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那些事儿人物世间事

“中国的居里夫妇”: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贵族,他们的爱情故事,才最值

2018-10-22  本文已影响56人  茗洛川

他,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之子,

又师承居里夫妇门下,

还是我国的原子弹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

而他的名叫就叫做钱三强。

她,出身于门名世家,

是山西灵石声名显赫的何家第十六世孙,

还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

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

而她也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何泽慧。

然而,他和她的缘分,

却因一纸书信将二人紧紧相连。

在信上,他说: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

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

而她回复道:

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

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就这样,在1945年的某一天,

身在英国的钱三强

与身在德国的何泽慧

用书信互定终身。

而这对被称为中国居里夫妇的眷侣

不光用爱谱写了一段爱情佳话,

更为祖国的科学事业,

奋斗了一生!

1.

时间拨回到1932年,

那时高考刚实行全国统考模式,

清华大学物理系招生50余人,

但女生只有3人。

而在当时,

何泽慧便是其中之一,

她不但是班中年纪最小的女生,

还生的落落大方,美丽动人,

是全班同学眼中的女神。

与此同时,

还有一位默默无闻的男生引起了何泽慧的注意,

他总是彬彬有礼,待人和善风度翩翩,

后来,她才知道这个人叫钱三强

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次子。

当然,在钱三强心里,

也是相当佩服何泽慧,

毕竟在那个年代,

女生学物理非常罕见,

而且到最后陆续被老师、

亲戚劝转专业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何泽慧却坚持要学,

只因为当时国家动荡,日寇来袭,

而她立志学工来报效祖国。

就是靠着这一腔热血,

何泽慧最后毕的业论文拿到了90分

成为班级的第一名。

郎有情,妹有意,

只是为了共同的一个目标,

谁都没有开口。

一直拖到了大学临近毕业。

有一天,何泽慧来到钱三强面前,

问道:“你毕业以后干什么?”

突如其来的疑问,

让钱三强愣了好久,

不知该如何回答。

看着钱三强的神情,

何泽慧以为他不想回答,

便转过身朝门口走去,

只是快走到门口时,

她又回过身深情地望着三强,

良久,才转身离去。

又过了几天,

何泽慧拿着毕业合影来到了钱三强面前,

照片从手中递了过去,

可心中想说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口,

就这样两个人呆呆地望着对方,

钱三强到最后连一句谢谢都没说出口。

爱情的种子,

因为理想与现实

被两个人深深地埋在心里,

毕业后,他们便各奔了东西……

 

2.

1937年初春,

中法教育基金会刚好正在招公费生,

仅三个名额,

其中有一个名额

还是到居里实验室攻读镭学。

钱三强很幸运的通过考试,

如愿的奔赴法国大学

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而另一边的何泽慧却正在发愁,

身为一个女生相较于男生,

处处碰壁,

好在最后有贵人相助,

她才得到了去德国深造的机会。

何泽慧说:

“因为日本人欺负我们

我要学点能打日本的本领回来,

所以毅然去了德国柏林学弹道学。”

等到了德国后,

在何泽慧面前又出现了新的难题,

因为技术物理系跟德国军方联系紧密,

所以学校规定不接收外国人。

听到这个消息,

何泽慧不干了,

她跑去跟系主任辩解:

“你来我们这当顾问,

帮我们打日本人,

现在我来这学习,

也是要回去打日本人的,

干嘛不要我?”

系主任被问的哑口无言,

只能破格录取了何泽慧,

而她也成为这个学校历史上,

第一个选修弹道学的外国人,

同时也是第一个学弹道学的女生。

仅过了一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身在异地的何泽慧忧心忡忡,

给家人写信说:

等我学成就回去帮咱们设计弹道,

保准百发百中。

终于到了毕业那年,

她以一篇

《一种新的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

的论文,

获得了博士学位。

而另一边的钱三强

对于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也越演越烈,

还有那张何泽慧给他的毕业照,

也被他经常拿出来解乡愁。

缘分就是妙不可言。

就在钱三强魂牵梦绕思念泽慧的时刻,

一封发自德国的信函飞到了他的身边。

这是一封没封口的信,

在浅蓝色的信笺上,

写着简短的话语,

署名是他十分熟悉的字迹:何泽慧。

信上何泽慧只写了寥寥数字,

就是希望钱三强帮她联系父母报个平安,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信,

才使两个人重新取得了联系。

1945年,

钱三强终于鼓足勇气,

发出了平生第一封求婚信,

从此二人互定情愫。

1946年,

何泽慧毅然辞掉了

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

核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去往巴黎与钱三强汇合。

同年,二人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还请来了一对重量级嘉宾,

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婚礼上,他们在致辞中说:“令人怀念的皮埃尔和玛丽·居里夫妇,曾经在一个实验室中亲密合作。以后,我和伊蕾娜又结为伴侣。事实证明,我们这样的结合,其后果非常之好。亲爱的钱先生,尊敬的何小姐,我们的‘传染病’,今已又传给你们了。我和伊蕾娜共同祝福你们家庭美满,祝愿你们亲密合作,在科学事业上做出令举世振奋的丰硕果实。”

3.

婚后,

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在居里实验室工作,

两人还一同发现了

原子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被赞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初,

何泽慧和钱三强决定回国,

他们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

一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然而,前脚落地,

后脚他们便筹备着创建

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

并迅速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开创。

但在那时,

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

资金短缺的状况,

很多工作都遭遇了重重困难,

就连最基本的实验室仪器都没有。

不得已,

钱三强和何泽慧每人骑了一辆自行车,

在北京搜索着旧货店和废品收购站,

寻找可以利用的旧五金器材、

旧电子元器件。

而后自己动手画图、组装,

才拼出了两台简易的车床,

接着又用这两台车床制造出了

他们所急需的仪器设备。

又经过了几年的努力,

这个近代物理研究所渐渐有了起色,

人员也扩大到150人,

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形成了。

而此时,

何泽慧正积极组建裂变物理实验室,

并成功研制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为研究原子弹做好了充分准备。

然而,就在最关键的时刻,

苏联突然撤走了所有的资料与科研人员,

就连教学模型都带走了。

接着,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国,

他们用怀疑的目光探视着中国人

能否凭借自己的力量制造出原子弹,

但钱三强和他的同事们却坚定的说:

“一定要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在众人的注视下,

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

以及一大批科研人员,

终于历经5年艰辛,

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更值得骄傲的是,

仅过去两年半,

我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

这两项科研成果震惊海外,

这简直就是科学界的奇迹。

就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炸响的第二天,

钱三强却踏上了南去的列车,

因为“四清”,

他来到了河南省的一个小乡村,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十年动乱终于结束,

在一次中国科学大会的晚宴上,

邓小平举起酒杯,对钱三强说:

“你们辛苦了。

你们为国家做了出色的贡献,

我来敬你们一杯,

预祝你们继续攀登高峰,

把我们丢失的时间抢回来!”

时光匆匆,

1992年6月28日,

钱三强因心脏病逝世。,

女儿本想着接母亲去新房同住,

但何泽慧却坚持守着两人简陋的旧居,

仿佛看着那些旧家具,

就能看到曾经的幸福时光。

或许

这也是她怀念自己丈夫的唯一方式。

1999年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授予钱三强“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

这是党和国家授予一位科学伟人的

最高奖赏。

而耄耋之年的何泽慧,

手捧着功勋奖章,

黯然回望着过去的日子,

那朵蘑菇云,

是他们夫妇二人爱情的见证,

更是他们用心血培育出的最壮丽的花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