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家=专业点?
2018-08-16 星期四 晴
图片来自网络洋洋洒洒不到七万字,发现自己一直在“自嗨”的阶段。之所以“自嗨”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码字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自己稚嫩的文字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因为意识到自己在盲目自嗨,所以有一种想自我中断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方向,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至少可以证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可能会写一些既能抒发自己情怀又能对别人有意义的文字。这似乎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开启干货之路前请允许我继续“自嗨”,或许我的文字稚嫩,但或许你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相信很多家长可能都会遇到过。故事是这样的:
做了几年全职妈妈后,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了,当妈的我虽有不舍但也甚是欢喜,不舍是因为觉得他们太小,欢喜是因为孩子们终于可以离开家接触更多人,学习更多技能,而我也终于可以静心写写文字,做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孩子的入学并没有那么简单,作为爸妈除了要拼尽老命争取稀缺的上学名额和准备高额的学费以外,还要做一项叫做入学检查的事情。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医院里,但是家长们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八月份的天气,所有人都热得汗流浃背。等待了很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们,医生很认真也很负责地给孩子们量身高。结果是弟弟:87厘米,姐姐82.4厘米。我的孩子因为是早产的双胞胎,所以升高体重从一开始就低于其他同龄人,这个事情我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奇怪的是几个月前的数据是89厘米和84厘米,几个月后的不仅没长反而更低了,当然因为是人为量体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可以理解。可是后来因为身高体重过低,医生让我们去儿保科再确认下,我们一家四口又来到专家办公室,专家又给出一组数据89.6厘米和81.1厘米。作为妈妈的我直接懵逼了,这样的误差让我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对医生的专业水平有些怀疑。
后来医生建议我们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其实在网上我也看过这种检查并不准确,而且国家已经叫停了,但是为了心里有个数我们还是做了检查。结果出来之后,一切正常。且不说准不准确,但至少可以作为一个简单评判,也让做父母的心里有个数。
兜了一大圈,终于回到家,我已经精疲力尽了。我个人认为给孩子做一下体检是有必要的,也是一件好事,可是作为“医生”“专家”你们是救人于苦难的活菩萨,在救人这件事上你们要有“医者仁心”,但是更需要不断进步的技才可以对吧?而不是大笔一挥,一句“缴费”吧,就代替了您的专业技术。一个连身高体重都量不准的“专家”,还能对他们有什么更多的期待呢?当然我们能够理解你们的辛苦和劳累。可是谁又容易呢?是你们的表现让我这些贫民看到某一大批“专家”只是钻进“钱眼里”了。
所以祈祷这样的乌龙不要出现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因为与生命有关的职业都应该是严肃而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