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新任教师共勉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新任教师共勉本学期初任教师高级研修班已经接近尾声,在这一学期,我学习了薛主任及吴校关于教研与科研的看法及对青年教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听徐老师讲了《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自学了李建老师的《从自身经历,与我们青年教师共勉》;还学习了吴校推荐的文章《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你——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怎么走》。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当然也还有许多困惑,现做总结如下:
徐老师在讲到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弊端时曾经讲到过,新教师会有怕时间不够,因而讲得太快的问题。
而我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却刚好相反,总是会出现讲不完的情况,究其中原因,首先应当是在备课中就已经出现问题。作为门外汉的我,虽 “装模作样”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但却只是为了写教案而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却并没有围绕目标展开,只是机械模仿,导致上课时重点不突出,假“全面”,拖拖拉拉。其次,在课堂上,并没有很及时了解到学情,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在动,但他们只是不善于表达,不善于积极反馈,我却总在重复,教学语言啰嗦,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效。
通过我自己在每一节课后的自我反思和听徐老师对“课堂有效性的思考”,我开始慢慢改变,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他们的小表情、小动作,微情绪;并适时改变教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提高课堂效率。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新任教师共勉
例如,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对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教学,总是容易枯燥。常规课堂最常见的方法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记录。这样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积极性,上课犯困、走神、懒于记笔记的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师说》时,课前我让同学提前预习,划出重点字词句,分小组自己解决,课上请小组代表为同学展示成果,讲解主要内容,其他同学积极提问 “为难”,或者积极提出不同意见,与台上同学展开“辩论”。最后教师作总结,及时纠正不恰当的地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对这种方法,同学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如果预习不到位,则可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更加浪费时间。
再如在讲《秦晋殽之战》时,由于文章过长,到最后部分,学生明显疲乏了,所以我又紧急调整教学方法,临时分成两小队,各自取队名,合起书,开始进行 “《秦晋殽之战》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知识竞赛。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连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为了小队荣誉,也开始积极发言,积极反驳对方小组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我发现学生一旦思考起来,会有很多思维火花迸射出来,也可能照亮教师某些思维死角。发现学生这个特点后,我也会经常在课上装“弱者”和“无知者”,求助学生。学生会很乐于思考来“解救”教师或者与教师思维碰撞,而我也会肯定他们有道理的或者正确的方向,再引导他们规范表达,使他们有成就感,敢于思考后提出质疑,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不断思维“交锋”或被学生不断“为难”,我也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因此也在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大概就是阅读了。我们不但要重视学生阅读,同时也应重视教师自身的阅读。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新任教师共勉应当认识到,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不再对学生具有绝对的知识权威,教师与学生必须同步学习,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提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但我深知教育阅读不能迷信与盲从,要以审辩式思维的视角学习与吸收阅读的资料,做到基于事实、独立思考、包容异见、创新实践。所以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我会搜索相关论文,了解前沿的研究成果,但也会考虑自己的教学实际,听取教学师傅及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意见,适当吸取成果。
教育与研究有机统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器。而如薛主任提到,科研来自于教研,又要指导教研,所以搞教科研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吴校也给我们提出了小建议:随手记录点滴想法。惭愧的是,我虽在每次的教学反思后偶尔会记录一些小想法,但还不够勤快,想必离科研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应该注意搜集自己的小想法,也要多看看教育教学类的科研成果,加强学习。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在讲台站了一学期,虽然时时焦虑迷茫,但幸而有学校领导的周到关心,有那么多研修班及身边前辈的帮助提携,有那么多优秀同辈的激励,使我得以慢慢在讲台站住脚。在新的一年我会再接再厉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做到李老师所说的“学生喜欢、家长欢迎、同行认可、领导肯定、自己幸福”,早日成材!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 新任教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