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学生活美人说

毕业季|怀念那些年,我眼里的自己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6人  东雨夏晨

文|东雨夏晨

毕业季|怀念那些年,我眼里的自己

1.

匆匆那年,我们扭转了时光。

学校,一草一木。那些年的生活历程倒映在记忆里,除了过去歇斯底里的吵闹和无止休的疯狂,更多的还是脉脉温情注视过后的平淡豁达。

多年以前,我还不会说太多甜言蜜语来表达对你的欢喜,事到如今,除了性子日益冷淡,容易伤人,就连提笔写下有关你的种种都会觉得羞赧万分,怕遗忘、怕记录不好有关记忆里你该有的一切一切。

我的大学,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换上了另一个专属名词:母校。以至于未来的某一天,我只能在别人面前说起,那里曾是我呆过的校园。我成了毕业的人,却再不能说出,那是我的校园,那里住着我的一个小家。

很多人说,学校不都是这样吗?每一代莘莘学子在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总会有离别,总会要迈向新的大门。是啊,都是这样,我的大学就这样沿着时光的齿轮反反复复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男孩女孩,从最初的懵懂青涩到后来的成熟笃定。好像我们都是这样被时光推着向前行走。

2.

我还是会怀念那个曾经一个人拖着行李箱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的自己,会怀念有些欣喜站在宿舍门口遇见第一个室友激动得忍不住上前偏要握手的自己,也会怀念在讲台上第一次看到富有学生气的俊朗辅导员兼班主任,从而忍不住眼里冒星星的自己…

大一:我留着一五年十月份初我报名过个别社团,却最终被刷下来后的悲伤,也留着面试成功后,社团集体开会上台互相介绍的胆怯,我留着第一次站在设备室不停录音的执着,也留着当初院报第一次刊登作品时看到自己笔名的欣喜…我不知道那时候的大学第一年会过得如此刹那,这让原本慢性子的我尚来不及反应,已然末梢。

其实,嘴上铮铮有词的学习、读书、上课、考证、旅行…还有好多好多,想去做的却终究没有做到,以为的还有两年,实际早已被时光摧残的面目全非。

你看,我们总把自己想的很好的样子,一笔一划在脑海里勾勒着未来世界里的美好蓝图,就像使命赋予的代入感,到最终,蓝图终究还是蓝图,我们还是成为了蓝图之外的少年。

3.

如果再给你三年大学时光,你会如何度过?

我幻想过,如果岁月奢侈,再有三年大学的生活馈赠予我,我应当好好上课,专业课过关。除此以外的时间要么泡在图书馆里写写文字,累了就喝茶趴会,亦或读点有趣的书籍,要么编播一体化,自己去做几期喜欢的节目,偶尔向外或向学院投投稿件,周六周日有时间来一场规划好的旅行,也可以回家看看,这些我都想一个人去做。

我想如果再有三年,我想你能过得简单一点,不会因为学业的压抑而苦恼不已,不会给身边人带来困扰负担,不会因为不合群而改变固有想法,不会因为日常琐事而精精计较很久。

值得叹惋的是,除了电视与戏剧里的时光倒流情节,又怎么会有三年再值得自己去挥霍。可还是,人都会忍不住幻想。

那些年,我遇见的人,见过的风景,成了我后来日子里的点点繁星,离得远了,如同萤火虫的光芒般微弱,离得近些,却唯恐那份刺眼光芒灼伤自己。

我们小心翼翼守护的,是不是该只有自己?

4.

这三年里,讨论吃饭吃什么成了我们日常固定的交流模式,打游戏、看剧、看小说,就连女孩子最应该喜欢的逛街,也成了窝在宿舍挺尸的借口。到最终,我们都成了怎样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说害怕成为不了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可当我再次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依旧没有办法去肯定,我已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事实上,长路漫漫,有些曾经笃定的事情已然被岁月侵蚀。

我曾经在大学里羡慕过一些人,他们生活作息规律,可以疯狂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为学习而挑灯夜读,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得到他人青睐。我曾经也是那样拼命的女孩,可最终,我还是没能坚持与如愿,变得优秀自律,变得自信开朗。

潜意识里,唯恐复制别人走过的路,可又同时在钦羡着别人的人生,是不是就像马哲里讲的:矛盾是对立而又统一。

5.

大学三年,我遗憾很多错事:譬如不能足够珍视生命中出现的朋友,譬如因为性格怯懦害怕拒绝而畏首畏尾,譬如让相信自己的人失望。当然,我也曾骄傲过很多事情,大多数时候,骄傲的来源是当初不服输的自己。

那些年,我见过的日月星辰美轮美奂,舞台镁光灯下班级大合唱,那时的排练仅三两次最终却依旧取得不错名次的集体,夜晚社团里依旧奋力改稿,修饰作品语句与排版的team,很久以前的午后,和舍友爬上东关街城墙拍下日落的场景。大抵有些东西只记录和记忆下来,便足矣回味一生。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那天,和朋友出门吃晚饭,和朋友说起,其实我现在特别羡慕一类人,那就是在校的人,大学的、中学的、小学的,都好。实习时的每个清晨,我都需要骑车去到地铁站,每次三分之二路程里都会经过一所小学,兴许是时间每次掐的很准的原因,孩子们那时候都结束了早操在操场运动。

那一刻,我大概能看到过去的自己,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脸上,和着自己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