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临江文苑,赤诚为本的纯文学之家

2020-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MLoveH

可能少有人知道晋代傅玄的《太子少傅箴》,不过里面有句话,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都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不管是说接触的人群能影响人性,还是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性,毋庸置疑的是,大家都喜欢做“近朱者”。

我们都喜欢跟在优秀的人的周围,潜移默化去提升自己的水准,但凡是个正常思维的人,绝不会想要靠近腌臜的人去学那些被道德律所拒绝的糟粕。被道德,被社会所抵触、抛弃的东西,我们学来干什么用?

我在简书写作的时间不短了,或多或少认识了很多“同志们”。我们这些徘徊在初级阶段的菜鸟,在为了梦想而拼搏付出的路上,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捧捧的辛酸。写作很容易,但是想要写出点名堂来,那真是太难了。

我想说,我们最劣势的地方,不尽然是所谓的文笔,环境的狭隘多少会有些关系,知识的存储量也占了一部分。可最重要的是,人是在不断学习中进步的!我们平时去学习的所谓的美文,毫不夸张地讲,有时连形都得不到;去接触的所谓的谈写作,太空泛了,大谈天地大道,总讲大任降身前的劳苦饿。就像被老虎追着夺命狂奔的时候,有人对你握着拳头喊——加油!聊胜于无的鼓励一样,加不加油也得跑。

所以我们真正的苦,是在于没有“名”师指点!

我们总是徒劳地织就着美梦,可悲!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因为成熟而顽固,大多被自己禁锢在自己所画的一个圈里,我们都很执着。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是莫泊桑,都能遇到左拉,也不是每匹千里马都能遇到伯乐,所以我们这些人,就像一个飘在大海上的瓶子,随波逐流,没有方向,只能望洋兴叹。

《师说》开篇即讲:“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而知之,自学成才的天才太稀少,所以我们需要老师来传道,授业,解惑,来为我们反正拨乱,教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时,还要教会我们如何游泳,我们的手和脚具体应该怎么配合才能游起来。让我们看到彼岸和希望,让我们能奋力地游过去。授人鱼也要授人渔。好的老师,能让人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绝不是泛泛其谈的大话连篇,把我们听得雾里梦里,最后一拍头,竟然什么都没记住。

可是良师难遇,我们都想要做“近朱者”,那么“朱”到底在哪呢?

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临江文苑!

不考究其历史,主要是我也说不清,先介绍一下这个公众号的成员的大概情况吧。我是由简书的好友凤凰竹子介绍给文苑的成员吴大姐(我的伯乐大姐),吴大姐看了我的文章,对我表示欣赏,便将我推荐到了文苑。文苑里面的成员大多都是作协的在册作家,有教授,有老师,有学者,有退休的干部,总之呢,大部分都是年龄要远超过我的长辈,都是有一定社会贡献的人。

比如大家经常在简书遇到的林建明大哥。林建明(笔名愚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铜陵市作家协会会员,铜陵老洲镇人。现定居上海青浦。业余时间爱文学,曾在《光明日报》《长白山日报》《铜陵日报》《池州报》《德州晚报》《枞阳杂志》刊物及省内外多家微信平台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再比如这位李凯军老师。李凯军,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吉林广播大学四平分校副校长,教授。先后参与吉林广播大学《影视应用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教程》等教程的编写工作。

我翻了翻历史消息,看到一位郑道远老师。郑道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人角、海子纪念馆创办人,曾参加第七届青春诗会。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国诗人》等几十种期刊上发表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九部...

我滴天,这一连串的头衔,这批发部一样的作品量,也太吓人了吧!太让人眼热了吧!

在临江文苑里,这样的牛人太多了,比比皆是,随手拈来一片花瓣,就准是琪花瑶草的呢,我是写不过来了,就不一一介绍了。

他们这些老师,都是临江文苑的实力的象征,不过也很恐怖,我初进文苑的群时,心情相当忐忑,老师们对我说,都是需要敬畏的大人物和敬仰的长辈,是我奋斗的目标!幸好我和林建明大哥有几分交情,进群后第一时间就去找他,必须要抱林大哥的大腿壮胆,我胆怯的不得了。

还好就像吴大姐说的那样,我的胆怯是多余的,里面的老师真是个顶个的和蔼,大家对我这位“年轻人”都很关照。今天孙笑平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对我说:在文苑里没有长幼,都是师友。是的,文苑里面只讲文学,干净的很,看不到一丝乱七八糟的东西。腆着肚子,背着手,抬着下巴用鼻孔看人?打着腔调高高在上?不好意思,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这种风气的蛛丝马迹存在。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临江文苑,是极为有实力,且如家庭一般温暖,比9999%纯度的黄金还纯粹的文学之家。

我到文苑没多久,就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事。

在讲事情前,先介绍一下临江文苑的主编——渊子老师,渊子老师是白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江文苑文学社社长,主编,以出版散文集《情满临江》,现居在大连。

我很少对某一个人推崇备至,我也始终对称“师”者保持足够的敬畏。吴大姐不止一次告诉我,渊子老师人特好,只要有才华,他都愿意珍惜。我是个有才华的人吗?大言不愧了,用渊子老师的说法,我的天赋是有的,基本功略扎实,除此之外,我就什么都不承认了。

言归正传,一九年十一月,是为了梦想也是为了生活,我下了写作这条河。没有乘风破浪,更没有一帆风顺,只是像投火的飞蛾一样,夜以继日的付出辛劳。我有些犟,不管文章写得怎么样,却总对自己说,写作嘛,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坚持下去就行了。就这样,我在这条河里折腾了大半年,常常每天熬夜到凌晨三四点才睡,而我即便是这样努力付出,得到的结果却很无奈,看不到彼岸,回去我又不甘心,想奋力往前游,又找不到方向,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都是在原地打转转。

前些天我写了一片关于仲夏河岸的文,初始时,文章有四千字的纯景色描述,改了十三次后,景色描述和一些浅谈的感叹加一起,缩减成了二千几百字的文。然而我并不能满意,我自己的文章,我竟然读不出激情,读不出灵魂!我为此很惆怅,也很彷徨,灵魂哪去了呢?抓耳挠腮也百思不得其解。

我思虑再三,决定向渊子主编去求教,可是我们素昧平生,连萍水相逢都算不上,只是通过文字让渊子老师知道了我这个人的存在,仅此而已。我怎么好意思突兀地递上我的作品,去向这么一位“高高在上”的主编去求教呢!我凭什么?

凭脸皮!即便是渊子老师不像吴大姐说的那么平易近人,即便是忽视了我,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也必须去厚着脸皮请教。话虽如此,我当时真是捏了一把汗去和渊子老师打字说话,渴求得到结果,又恐惧得到蔑视,我就是脸皮再厚,毕竟也是有脸的人。

老师一开口,我便松了口气,完完全全的,就是和吴大姐说得一模一样,和蔼可亲,教人非常舒服。

我把文章发给渊子老师,问老师,为什么我的文章读着空。渊子老师读了后,给我打来了电话。我们通了十一分钟电话,他说,我听,谈及的内容的一部分,被渊子老师放进了一篇文的尾部,我发给大家瞧瞧。

附录

昨天有作者问我,怎么才能写好风景类散文呢?借此机会,提几点我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首先,单独写景的散文不是不可以写,你写了山,写了水,写了花,写了草,总之你写了美。可这样的美,在读者的直接生活体验中太多了,他们不缺少这样的美,你如何引发读者的阅读共鸣呢?换言之,读者的兴趣点在哪呢?而兴趣点就是文章的灵魂。

其二,同样是写景,为什么有人写就不空,而你写就空呢?是因为人家加进了“人文”元素。所谓“人文”元素,即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就是你读了很多书,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你写着写着就想起了李白,想起了杜甫,想起了陶渊明......你忽然想说点什么,想告诉读者你的一些感悟,而这些感悟正是读者想说而没说出来的。由此,共鸣产生。

读者会想:呀,你咋知道恁多呢?读者高兴了,因为没白看你的文章,明白了一点古人,明白了一点历史。这样的文章读多了,自会多出几分自豪来。

其三,“人文”元素不是装饰,不是显摆、卖弄,是一种自然流露。你的文章是小船,那些人文历史就是海水,小船是被海水托起来的,不是架在小水泡里拍个照。

其四,不管写物写景,离开了阅读支持,就是无本之源。有一个词叫“读书写作”。为什么读书放在前面,因为不读书你什么都写不了,或者说写出来的东西你自己都不愿看。

你自己不愿看的东西读者会愿看么?孔老夫子早就说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五,写作是一辈子的工程,86岁的王蒙还写中篇小说呢,你着啥急呀。只要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写好,写作毕竟不是造飞船。

时间的事,功夫的事。只有耐住性子去读,才能敞开性子去写!

当然了,这是被渊子老师省略N多的一部分谈话内容,还有更多的他都没有写。说真心话,渊子老师如父亲一样的暖心的话,对我的心灵的触碰是非常大的。以致后来李凯军老师的留言中有一句推心置腹,我看了之后,就再也控制不知自己的感情了,我的感触太深了。

我之所以感触颇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扑腾这么久,长期独自忍受着满腹辛酸和无奈,为了梦想为了生活,那份咬着牙去坚持的执着的希望的渺茫;我下河以来,除了林大哥和吴大姐等人的帮衬,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到了被明灯指引的曙光所喜悦,被有师长谆谆教诲的那一刻的温馨所感动。发自肺腑地讲,我就像走丢的孩子找到了家,心情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和复杂。

从没有人像渊子老师这样详细的耐心的为我讲解过什么。我在简书里写了超过一百万的文字,白杨树一篇散文,几万阅读量,几百条评论,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恭维。可是谁能知道我短暂的骄傲背后的无奈?没有人知道我在究竟在承受着多么大的煎熬。

我都快饿死了,大家却以为我累了,送不停的鲜花和掌声,只有老师走过来给了我一块面包吃,还给了我一颗种子,一颗希望的种子。我当时感动地拿着电话的手都在颤抖。雪中送炭啊,仿佛是快要溺水的我得了一个游泳圈,被鬼子打散的党成员千辛苦万找到了党组织。

夸张吗?一点都不夸张,我渴望成功就像溺水者渴望空气,我这种心情很难表述,旁人也很难理解。总之,我非常感激渊子老师,在阔别学校多年后,我第一次愿意当一个学生,当个学生去聆听他的教诲,能得到这种真情实意的教诲,我觉得特别幸福,这是将他的宝贵的财富在无私的奉献给我。

渊子老师最后叮嘱我说,有什么问题,尽管随时地问他。我的朋友们,我和渊子老师无亲无故啊!这怎么能让不让我感动!我虽然年轻,但是我非常感性,通话结束后,一天一夜,一个字都没有写,我的耳中总是响着渊子老师的声音,除了老师说的关于读写方面的话,我的感动的心情一直都在心里激荡着。

渊子老师给了我写作之外的东西,那是做事先做人的赤诚,对生活对文学的热忱。老师给了我一道光,不管我的写作的结果如何,遇到需要的人,我愿意把这道光传递下去。

我把上述的心情发到群里,渊子老师看到后,他感到了我的真诚,说:

我一天老师都没当,一天汉语言文学也没学。但做为平台编辑,发现问题如果不说,就是对作者不负责任。

我之所以敢说,凭得就是赤诚。

三年多来,数不清为多少作者修改文章,也数不清给多少作者打过电话。

其实,我知道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我献出的是一片赤诚。

别无师长,唯有赤诚!

能换来白扬作者这番话,值了。

赤诚,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每个文苑人的心!

赤诚,是一粒种子,扎根在每个文苑人的心里!

所以文苑才会经久不衰,蓬勃兴旺!

渊子老师说他值了,是他欣慰,却是我应该做的感恩!大家都为渊子老师的这份赤诚所感动,纷纷发言的时候,一位老师适时发来孙铁军老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江苏盐城幼儿师专高级讲师)的文章,里写到渊子老师:

赤子情深,游子情真

              一一一三读渊子《情满临江》有感

                      孙铁军

      每读渊子《情满临江》,都是心潮起伏,感慨系之。思亲忆旧,难以释怀。

      我和渊子一样,出生在临江,在猫儿山的怀抱里读书长大。临江有我童年的玩伴。青年的同学,还有离別后的父老乡亲。

    每每想起他们,心中有爱,有痛,有惋惜,亦有满足。

  叶剑波为渊子散文集作序。题为赤子情深。认为渊子的文章充满怀恋,赞美,抒发了亲情,歌颂了友情。笔触细腻,感染力强。哲理睿智,发人深醒。

    关于亲情,渊子在散文集中对他的父亲,母亲,大姐,柳娘,李叔都有专篇描写。

    他细腻地描写他父亲吃海鲜,钓鱼,集邮,在细腻处表现出自己的孝顺。

    他写与他八十老母一同去晨练,买菜,去街边小吃店吃馄饨。渊子终于发现,天下最美的女人是母亲:母亲的眼眸是那样安祥,神态是那样惬意,喝水的姿势是那样优雅。

    渊子的大姐我好像见过。的确是临江小城少有的美女。临江不大,美女多集中在森工局的文工团。

    渊子的大姐不尚修饰,不靠化妆。但“大姐的美丽还是从她秋水般的眼睛里,从她灿烂的笑容里释放出来。像朵盛开的牡丹,关都关不住”。

  还有倔強正直的李叔,美丽清瘦的柳娘,这些工友同事,街坊邻居,在渊子善良的笔下,也都得到了丰满的描写。

    亲情如此,乡情更是难忘。临江有渊子童年的快乐,青年的迷网。

    在渊孑笔下,童年是绿色的,青年是梦魇的,心灵是洗礼的,岁月是静好的。甚至连月光也胜过李白,与树也有情结,对火炕也加以礼赞!

    渊子的可贵之处是,他在外漂泊了三四十年,最后仍落叶归根,用自己的文笔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歌颂临江,推介临江,创办了《临江文苑》这个家乡平台,每天一文,现在已是一千天如一日,改稿,看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现在时兴志愿者,志愿者有各种各样。渊子率领的一批人,可以称为“文学志愿者”。他们为《临江文苑》这个平台无偿服务。分文不取且不说。每个人还都白搭进去几万元。 

      钱还是小事,他们搭进去的还有健康,头发白了,眼睛花了。为了什么?

    只为乡土,唯美,情深吗?这可真是赤子情深,游子情真呵!

看吧,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只能说,我是幸运的,被上天眷顾了,遇到渊子老师,遇到文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们,必然是我的福气。吴大姐还说我的耳垂大,有福呢。

不为名利,只为心中那份热爱,这样的“朱”,你愿不愿意近?这样的主编领导下的队伍,你们羡慕不羡慕?我的朋友们,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们,临江文苑这个家,是温暖如春的,是以赤诚为本的作者们的摇篮,我认可这里,我满心的欢喜。

所以今天,看到我的朋友们还在文海中苦苦挣扎,因得不到方向,找不到归宿而懊恼的时候,我觉得我必须要做点什么,可我终是心有力而气不足,那么我便只能把临江文苑推荐给我的朋友们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群里又发出了消息:

渊子老师:

谁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又有一位文苑人向文学社捐赠1000元,用于“优秀读者颁奖酒会”。并一再要求不要透露姓名。

我想起作家魏巍写的那篇散文《谁是最可最爱的人》。我想说,这些热爱文苑,拿文苑“当日子过”的人,就是最可爱的人!

这位捐赠者还说:太少了,实在拿不出手,让我不要再说了……

我感觉到了他的赤诚,我如果不收,就会伤害他!

昨天,我在群里说了“赤诚”两个字,是因为“赤诚”是文苑的灵魂和旗帜。

尽管我们的写作能力还不够,尽管我们在许多方面还需要提高,但是,有了这片“赤诚”,有了这个灵魂和旗帜,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有了这片“赤诚”,临江文苑必将长盛不衰,兴旺繁荣!

向这位捐赠者致以崇高敬意!

临江文苑文学社2020年6月14日

陈子玲老师见此感叹道:这个群真是凝聚人心的群,他是那样高雅,那样清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温馨。领军人是群的灵魂,在这诗一般的环境里,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文苑精神一一赤诚!

一千块钱虽然不多,但是作为个人无私的默默地奉献,它比一千金还重,这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心意,一份对文学,对文苑,对心中那股澎湃的永不冷淡的热血中的爱。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赤诚,谁能禁得住它的诱惑呢!在这些老师们的身边,耳闻目染下,别说写作了,就是涵养,心性,品德,想不进步都难吧。

文苑公众号的二维码

公众号搜索:临江文苑。文苑是有偿征稿的,行动吧朋友们,我在这里等你们!

渊子老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