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麦叶王朝4-伍麦叶王朝的行政和社会情况

2020-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焦恍


伍麦叶王朝的行政和社会情况

  在阿卜杜勒·麦立克和韦立德的统治时代,完成了国家机关的阿拉伯化。在此之前,阿拉伯人在征服的各个地域只能采用被征服地区原有的治理框架和工作人员来为他们效劳。比如在叙利亚,用拜占庭遗留下来的政府机构,工作语言也是希腊语;在伊拉克和波斯,采用波斯人的那一套,用波斯语。现在,征服者的阿拉伯语已经很广泛地在新的地区得到了使用,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政府的工作语言当然也就变成了阿拉伯语,各种政府公文都完全地采用阿拉伯文撰写。

还有货币问题,远在希贾兹时代,阿拉伯人就习惯了使用拜占庭和波斯的货币。695年,阿卜杜勒·麦立克在大马士革铸造出纯阿拉伯的第纳尔(金币)和第尔汗(银币)。当然,在金属货币的时代,铸造自己的货币权力象征的意味比实际效果要更为重要一些。

  帝国的行政区划,大体上保持了拜占廷和波斯两个帝国时代的原状,全国划为九个省区。后来逐渐合并,终于并成五个总督行政区。政府有三重机能:行政、税收和宗教领导,现在一般是由三个不同的长官分别掌管的。总督对于本省的民政和军政负完全责任,但是往往另设税务长管理国家岁入,对哈里发直接负责。

  国家岁入的来源,跟正统派哈里发时期一样,主要是来自被统治的人民的贡税。各省的地方行政费、国家年金、军饷和五花八门的事务费,都由地方收入内开支,只须把余额向哈里发的国库上缴就行了。穆阿威叶规定,由穆斯林们的固定年金中扣除百分之二点五的天课,这种措施与现代国家的所得税是很相似的。

  司法官只管理穆斯林的诉讼,一切非穆斯林,都在自己的宗教领袖的领导下,享受自治权利。

伍麦叶朝的社会状况其实要远比我以上所简单介绍的要复杂得多,以后我们结合伍麦叶王朝覆灭的情况再来分析,有具体的事件推进很多问题就会比较好理解,现在先说这么多。下面再来考察一下伍麦叶时期的文化状况,就重要性而言,文化在阿拉伯帝国这一时期的积累和进展,要比他们在疆域和社会其他方面取得的进展大很多。阿拉伯人的领土和国家很快就四分五裂了,但他们对于人类文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建立的功勋却永远也不会磨灭。


伍麦叶人时代的文化生活

说到文化,存在一个鼎鼎大名的历史名词不得不介绍,这个词汇就是“阿拉伯文明”。和我们熟悉的其他类似的词汇不太一样的是,比如希腊文明,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并不是特指以阿拉伯人为主体民族创造的一种什么特殊的文明。它主要是用来描述在所谓的西方中世纪其间,用阿拉伯语言编写的,传播的诸多学术成果。这些学术成果主要是古典希腊和波斯的文献,以及当时的学者在这些基础之上取得的更为广博深刻的进展。

可以这么说,这个被称之为“阿拉伯文明”的名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活动,就是在伍麦叶王朝奠基的。在此前的正统哈利法时代,一方面阿拉伯人忙着四面出击或者平复自己内部的叛乱,整个社会状况很不稳定。另一方面,文化要素渗透进阿拉伯人的生活还比较浅,或者说阿拉伯人还无法对这些离具体的生活和征服活动有点距离的东西产生什么兴趣,这是自然地。

但是到了先知逝世后的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阿拉伯人能够征服的地域基本上都已经被征服了,再遥远的地方那是他们能力的极限之外,无力企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左冲右杀,阿拉伯民族的精力恐怕也被耗费到了极限。这百年来,他们和周边的民族,人民的接触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尤其是他们的精英阶层。他们征服的和与之打交道的对象,都是文化程度远高于他们的族群,希腊人,波斯人自不必说,就是叙利亚人,伊拉克人,除了暴力,其他的领域他们远远比不上这些周围的邻居。阿拉伯人作为征服者,带给被他们征服地域的只有两样东西,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现在,到了他们来证明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时候了,伍麦叶王朝大体上可以说是这种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还记得希贾兹地方的那两个著名的“圣城”,麦加和麦地那吗?自从反抗伍麦叶人,代表传统的阿拉伯权力体系中的希贾兹派的左拜尔.阿卜杜拉被哈查只剪灭以后,麦加和麦地那作为一个阿拉伯人的政治中心就消沉了。取而代之的,到了伍麦叶王朝的中后期,这两个城市变成了最受阿拉伯人欢迎的娱乐和放松的地方。大量的阿拉伯贵族带着他们通过征服获得的巨大财富,选择了在这两个城市隐居,休闲,或者度过晚年。对故乡的思念,再加上叶落归根和衣锦还乡,这些最为朴素的共通的人类感情促成了这一切。

据记载,当时在麦加和麦地那,经常上演着无休止的宴会和聚会。城市里充斥着来自几乎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艺人,妓女,还有我们现在根本叫不上名堂的服务人员。舞蹈、歌唱和音乐表演随处可见,阿拉伯人最为钟爱的诗歌朗诵,诗人,即兴的演说家,应该就是我们现在叫的脱口秀艺人吧,也是这些场合的常客。总之,你能想到的对于一个人而言声色犬马,放浪形骸,穷奢极欲的所有形式这里都能提供。

打个比方吧,今天的世界级的娱乐中心比如拉斯维加斯,澳门,摩洛哥这些地方与当时的麦加和麦地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因为在那个时代,人是没有规矩的,即便有,那也是阿拉伯人定的。而今天,有些被称为普世价值的东西你不能越过。正是这些烧钱的活动带来了阿拉伯文艺的繁荣,正统的宗教人士当然对这种世风日下的不堪行径嗤之以鼻,但人家充耳不闻你能有什么办法,好像每个时代都有或多或少的这种东西的对立,伊斯兰教法的力量在那个时期还没达到可以令行禁止的程度。再说了,用命换来的钱总得让人快乐地花出去吧。反正我个人是支持这么花钱的,按现在比较时尚的说法,如果能选择性地穿越,我希望能穿越到这个时代。当然,身份上最好是个阿拉伯贵族,实在不行混个贵族的跟班也行,奴隶就免了吧。

除了娱乐方式的花样翻新,伍麦叶朝的阿拉伯人在正经的学术上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首先是与【古兰经】和阿拉伯语相关的一些领域。比如【古兰经】的研究等等,还有圣训学,记载和研究先知已经先知弟子们的思想和行为,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的【论语】和对论语的注释。语言学的发展也主要是出于向外族传播和教习阿拉伯语的迫切需要,健全了阿拉伯语的语法体系和用于创作诗歌的韵律学问等等

阿拉伯历史的编辑,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除了要赞美先辈的成就和武功,阿拉伯人此时的历史研究还有一个重要的实际用途,那就是为每个阿拉伯人每年从政府得到的津贴的多少做标准,因为年金的多少主要考量的就是你的家世,你的家族以及相关的个人为帝国作出的贡献大小。

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制度大体上是从共和时代的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开始的,屡有改进,但是一直延续了下来。出身于阿拉比亚的阿拉伯人是这个穆斯林帝国的第一等级,他们除了伊斯兰教法规定的“济贫税”以外,不承担其他各种税负,而且享受国库提供的“年金”。简单说,他们是国家的股东,股份多少由各自曾经的投资额度说了算。

得到一定发展的还有哲学。哲学不是阿拉伯人看重的东西,因为它不产生直接的,可观察的效果。哲学的输入或者说发展吧,主要是受了波斯人以及基督教各教派的影响。再加上,随着伊斯兰教本身的分裂,比如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正式亮相,以及无数的更为细致的分类,随之而来的就是辩论和彼此斗争的需要,哲学是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好的工具。

建筑和美术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发展出一种特殊的风格来。伊斯兰教法里对偶像崇拜的弃绝限制了他们对形象化事物,最常见的比如人像,动物等等诸多形象的具体描绘。取而代之的,阿拉伯人大量地采用了几何图案来进行建筑和美术的装饰。这个特点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使人几乎一望而知这就是典型的阿拉伯式样。

还有医学,炼金术,以及其它前科学的门类在伍麦叶时代还很粗糙,算不上是一种多么有生的力量。

据说,在伍麦叶人时代,进步最快的智力领域,是诗歌创作的领域。但是鉴于我对阿拉伯语的极端无知,就不再说三道四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