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讲堂三笑集读书

论语成语故事60:三人行,必有我师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8人  一竹居
一竹居,两味茶,三不五时来论语


【成语故事】


郯国国君,前来朝见鲁昭公。

叔孙昭子问道:“少皞氏,为何用鸟名作官名?”

郯君呵呵一笑,说:“少皞氏是我祖先,所以我知道。以前,黄帝用云记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云来命名;炎帝用火记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火来命名;共工用水记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水来命名;太皓氏用龙记事,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龙来命名;我高祖少皞氏即位时,刚好凤鸟飞来,所以各部门的长官都用鸟来命名。”

“哦,原来如此!”昭子头点个不停。

“颛顼以来,久远之事记不住,那只好记新近的。长官的名称,也用百姓的事来记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学如孔子,听闻此事后,赶紧来拜会郯君,并尊他为老师。

【成语释义】


三:表示多数;行:行走。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指应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成语用法】


近义词:学无常师

反义词:好为人师

【成语出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①(《述而7·22》)

【论语释义】


①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和气生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