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生命重建课》:面对困境,从了解自己开始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幸福着别人的幸福,悲伤着自己的悲伤,似乎人生正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什么时候能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悲伤着别人的悲伤呢?
如果人生真是如此悲苦,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甘之如饴,死而后已?
世界的复杂,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同样,我们对人生充满了诸多疑问,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
人生为什么会有哪么多的困境和不如意?为什么人生的幸福好像只是偶尔地路过,刚一亮相就不见?
其实这并非是人生艰难,只是与我们的自我实现有关。佛说,一旦你有了欲望,就苦海无边了。然而,人活着,就是为了欲望而活的呀,不然,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人,就是在这种自我矛盾中纠结、沉沦、享受。而要看清这一切,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我,及我们应对生活的方式。这本《阿德勒的生活重建课》,就带领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指引我们调整自己,并更好地应对生活。
作者阿德勒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人心理学创始人、自我启发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诸多名衔如雷贯耳,他就是如今被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心理学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这本《生活重建课里》涵盖了原生家庭、自我认知、亲密关系、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帮你全面了解自我,并融入社会。
现我仅从自我实现的方面粗略地介绍一下。
一、生命的目的,就是弥补缺陷、超越现状
人活着,就有自我实现的本能,小到我们一生下来就知道寻找奶头,大到我们成年后会为自己的梦想不停折腾。于是,阿德勒提出了生命目的论。
阿德勒目的论的提出,源于他的医学实践。在医学实践中,他和一群同伴发现所有器官都有明确的发育目标,发育成熟后都有明确的形状。如果器官出现先天不足,人体会千方百计地加以弥补,或培育出新的器官来替代缺损器官的功能。因为生命总是这样,源源不断、川流不息,绝不会轻易屈服于外界阻力。
然后,他们发现人类的精神活动与有机生命的运动也十分相似。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弥补缺陷、超越现状。然后,有了具体的目标,就有了对成功的希冀,个体就会信心满满,不断克服现实障碍。
有缺陷的人,会特别关注自己所欠缺的部分,发展出某方面的超常能力。如贝多芬就是在耳聋之后创作了享誉世界的《月光曲》,《挑战不可能》中盲人女孩陈燕,就练就了如蝙蝠一样的超声波听觉感受。一个人的生命目标会依据TA小时候的欠缺和感受确立,然后终身难以改变。在后来的人生中,这一时期形成的统觉,会左右着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缺爱,那么长大后就会非常珍视别人的好意,虽然有时候别人只是为了故意引诱TA,TA也会因过份珍视,而意识不到别人是在欺骗TA。
有时候生命的缺失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候这种缺失会成为一种缺撼,但不管怎样,我们总是会用另一种努力来固执地进行填补、超越。所以,在个体的生命中,我们发现目的论相当明确。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并接受这种目的论。比如:怀有消极人生意义的人,真的是为了追求消极而存在的吗?这不是与生命的本能相悖吗?
二、人的社会性适应不良,会使人走向生命意义的反面
上面我们说过,人的生命体聚焦一个存在的目的(指的是身体功能),一个生命的存在有其自我实现的目的(指的是精神追求),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当下要面对的现实,和对长期愿望实现的渴望,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及对当下不满现实的忍耐与改造。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实现其生命的意义,但有些人因为社会适应性不良,就会衍生出一种曲线策略。这种曲线策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
何为自卑情结?就是一种“我不行、我不能”的断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确切地说,没有天生不行的人,前面我们说过,人的生命趋向就是弥补自己的缺陷,而断言自己不行的人,只是缺少勇气。他们不愿真正面对自我,不愿为了自我实现去面对、去解决实际问题,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逃避。
他们并非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不愿面对。相反,拥有自卑情结的人,正是太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因为太清楚,他们害怕努力之后无法实现的结果,于是假装自己不行,像舵鸟一样把自己埋在沙子里。
而优越情结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经常见到一种人徒有其表,却夸夸其谈,好像自己齐天大圣、玉皇大帝还厉害。
但你与他们交谈,会发现他们并非只是夸夸其谈:他们是认真的。为什么他们会与常人的认知出现巨大偏差?这就是优越情结在作祟。
比如说穷形极恶的罪犯、花言巧语的骗子,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有多不堪。在被别人指出和批判之后,他们也会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始终认为那本就是他该得的,他只不过拿回那些本该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崇拜、尊严等等。相反,别人对他们的指责,便是对他们的不公,比起他们对别人致命的伤害,显然,他们一点点的小受伤要重要得多。
为什么会出现自卑和优越这两种情结呢?就是因为社会适应性不良。他们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适度的生命关爱,有的备受冷落与摧残,为了自保,他们开始慢慢把自己包裹起来。既然做自己太难,那就不要让别人看见自己,于是自卑情结形成。有的人也会在这种情况下,走向绝对的反面。既然处处受阻,不如把规则全部撕开,完全用“我”的规则行事,这就形成了优越情结。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受到过度宠爱的孩子,他们走入社会后,也会陷入社会性适应不良。在家里,他们是世界的中心,踏出家门,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了。脆弱的,就会逃回家里,把自己关闭,从而形成自卑情结;无知无畏的,会把外面的人视为蝼蚁,认为不懂得尊重他们、不会围着他们转的人,统统都是垃圾,不值得让他瞧上一眼,于是他们就形成优越情结。
这就是社会性适应不良的两种表现,而它,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把人带入人生意义的反面――无意义。
三、成年后,不过是对生存目的实现方式的调整
不管是人生走向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其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确定的人生目的是没有变的,只不过是,一个人会不断地调整其实现办法。
所以,一个罪犯和骗子,我们也可以通过调整他们的认知,让他们真正实现其人生意义。那你可能会问:他们怎么可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他通过种种无意义的办法,无非就是想要实现其人生意义,但他用过的种种办法,都被他自己证明无效了,如果你提供一种他可能实现的办法,他会不听吗?而且这种办法,是被许多人证实是可行的,真的能帮助他们实现其人生目标,只要他们足够坚持足够努力,就能实现。我想,只要他不是彻底绝望的人,他肯定愿意一试,不是吗?
然而,一个努力追求目标的人,如果屡次受挫,不断经受来自外界的打击,也可能心灰意冷,走向人生的反面――无意义。他们可能放弃自我,像乌龟一样缩进自己的壳里,整天呼呼睡大觉,进入自卑情结;也可能看见别人轻松实现人生目标,就放弃原则,开始干一些投机倒把的营生,把别人都当傻子一样糊弄,从而进入优越情结。
其实把别人都当傻子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因为他们的人生彻底走向了无意义,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还得回到老路上来,继续努力,继续克服。所以,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多一个好人,多一个有自我实现的人,真的是比什么都宝贵。
有人说,人一生都在变,可塑性极强,阿德勒却说一个人的原型(也就是生存目的)在童年四五岁就已形成,这应该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了解:我们所说的可塑性,是一个人调整他人生实现的办法,并不是重塑他的生存目的。
你看李子柒,她童年就想像爷爷奶奶一样过着一种怡然自乐的生活,但她不知道如何怡然自乐。因为贫穷,她以为有了钱,就能怡然自乐了,但并不是。最后她回到田园,许于找到自我实现的方式,这时她才明白,她在童年时就一直梦想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子。
李子柒这样生活就很好,但你很羡慕,你可能去过这样一种生活吗?并不能。因为你的生存目的,也在很小的时候就确立了。如果你真正走进她那如画一样的生活,整日劳作,守着一个孤寡的老人,你会孤独会寂寞,会无趣会没劲,眼看着宝贵的生命如水的消失,你会无法原谅自己。
所以说,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每个生命存在于世,都有其独特的存在目的,这个目的在四五岁的童年时期就已成型。而且这个目的是什么,只有TA自己知道,也只能靠TA自己才能实现。人生奔忙一世,不过是在寻求它实现的方法罢了。
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但绝大多数的人在人世中奔忙,正是因为没找到。因为找到了,也就安心了,闲适了,正所谓“心安便是归处”。
《阿德勒的生命重建课》,帮我们认识生命的初元,了解真我的存在,指引我们一步步走向自我的豁达。奔忙、焦虑、曲折,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该辜负,也不该仇视,而是应该接受,然后沿着它们,找到生活的彼岸,进入幸福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