【声明:以下内容大量参考其他资料,非纯原创,涉及个人观点部分仅供参考,欢迎友好讨论。】
三.进击的辩手之如何去辩
㈠ 辩手的日常习惯:
1,衣袋里有一支好用的笔和几张纸。
人随时都有可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如果衣袋里没有纸和笔,那么这些本来可以派上用场的想法,对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灵光乍现的想法记下来,方便日后整理,是一个应该培养的习惯。
作为一名辩手,学会倾听很重要。讨论的时候,或者日常闲谈时听到别人一句妙语,立刻记在纸上,都将是你在辩论场上的亮点句。
3,拿到辩题的时候,能够想到去查资料,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搜索技能。
(辩手的基本习惯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三点,付出越多,积淀越多,则越能成为一个好辩手。)
㈡ 辩手的忌讳
1,粗口
这是最大的忌讳,且属于人之常情,不用过多解释。
2,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的界限有点难断定,有些人认为某句话是人身攻击,也有人认为不是。不过我们在辩论场上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远离人身攻击的范围,只要稍有人身攻击嫌疑的东西,我们都要三思后再决定用或不用。
3,低级搞笑
幽默是文化底蕴、个人气质等的体现,会让人感觉蕴味无穷。低级的搞笑除了博人一笑外,无其他作用,搞不好还会给评委留下一个哗众取宠的印象。不是很建议辩论新手尝试幽默路线。在习惯了辩论场的氛围,最好是能打出自己风格并且觉得自己适合走幽默路线之后,再去尝试。
4.尽量少用不了解的名词
以马克思主义为例,很多在辩新的事物时,都会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新事物的论述拿出来,但到底什么是新事物?有没有人去研究过?如果研究过,又为什么会把新出现的事物与新事物混同?用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专有名词去打比赛是辩论场上的大忌讳。
㈢ 怎样可以称为一场成功的辩论赛:
1,丰富的信息量。
之所以主张要有丰富的信息量,最主要的原因主是我们不是在表演,我们是在辩论。大部分辩论赛虽然称不上是为了真理,但在辩论中,我们都要获取一些东西。名誉、掌声都是次要的,自己的学识、能力等增加了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丰富的信息量可以让自己增加学识,并潜移默化地让你增长运用知识的能力。
2,众多的妙语。
少数的几句妙语,已经足够让人眼前一亮,如果有众多的妙语,那么这场辩论赛将成为真正的“语言的盛宴”。妙语可以在场下提出来,也可以在场上临时提出来,但场上临时提出的妙语自然是更能吸引观众和评委的。不过场下的准备还是不可缺少的,毕竟场上的妙语不是每个人都能灵光一闪提出来的。
3,清晰的理论逻辑
黄执中在一场比赛中,曾有这样几句话:“今天这场辩论赛,大家都听得很累,觉得我们在一个圈子里讲来讲去,讲的都是些空话。”有不少辩手也有这样的毛病,只要拿到辩论,立即去拿马哲,却对身边的事例不闻不问,这是种很不好的习惯。
我认为辩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辩论清晰化,即我们要让大家把辩题看得清楚。在一场辩论赛过后,要让观众对我们辩什么、我们的立场、我们的主要观点、谁占据上风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如果一场辩论赛过去后,我们如愿地拿到了胜利,却发现场下的观众对你讲的东西,一点都不理解,那你的辩论就不能说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