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看什么书的建议--我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曾经有好学之人请教我看什么书好?因为大家觉得我喜欢读书,所以才问我这个问题,其实我自己却觉得我不算个读书人,至少从本质上不是,因为我无法回答她问我的这个问题。甚至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正解,而且这也曾是我一度苦恼纠结的问题,曾经立下誓言一年要读多少书,到头来又曾实现了几回呢?我相信也有不少小伙伴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吧,可是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折磨自己,不断反复却又无法实现还要苦苦追寻呢?因为我们都知道书的那一头拥有的是美好,是让自己心灵宁静的彼岸,是唐僧去西天取得的真经,使我们心灵找到自己归宿的朝圣地。所以我们才会在这条朝圣之路上不断的跪拜前行,尽管已经磨破了膝盖,磕破了额头,但是我们心中怀揣着信仰和梦想,不断的一点点在向她靠拢,是的,虽然我们苦恼纠缠,但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在不断的接近我们的信仰,相信信仰的力量。
既然问到了这个问题,我还是要努力让自己能够得到答案并且告诉她,不过我只能依照我的经验思路说出一个临时的答案,我读书是喜欢泛读的,而且尽量读经典书籍,我会在一年内挑出几本书进行精读,当然这个是根据个人爱好不同做出的选择,我个人偏好教育、方法论一类的书籍,所以可能会在这方面花费时间,例如我读过的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都是我读过的不错的方法论好书,另外还有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都不错,不过我都觉得这个不是正确的答案,有时候真理就是这样,你隐约的感觉到是这样,但却说不出来,不过我通过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关于自己的梦想,我是在制定年度计划的时候发现的,一般我们做的年度计划都是明年的,但这次我觉得不行了,每年的年度计划都有大量的没有完成的目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我自己不努力吗?其实不是,而是我们人天生就有无法克服和抵制的人性的弱点,而这种弱点不会是一座大山,等着你费尽力气去战胜它,这种弱点就像潺潺流水一般,延绵不绝,渗透在你生活的每一个点滴瞬间,你只要稍不留神就会被它占据上风,就好像我们稍不留神管理我们的时间就会发现时间悄然逝去,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一样,这个其实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人生都不曾满意的道理。那么我们该如何办呢?办法就是制定一个关于自己一生的规划!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还没有想清楚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请至少也要做5年以上的长期规划,我建立了我自己的一生的规划,我把我的人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健康与快乐,第二层:学习与成长;第三层:帮助与奉献;其实真正的第三层才是最高阶层,也是我最终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人生来这个世界最终都是要离开的,我始终记得日本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句话:“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在离开的时候比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要高尚那么一点点”。所以人生的终极目标应该就是奉献服务社会,帮助他人,这个就是活着的意义。所以制定的计划当中一定要想清楚第三层的意义,以及你到底会如何帮助他人,不一定是金钱,但也可以是金钱,不要被眼前的能力和眼界所限制,发挥你最大的想象空间,你会成为怎样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去帮助到别人,这个才是关键重点。
但是第三层往往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而是要通过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铺垫才能接近,所以记住健康与快乐永远都是基础,这个里面包含了你的身体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两个维度,一定要在身体层面打造健康完美的状态,以及在精神层面做到安静从容快乐正能量才能确保你的梦想实现,帮助别人的基础是能帮助自己。然后具备了第一层的所有条件就会进入第二层,第二层就是第一层的升级版本,在学习、工作、生活三个不同维度制定自己的那个目标,所有的目标都要有场景想象配合,你一定要想象实现之后你的那个样子,想象到那种美好,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目标更加的具体,因为涉及到个人的隐私所以我不会具体介绍内容,只能说方法,通过这种引导做出来的三个层面的东西只是对于目标的分类,然后就可以针对明年要实现的具体哪几个方面制定行动计划了。
其实当你制定了这种人生目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读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你要读什么书其实跟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我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情绪管理专家,那么我就会在关于人的情绪管理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看书,所以看似问题是看什么书,其实答案却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值得提醒的就是要想克服人性的弱点,只有把看书这种事情分配到每一天,只有天天有计划,天天有复盘,才有可能战胜困难,千万不要想着有整段的时间去阅读,那是我们在象牙塔里面的美好时光,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有坚持一万小时的定律才可获得你想要的成功,记住,有多少付出你就有多少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