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瑜伽真的有用吗一静坐

2022-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二到极致
呼吸又细又长

如何带来长久的身体和心灵的安宁、舒适:努力与放松维持平衡即可达成,进行各种方式的冥想即可达成。

五月的第三周

下个礼拜在前往巡捕房的途中,我撞见一名瘦弱的小男孩,我认出他就是送食物给布苏库的其中一名流浪儿。他很害羞,差点就要跟我擦身而过,但看见他盯着长寿看,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引诱他停下来说说话的好法子。我抱着长寿,摸摸他的背,也让小男孩摸摸它。

他好不容易开了金口。看来布苏库关在牢里这么久,那些孩子的生活也越来越难熬。我忍不住想,他们不能学一些有用的东西、一些有益他们谋生、避免日后沦为阶下囚的东西,实在很可惜。

“所以呼吸那些东西都讲完了吗?”队长问。“这部分在我们认识之前,我就做得还不错。”

我瞪了他一眼,但看得出来他在开玩笑。我敢打赌,这一个礼拜以来,每次得处理下士的紧急事件时,他一定都很努力让吸气和吐气保持一样长。

“差不多说完了,”我说,“大师对这部分的最后一句话是:呼吸又细又长。”

“什么意思?”队长问。

“仔细想一想,我们谈过了呼吸的状态,包括吸气和吐气、呼吸停止或流动。然后又谈到呼吸的技术,包括呼吸的部位、速度、还有次数。现在大师用更深奥的方式来看待呼吸:把呼吸视为一种达到体内更深处的工具。

“通常做一连串动作时,你会尽可能拉长呼吸,也就是在吸气或吐气时让呼吸维持饱满、充沛的状态,无论你的呼吸有多快。如果希望瑜伽动作对内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方治好你的背痛,这点就不可忽略。

“但也有一些动作的目的是要把呼吸调得很细微,几乎就像睡着了或正在静静聆听美妙动人的音乐。这些是最重要的瑜伽动作,因为这些动作把从外锻练内脉转为从内锻练内脉。”

“从内?这我就不懂了。”队长坦承。我想从他的日常生活中寻找适当的例子。

“假设你有一根很长的竹子,你把竹子挖空,用来装溪水回家。”

他点点头,看我的眼神充满发自内心的好奇。他确实是个很棒的学生,很有慧根。

“但是有一天,水好像堵住了,只能细细地流,你发现竹子里好像塞了泥巴。想想看,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等着他回答。

“拿树枝敲敲竹子外面,就像修理不听话的犯人……”

我缩起身体,不自觉地去摸手臂上的伤痕。

“呃…...抱歉,”他诚恳地说,“或者也可以从里面着手,比方找根细长的芦苇,戳戳竹子里面,清空塞在里头的东西。也可以往竹子里头大力吹气,看有没有帮助。”

“瑜伽也一样,”我说,“目前为止,我教你的动作都从外着手。我们伸展身体的某个部位,试图把该部位里头的细微内脉拉直。或者,我们弯曲某些重要的关节,关节所在处刚好就是内脉中阻塞形成处,这些阻塞存在已久,甚至生命在子宫里成形时就已存在,试图疏通这些阻塞点,一切都是为了让好的内在风息再度流动起来。”

“但我们也可以从内着手,”我继续说,“目的是为了释放好的风息,让它们再流动起来。但别忘了一点,风息是承载者,就像马匹,骑乘其上的是你的念头。两者密不可分,牵动一个,另一个就会跟着动。

“目前为止我们做的瑜伽动作就像一连串的运动,就等于敲敲竹子外面,松开里头阻塞水流的泥巴。我们试图松开马匹(内在风息),让它自由驰聘。接着,身体和心理的舒适感就会增长并一直延续,因为问题的源头解决了:阻塞点疏通了。

“但想想看,你也可以倒过来,让骑士拉动马匹。换句话说,你可以刻意跟中脉里流动的念头接触,灌入能量,让它们变得强壮,这样念头又会流动起来,拉着风息一起前进。两边侧脉的钳制也会逐渐放松,因为有更多的内在能量离开负面区域、流向中脉,中脉因而变得更饱满、更强壮,往后也更能抵挡侧脉造成的堵塞。”

“没有了堵塞,身体疼痛的点或是逐渐衰老的地方就会开始产生变化,逐渐好转。好的念头,开心的念头,也会越来越多。真不可思议...…”他说。

“什么?”我问。

“身体好转,心里就会觉得舒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想到我就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这就是身体和心理交错的地方,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实,却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想通的。”

确实不可思议,他也很不可思议,这么快就能领悟这点。我笑了笑,带他做一遍例行的瑜伽动作,但刻意放轻呼吸,这样他的身体和风息才会放松,同时也不会觉得累。然后我要他坐在我们用来充当瑜伽垫的毯子上,请他以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轻松地交叉双腿。

“你要知道一点,”我说,“古时候,做这些动作只有一个目的。大师在描述这些动作如何带来长久的安适感时曾经提过:努力与放松维持平衡,即可达成。进行各种方式的冥想,即可达成。”

“所以你看,这些动作原本的目的都是让人健康、强壮,矫正你的念头、风息,达到能够以各种方法静心冥想的境界。换句活说,一边是努力锻炼心灵,避免昏昏欲睡;一边是抚平心灵,避免胡思乱想。我们必须随时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最早的一些瑜伽动作,其实只是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坐下来冥想的不同方式。”

“所以我们要冥想?”队长雀跃地问。

“不尽然。”我答。

“还是祷告或者静思?”

“也都不是。”我说,两眼盯着地板,正在思考该怎么说才好。

“其实,”最后我说:“这三个名称我听起来都不太舒服,因为一般人对冥想、祷告或静思到底是什么,看法很不一样。而且他们对于自己认知中的这三件事,早有先入为主的观感。不过,我们之后要一起做的事跟这些都不一样,非常新鲜,非常刺激,非常特别。那是一种可以从内治疗你的背痛、让开心的念头流动起来的方法,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心灵配管工程……”

队长一脸狐疑:“我不认为大师会同意这么说。”

我皱起眉头,最后不得不点头表示认同。“好吧,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坐着。我们要一起静坐。”我望向窗外。

“我们要静坐,”我说,“就这么简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