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册》3W1H之Why?“我想读”不是为了认字、写作文
让孩子阅读是为了什么呢?
小一点的孩子的父母会说:“为了认字。”
大一点的孩子的父母会说:“为了写好作文。”
有一定阅读经验的父母会说:“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
为了认字、写作文,阅读就变成了另外一门功课;为了养成习惯,阅读又变成了一项痛苦的任务,这样的阅读孩子怎么会“我想读”?
《阅读手册》告诉我们,孩子真正的阅读要解决4个问题,即3W1H,分别是谁读(Who)、为什么读(Why)、何时读(When)和如何读(How),答案就是“我读、我想读、我持续读、我会读”。
让孩子爱上阅读,关键就是第二个W即“我想读”,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想去阅读。
-1-阅读不是为了认字、写好作文!
《阅读手册》说:阅读和认字、写作文是不同的事情。
首先阅读不是为了认字。
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不是为了识字,不能本末倒置。识字是认识一个文字符号并理解它含义的活动,是非常具体的学习过程。阅读是从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从书中获取乐趣的过程、与所读内容在头脑和心灵中互动的过程。
把识字活动挤进阅读活动,会把阅读的空间完全侵占,当我们让孩子一边阅读,一边识字时,实际上会只剩下识字,真正的阅读消失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把“识字场景”和“阅读场景”区分开,识字的时候就是识字,阅读的时候就是阅读,二者各自在不同时段进行,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其次,阅读也不是为了写作文。
阅读和写作也是两种不同的能力。阅读是通过文字、图片或其他文本符号获取信息,写作是用语言文字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会阅读不一定自然地导向会写作。
阅读和写作就像源头和泉水的关系。写作文是流出的泉水,孩子只学会了作文怎么写,但是缺乏源头(内容和思考能力),他的作文很可能只有个空架子,看起来像样,实际上套话连篇、苍白空洞。缺乏阅读的支持,孩子会越写越不爱写,越写越差。
让阅读帮到孩子写作文只有一个办法,扩大源头,持续读、大量读,孩子读过的内容足够多、知识面足够广、独立思考能力足够强,写作文对他来说就越有的可说,就会越发简单。
很多父母和老师为了让孩子写好作文,让孩子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结果读后感成为很多孩子最厌烦的作文题目;读书笔记成了空架子,因为读书笔记需要一定的写作经验积累、概括力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上初中之后才具备相应的条件;摘抄的词句写下来时是鲜活的,但记下来就成为僵死的,成为让孩子生厌的东西。
最后,阅读对于孩子的意义,是发展学习能力和建构人生。
《阅读手册》说,这两个作用的价值,都远远超出“认字、写好作文”。阅读是人生大事,让它服务于“写好作文”这样具体而微小的目标,实在是有违阅读之道。
-2-阅读也不是为了养成习惯!
很多父母认为,阅读是为了养成好习惯。为了养成习惯,父母自然而然地开始为孩子的阅读设立目标、制作计划、制定时间表、做阅读打卡记录结果。
《阅读手册》告诉我们,让孩子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养成习惯,而是为了享受阅读。
只有享受阅读,孩子才能乐于持续阅读并从阅读中长久获益。孩子享受了阅读乐趣自然会养成阅读习惯,阅读习惯只是孩子享受阅读的副产品而已。
习惯不是因为痛苦而能坚持,而是因为享受而自然而然地持久。给孩子阅读设目标、做计划、定时间、限结果看似有效,却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无穷压力,甚至变成了父母给孩子布置的另外一项作业。
阅读既然不是为了认字、写作文、养成习惯,那么到底孩子为什么想阅读呢?
-3-“我想读”是孩子兴趣和心流驱动的阅读
《阅读手册》告诉我们:
阅读意愿由两种重要的心理机制驱动,一是兴趣,二是心流。兴趣激发最初的阅读意愿,心流促使阅读者乐于持续地高度投入阅读。
兴趣不需要坚持、不需要培养。
兴趣也就是好奇心,让孩子开始阅读,这也是孩子的本性。但当一个“兴趣”需要“坚持”时,它已经变质了——不能让人感到快乐的兴趣,它会变成任务,变成压力,甚至变成痛苦。
一个人的兴趣只能由内部动机引发,也就是“自发”,父母无法把一个兴趣强加给孩子,让他发自内心地当成自己的兴趣。兴趣确实可以激发和培养,但不是在它产生之前,而是在它出现之后。父母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是帮助它发展,不是促使它产生。
心流是一种心理上的最优体验,一旦孩子享受过它,就会有上瘾的感觉。
心流指人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事后,你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孩子能从阅读和学习活动中频繁地体验到心流,学习和阅读就都会成为他特别乐于高度投入去做的事,而不再是父母要求的“任务”。
-4-“我想读”就是相遇人生的八种美好的心灵体验
《阅读手册》说:享受阅读的“我想读”,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相遇各种美好的人生心灵体验,分别是着迷、豁然、兴奋、会心、骄傲、知己、惊喜、自我实现等八种体验。
这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的人生三种境界。
阅读第一境是着迷、豁然、兴奋。
“昨夜西风凋碧树。”
孩子阅读着迷,沉浸书中,忘记周边一切。就像我小学四年级一个晚上读完了《倚天屠龙记》,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身边的一切,不知不觉昨夜西风吹黄了绿树。
“独上高楼。”
豁然开朗,打开一片新天地。阅读是求知的过程,在阅读中学到的各种新知让孩子能够豁然开朗。
“望尽天涯路。”
兴奋真有意思!孩子看书看得兴起。就像我们读书读到乐处,真是有种望尽天涯路的冲动快感。
阅读第二境骄傲、共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
骄傲,会读书的我真厉害!通过阅读孩子获取了价值感,尤其在和同龄人的竞争中体会到自己的优越,这种优越不是自满而是自信,更是刺激孩子持续阅读的最有效动力。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会心,与书中的人和事共情。孩子会像我们大人一样沉浸在阅读中,把自己代入到某个人物,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就像我小时候那个晚上,我已经和张无忌合二为一,沉浸在他的江湖。
阅读第三境知己、惊喜、自我实现。
“众里寻他千百度。”
找到知己,分享讨论之乐。读完一本书往往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如果能找到一个知己,父母也好,同伴也好,双方一起讨论并不断延伸话题,让人享受到思想交流的愉悦,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内心愉悦。
“蓦然回首。”
惊喜,原来如此!阅读可以让孩子不断获得“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蓦然回首惊喜,尤其是解答了他关于生活中某个日思夜想的疑问。这样孩子能持续地“用”书,不断用阅读解答自己的疑惑。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就是类似“人生如此,夫复何求”的感觉,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心醉神迷那一刻比任何时候更加整合(统一完整、浑然一体)的自我感觉。相信如果孩子阅读中有了高峰体验,一定会不断地去阅读,去追寻那稍纵即逝的巅峰感觉。
当孩子体会到以上阅读的感受,阅读就会变成孩子内心无限期待的事情。孩子会主动地、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根本不用父母去催促,也会自然而然地有了阅读的习惯。
那么该怎么让孩子与这美妙的人生体验相遇呢?
-5-“我想读”就是让孩子散步式阅读
散步式阅读就像散步,没有目标、没有计划、没有时间、没有结果,是沉浸式的、随意的、非正式的阅读,看似散漫低效,却能让孩子在不经意的散步时,遇到不期而至的美好。
首先不设标。
父母不要设定读几本书、写几个读书笔记、复述几段中心思想,或者写几篇好作文。不要把阅读变成又一项作业,作业式阅读或者过高目标或让孩子害怕、产生厌恶。
其次不计划。
就是让孩子读哪算哪,读啥算啥,自由按照兴趣读,主动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解读,掌控阅读的全过程。
再次不定时。
规定时间阅读就会把阅读变成父母和孩子间的另一场作业大战;有的父母还规定孩子到时间才能阅读、不到时间不能阅读,把阅读变成了“定时投喂”;这些父母内心还是想把孩子变成,无条件服从命令听指挥的雕塑;一定记住,家庭是应该让所有家庭成员包括孩子都能放松做自己的地方,不能把孩子的生活变成“课表活动”。
最后不打卡。
让孩子读书打卡,是培养他律,只能毁掉自律。他律的孩子没有愉悦感,自律的孩子才能体会价值感和成就感。如果学校要求阅读打卡,一是尽量避免非强制的打卡;二是把学校的打卡要求当作一项作业,不要和孩子的自主阅读混淆。
因此,阅读不是认字、写作文,而是获得信息、终身学习。
阅读不是咬牙坚持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的享受。
让孩子“我想读”,就是让孩子,
在无目标、无计划、无时限、无结果的散步阅读中,
偶遇各种美好的心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