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此处无声胜有声

2023-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霞8597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音大班室内环境

    这是个大班,班级环境整体风格明朗,孩子们参与的痕迹随处可见,在这次环创评比活动中小雨老师着重讲解的是她们的语言区,她在环境材料使用中大胆尝试做减法,创新使用给孩子“留白”,并且不拘泥材料本来的区域属性,让材料流动起来,更好的服务教育活动。

案例一:

小雨老师她们发现区域里的语言教具盒使用频次不高,经过和其他老师及小朋友的探讨,原因是:教具盒提供的教具过于丰富,同时有多个场景,孩子们时常把很多的区域时间浪费在场景和教具的对应上,并且容易混乱,因为麻烦,语言教具盒就不太受孩子的青睐。

好在找到原因就容易找到办法,小雨老师她们采用的策略是把教具材料从封闭式的教具盒转移到开放式的材料框,内置场景材料逐个投放,等孩子们熟悉一个场景游戏后,老师根据观察到的点,循序渐进投放下一个场景,解决了问题后,孩子们使用频次明显的提高了很多。

案例二:

同样是做故事盒子,小雨老师拿出的故事盒子却是几个自制的空白正方体。面对大家的疑惑,小雨老师分享这是她尝试给孩子适当“留白”,让自主材料少一些老师的主导,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去参与创作。孩子们自己画出故事后,可以自己去补充故事盒子,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可以象老师一样去做语言教具,特别有成就感,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很多孩子还把自己的故事小书装订起来,上图中的故事小书《白素贞》就是孩子们的自主创作,相当不错。

分享过程中还有一个案例很能体现小雨老师善于观察,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的特点。

沙盘原本是美工区的材料,在丰富多彩的美工材料中扁扁的盒子一点也不醒目,使用率很低。小雨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尝试着把沙画盒子去掉盖子,移到语言区“文房四宝”的小桌子上,她观察到去语言区的孩子很喜欢顺手用手指在蓝色的沙子上作画或者写简单的字,然后用刮板再一把刮去,享受风过无痕的感觉,孩子们反复写反复刮平并乐此不彼的状态给了她一个启发,于是她在沙盘旁放置一个小笔筒,放进去一些废掉的笔,小刷子,甚至还有一些捡来的小树枝,沙画前方放置一个迷你展架,上面是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供孩子们临摹,在语言区创造文字“耳濡目染”的机会。她说孩子们可以通过不同材质的“笔”的涂画去感知带来的不同新奇的感受,从而引发他们书与画的兴趣。并且这些是目前的安排,未来会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发展与兴趣迁移继续不断调整更新。

不独小雨老师如此,每一个老师说起自己班级环境的创设与规划都如数家珍,连小到不起眼的材料筐标识背后都是老师们精心的教育设计,一花一叶,一边一角,风格各异之下又殊途同归,一路走过,如同穿越老师与孩子们的故事长廊,只待细细聆听,真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