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下)第十二节
此节,是尹士与孟子以高子为中间人间接的谈话内容。就以尹士与孟子两段会话作为赏析目标。
尹士:
赏析:
①、原文: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孟子定然知道齐王是否能够做商汤、武王,所以不存在明智不明智的问题。
②、原文: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孟子在第十节中以“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表达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发财而辅佐齐王的真实想法。
③、原文: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这是尹士最为生气的地方,其实也是尹士最为不解的地方,换句话说,他离规劝孟子回国辅佐齐王就差一步之遥,可惜他还是没有看懂孟子的所作所为。
①与②皆与孟子无关,而对于③来说,尹士无从理解孟子的做法,甚至感到不高兴,可见尹士所说的话,仅仅只是为了后文孟子的解释说明做下铺垫,为“士诚小人也”的自知之明给一个先手伏笔。
说明:从第十节开始,孟子都是在说自己要辞官归乡了,但其实一直仅是表面工作,实则只是试探。然而,在尹士之时,尹士已然把问题的根结找出来了,但还是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孟子千里迢迢的来求见齐王,可见孟子对齐王的重视,哪能真的说走就走呢?孟子在昼地住了三个晚上才准备离开,可见孟子对齐王的依依不舍,若不是齐王出现了问题,哪能下定决心离开齐王回归故乡呢?)
引申1:观察人、物、事的时候,虽然其展现出的情状是人们做出判断的标准,但是若要真正的去研读什么,就必须去关注一个人、一件事等在达到最终样貌之前的行进过程,如此一来,人们才能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把握事物最真实的情态,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局。
引申2: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没有无意义的阶段的,每一步的前行与发展都是真实状况出现的基础,只有对每一个细节都加以充分的认知,才不会误解或是错过难能可贵的机会。
引申3:失败或是错过都会令人懊悔,然而有的失败或是错过可以坦然面对,像是那些注定要失败的;而有些失败或是错过,早在珍惜环节中是出现过把握机会的,只是没有把握住,这样的失败与错过才最让人遗憾终生。
引申4: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虽不必时时小心自己是否会错过什么,但也需要自我寻找在这处事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节点,用以帮助自己完善每一阶段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成功的几率大大提升。
孟子:
赏析:文中重复了两句的“王庶几改之!”与“岂舍王哉!”不仅提供了强调的表达方式,并且深情的表达出孟子对齐王的恋恋不舍。
引申:一个人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热度从现实来看是有时间段的。若要成功的完成一件事,获得或是拥有一件物,确立与一个人的真正关系,必须在这热情被时间磨灭之前达成。换言之,对一件事、一件物、一个人的感觉是由兴趣开始的(没有兴趣,不会产生感情),能否让这种兴趣及时地成为一种习惯或是生命必须,才能够确保在热度消亡之后依旧能够继续拥有。
补充引申:每个人对一件事的流程
即:(兴趣→研究→热情→热爱→习惯→冷却→理性分析→取舍→淡化→遗忘)
以习惯为中轴,只有当前段(兴趣→热爱)的火热程度与后段(冷却→遗忘)的冰冷程度能在近乎相似的情况下,才能让这份感觉长期留存。
另:原句: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引申:在提醒或是告诫他人什么事不能做,什么是该怎么做的时候,只需点到为止,对方是否接纳你的观点,并不是你能够左右的事情。若是不合时宜/事宜的“多嘴”,反而会导致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
终:以全文的赏析来论,突出了尹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观点,但是很多书籍上都有对此观点的论证,所以,就不做个人引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