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负数相加体会学习
记忆的存储中提到编码的过程是将知觉、思维与感觉转化为持续记忆的过程,其实这也正意味着我们从感觉、知觉开始,经过大脑的想像逻辑推演,最后回归于感觉的过程,整个过程呈现的是一个闭环。想起在进行有理数计算时,由于觉得过于简单而没有进行看书直接做题,在遇到两个负数相加时我忽然卡顿了,负负相加到底应该得负还是正呢?后面的数怎么办?印象中有一个是负负在一起得正,那是乘法还是加法?脑子里在使劲回忆,老师当时讲的负负相加到底符号该是什么呢?这时脑海里忽然想起我们所学的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方法,况且刘老师一直强调说学习是想象逻辑推演表达(计算),那就尝试用这样一种过程来找寻答案吧。
首先我们计算负数相加,必须要先知道什么是负数,负数指的是与正数有相反意义的数,在数轴上,它居于原点的左边。头脑中想像出现了一个数轴,如果我们用往东(右边)走代表正数,往西(左边)走代表负数,那么-3表示的是往西走了3米,居于原点向左三个单位长度的点,-5表示的是往西走了5米,-3加-5不就代表着在-3所代表的点上又向西走了5个单位长度吗?那这样推来,负数加负数得出的必然还是负数,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欧了,忽然为自己的这个新发现很兴奋,我相信我根本不用记负负相加,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这行文字,而是当我每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要我会推演的过程,我就绝对不会做错,这个过程完成后,再回到我所要做的题中,想得出结论实在是太轻松了,如果我们学习的过程中,那些概念公式都是用这样的过程推出来的,我们根本就不用担心所学的知识点多了以后,会张冠李戴相互混淆。想想我们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题努力回忆书上的文字,只会套用不会思考,遇到概念性问题还好,一旦需要深入思考的题,由于我们输入的过程是错误的,与感受无关的,自然在做需深入思考的题时跳出我们的能力范围,无法将知识点与题产生链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长着高级的大脑,却做着低级的训练。可以说我们那种固化的低级的学习模式,连记忆都称不上,因为与记忆中的第一步——编码毫不相干,更别提记忆了,只能称之为驯动物式的训练,更可悲的是驯动物,还给个好吃的,让动物愿意去做,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有丁点关注到他们的感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