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人和他的小伙伴们

贫穷的本质在于无力改变自己

2016-11-27  本文已影响111人  庞大人
Paste_Image.png

近日,得到APP上新推出了一个「每天听一本书」专栏。
通过「转述」的方式,将一本书最精华的部分浓缩给听众。其内容既不是逐字逐句的朗读,因为每个「转述」后的音频大概只有20分钟左右,也不是简单的缩写和摘抄金句,因为每篇文章都还是有着承上启下,完整情节和细节,基本都可以独立成文。每期4.99元。

今天简单试听了一期0926的《贫穷的本质》,总体感觉还不错。特简单摘录并记述如下。
「穷人为什么这么穷?」
书中给出了三条原因:

一、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所以,大多数穷人试图通过生育更多子女、婚姻安排、借高利贷,来规避可能出现的养老、自然灾害、疾病等风险事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等。

二、穷人不做远期规划。

不重视教育,因为教育需要长期投入,要多年后才能看到成效。更希望把钱花到立竿见影,能让自己乏味的生活有所改变,如购买电视机收音机,买点更加好吃的食物(书中也指出,纯粹的饥饿贫穷,现在其实不是很多。)因此,穷人往往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所做的选择,往往非理智,非长远。

三、穷人充满执拗和偏见。

穷人相对固执,往往对于居于既有认知而形成的意识很难发生改变。文中举了抗生素使用、打疫苗两个例子来说明。

PS:「个人感觉,这俩例子对这个主题似乎没有多大的说服效力。」

结论:

于我们自身而言,虽然可能对于大多数人,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并不存在,安居乐业,生活悠然,还是比较普遍的状态。

但是,如果仔细反思的话,我们自身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行为和思路?

如,作者提出,穷人基于自身认知而无力(无能力,无意志力,无控制力)进行改变,因为现状其实是他人生的舒适区。

而要持续改变的话,一则后果究竟如何难以预料,二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实践,甚至是很大的勇气。

回到我们自身,我们是不是在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常学习,也是如此?习惯待在自身的舒适区,而不愿意进行改变,尽管各种理由冠冕堂皇,一方面,自身无动力,无意识,囿于日常枷锁而不自知,另一方面,努力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尤其是在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的时候。

** 因此,贫穷的本质,在于无力改变自己。**

** 无力改变。不光是能力,更多的是自控力、意志力和执行力。**

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虽然不是物质生活上的穷人,实际上也可能是精神上的穷人。

PS: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上得到APP上查看有关介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