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成长这条路

走出舒适区,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2018-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01

在写作圈有个学长(大家都喜欢这么称呼),虽然还是学生,但知名度却不小。他写的爆文阅读量可达十几万,文章也总是被一些大V转载。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他的写作训练营,通过了解之后,对他的写作功底、文字感知能力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就在上周,他发圈说开始了北漂的生活。

印象中他现在是研二,通过写作,已经在经济上、荣誉上、社交上都比我们这些“社会人”要厉害得多,为什么还要出来工作呢?在学校享受享受不好吗?

后来在他的文章里我找到了答案,他说:

在学校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也做出了一些小成绩,但走着走着,就看到了瓶颈,有能力和眼界方面的,也有阅历和性格上的一些东西。

对于一个写文的人,眼界、阅历、思维方式太重要了,因为这会决定你能够走多远。所以,他选择出来实习以突破自己。

放弃校园里安逸的生活、不被自己已取得的成绩蒙蔽双眼,走出舒适区,从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做起,才能更快地走出瓶颈,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做得更好,成为更加优秀的人,那就走出现在的舒适区,给自己找点困难,去克服、去突破,你就会成长。

02

初中有个男同学,在上初中之前没有学过英语,甚至是26个英文字母都不会读。

我清清楚楚记得,第一次月考他的英语只考了8分;第二次考了9分;三年后的中考他的英语考了112分。分数的背后是什么?

那是:他拿着英语题、陪着笑脸问这问那;没事就带着耳机听英语;晨读的时候,他到的最早、读英语的声音最大。

他曾经说过:“要想进市重点,跛腿的成绩怎么能行?三年过得太轻松的话,我怕自己多年以后会后悔。

很多人在中学的时候英语学得不好,这不是因为没有语言天赋,而是你根本就不打算从差不多变成优秀,你也不愿意费劲八叉地去练习枯燥的英语单词。

所以,你活得舒服了,分数自然就不会太高。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美事,哪一个成功不是跨越舒服的边界,靠着铁杵磨针的毅力取得的。

03

在大学里,我曾经对计算机的课程不仅没有兴趣,更是厌恶至极。上课的时候,不是优哉游哉地玩手机就是睡觉,或者走神。

但是为了学好数据库,在炎热的夏天,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忍受着孤独、燥热难耐,利用四个周末的时间自学完了一本Linux OS的书籍。

对安装虚拟机、数据库软件的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做笔记,甚至熬夜练习。

那段时间,吃饭时、走路时、睡前想的都是SQL语句,在脑海里一遍遍的回顾语法。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知识对之后的数据库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想想,很是感谢那段时间对自己的“残忍”。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感到舒服,甚至不愿意改变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一旦时间久了,就会让人变得不思进取、甚至变得消极。

此刻你的舒适区,很有可能就是你以后的致命区。舒舒服服的日子,就像慢性毒药,等到发作的时候,后悔莫及,因为中毒太深。

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向懒惰的自己、消极的自己发出挑战,并且战胜它,你才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过上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