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蔡邕:词人们能记得那些事迹便已不易

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风云四起,有无数豪杰俊秀在这舞台上展现才干,其中大部分人都黯然落幕,只有少数人留下了自己的名头。本篇就来看看蔡邕在诗词中是什么形象。
《南园十三首·其十》 唐 李贺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蔡邕十分欣赏边让的才华,他曾向何进推举边让,边让确实在后来受到了重视,所以蔡邕也算是他的荐主。就是后来边让、蔡邕都不是寿终正寝】
《咏史上·蔡邕》宋陈普
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天公似把词人戏,父子然脐子坠胡。
【陈普在诗词中写到了众多三国人物,而关于蔡邕的他一共写了3首。这首是提及刘宏设立鸿都门学一事,以及蔡邕在进谏中谈论到的石渠阁会议】
《咏史上·蔡邕》宋陈普
万岁黄金欲散时,柯亭风笛尚堪吹。一时谋卓人无数,不遣中郎一个知。
【董卓强迫蔡邕出仕,却也对蔡邕给予重用,在担任中郎将职务时还留下了“蔡中郎”这样后人熟知的称呼,他也因为与董卓的关联被王允下令诛杀】
《咏史·其三·蔡邕》宋陈普
百日慈明位上台,三朝何害历三台。伯喈随逐金华盖,也为诸公衮衮来。
【托董卓的福,蔡邕完成了三天之内遍历三台的壮举,这也让他收获了不少后人的讥讽】
《后汉书十五首·其十一·蔡邕》明郑学醇
爨下焦桐斸素琴,螳螂一曲妙掺音。谁知召对金商日,不识阳球有杀心。
【当年刘宏设立鸿都门学后,就曾召集蔡邕、单飏、杨赐等人入宫问对。阳球与蔡邕有仇,还派过刺客去刺杀蔡邕,不过刺客被蔡邕感化】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一四·蔡邕》宋林同
自非易寒暑,未始解衣襟。不谓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蔡邕母亲曾卧病在床三年,无论是什么季节,蔡邕都一心一意地侍奉左右】
《蔡邕》清殷葆诚
剩得遗文四百篇,中郎身世剧堪怜。卿才未必宜修史,众怒如何与作缘。
齑臼外孙传后日,芦笳娇女恨胡天。琴桐笛竹都无恙,枉把聪明误昔贤。
【蔡邕在政事上的名声褒贬不一,而在音律上的造诣备受好评】
《蔡邕》宋徐钧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
【人生难得一知己,随着董卓经历了风风雨雨,蔡邕也因此丧命】
《吾雏》唐白居易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身为父母,谁还没点舐犊之情呐】
《题清源寺》唐耿湋
儒墨兼宗道,云泉隐旧庐。孟城今寂寞,辋水自纡馀。
内学销多累,西林易故居。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
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散落于诗词中的往往只是人物的某些特质,或者是些许典故,难以从中窥见全貌】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宋李虚己
部符南粤转轺车,三宝新题表义闾。药石好携灵连句,素筠留得蔡邕书。
平原架上衣无主,过客堂中食无鱼。见说下帷多俊士,共瞻司马慕相如。
【蔡邕擅长书法,“飞白”之名亦是广为流传】
关于蔡邕的诗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