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想法简友广场

除了写作,我还能置疑什么

2021-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切苗

深夜里醒来了,习惯性的打开手机看简书里简友的文章,自己也被简友文章的情绪感染了。体会到了写字不易,感觉写字的劳动付出与回报的落差太大。

我曾跟与当地文联主席谈及过此类话题,比如:作家自费出书,应该有适当的补贴。他说按道理是应该的,可是体制里没钱。我也无语了,写作者只有把自己的文章弄成为产品,卖出去,才会产生经济效益。

在简书上写作两年多,我还真是埋头苦写,很少去做投稿,甚至是连简书上的抽奖都很少去做,我想我应重在练笔。除了阅读简友的文章,关注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几乎把简书当作了写作本,很少关心自己的收益。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写作是一件漫长的过程。如果总是希望立竿见影,把文字兑换成真金白银,那么写作肯定只是一个梦想,如泡沫,一戳就破,对写作只剩下满满的失望,然后悲伤地离去。

对于写作的认识,因人而异,五花八门。两年前,当我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看书写作时,有同事置疑:难道你还要考公务员,当时我语塞。可当我拿到第一笔稿费时,我立马请她吃了早点。我虽不曾明言,但这就是知识的回报,行动的结果。

人生路上,许多时候,你不必苛求别人理解你。你只需认定方向目标,然后一鼓作气,努力前行,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因为看书写作的原因,我的社交范围越来越窄。能推的吃饭喝酒聊天我都推了,甚至是微信聊天都寥寥无几。但我感觉自己并不空虚,因为我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可以投入到看书写作。

写作虽然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任何行为都会波及到整体利益。你对写作的投入,必然会少了对家庭的付出。

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我的写作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感谢老婆,自从我学习写作以来,她主动承担了家务,为我创造写作的空间和氛围。我的写作虽然没能给家庭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要花钱买书来看,但却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我想这一切,便是我笔耕不辍的动力来源。

写作这么清苦的事儿,有太多的人写着写着就迷茫了,就放弃了。许多时候,我也会想,放过自己吧,轻闲些。可是我和文字有过约定:一百万字,看春花;两百万字,拥抱夏的热情;三百万字,承受秋的沉甸;四百万字,捂暖冬的寒冷。那么,除了写作,我还能置疑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